第八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国际口述历史项目展(2022)

时间:2022-11-14浏览:4741

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承办、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协办、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担任学术指导的第八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于2022年11月14—20日如期进行。

作为口述历史周重点版块的“口述历史项目展示”环节,始终秉承展示口述史实践与研究成果,推进口述历史多元化发展的宗旨,以静态展览、视频展示和登台分享等多样化的形式,为国内外优质的口述历史项目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本年度的展陈继续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11月14日起在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史中心官网及展馆同步展出,优秀作品将永久收入中心馆藏。以下为2022年度入选项目,排名不分先后。


入选项目


《从“扎根”到“引领”:新农人的致富记忆与带头密码》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本书收录了来自广东、广西、贵州、河北等12个省51个县55名新农人致富带头的口述故事,这些故事深刻地呈现了新农人的成长轨迹、致富记忆、带头密码和心路历程,细致地描述了新农人培育的政策体系、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社会支持和环境条件,适合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社会大众、党政机关干部、高校研究者等群体阅读。



河水洋洋——黄河滩区乡村振兴影像图志

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科创中心



鱼骨村是菏泽市鄄城县的滩区小村庄,通过长期跟踪拍摄,作品记录了鱼骨村百姓的滩区生活和乡村风貌,以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和生活梦想来讴歌大时代,通过具体人物故事来记录和表现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进程。

已完成纪录短片五部90分钟;著作一部,进入出版环节。



《黑龙江工业建设口述史1949-1999

哈尔滨学院



 项目选取了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黑龙江的19个建成单位,45位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工业人,通过口述访谈手法对中国东北工业基础及其工厂社区的建设展开民族志描述。

 追随老工业人的记忆,回顾新中国工业建设故事,表现工人阶级群体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关注工业大时代下工业人个人命运与内心冲突,凝练中国工业建设的精神实质。



口述史之歌以三线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胡彩、段卫东



作为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工业迁移过程,三线建设发生于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之下,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也由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出现困难甚至破产。时至今日,由于历史遗留因素,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的三线建设者们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他们的卓越贡献需要国民去铭记,其三线精神更是值得弘扬。



当代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基于湖北省巴东县乡村教师的口述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以巴东县乡村教师口述史料为一手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及量化分析,从内、外源探讨当代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该项目为2022年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校级项目。巴东县是最后一批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教育现象在湖北省内瞩目。目前对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缺少对特定范围群体的探讨、田野调查环节、口述史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此为该项目创新处。

已初步完成实地调研与研究论文,预期产出教师群像口述史视频。



移民脱贫 立竿见影——小浪底库区移民移出新面貌

济源市下冶镇志办公室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浪底水库库区移民工作启动,下冶镇位于小浪底库区的12个村子有10个村子整建制搬迁到济源市的平原地区。这些村子移居到平原地区后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移民脱贫也成为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之一。该集子以图片为主,用前后对比的方法记录了这些变化。本集子资料的编撰者之一陈立新,由于本人所在的村子就是移民村之一,因新闻职业之眼,不仅见证了这些村子移民搬迁之前的交通、经济、居民生活、教育的基本状况,还参与了这些村子移民搬迁的全过程。

由于移民村子的财产登记工作是1994年开始的,他便从1995年就开始拍摄乡亲们生产生活图片,如黄牛耕地、打麦扬场、挑水等方面的图片,记录昔日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他为了将原来村子的地理位置、交通、百姓生活的“原汁原味”保存下来,他于1999年前后,还两次骑着自行车,长驱130余华里回到西岭村、五里沟村、长泉村拍摄图片,尤其详尽地将他所在的西岭村的每一道岭、每一条沟、每一个居民组的村民院落记录在案,拍摄图片200余幅,成为当时移民村中留下图片最多的村子。

1996年8月15日是小浪底水库海拔180米以下村子移民搬迁的日子,移民搬迁之后,他继续跟踪村子的每一个细节变化,连村民们的婚姻、外出打工、创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老人节的每一个活动都不放过。

2019年接受下冶镇志的编撰工作之后,他又把关注面扩展到下冶镇所有的移民村,从2021年12月8日开始,到12月22日,他开着他的三轮电动车走遍移民村的每一个角落,拍摄了将近500张图片,采访了200余位村民。

如果从1995年算起,资料挖掘活动前后经历了27年的时间。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于2022年6月,成就了这本集子。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改革开放后湖南铁路的变迁与建设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改革开放44年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铁路系统的发展引人注目。因此本组项目以湖南地区的铁路系统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5名来自不同岗位的湖南铁路工作人员进行口述史研究。他们扎根一线,为湖南地区的铁路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本项目力图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时代变迁之下的湖南铁路系统的发展历程。目前本项目已结项。



公私合营与工商业改造——南京市原工商业者口述历史

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2022年7月,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委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开展“南京市原工商业者口述历史”项目。通过对曾参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工商业者及其后代进行口述史采集,参照相关资料,形成较为完善的口述历史文献,用以填补南京市工商联在口述史采编方面的空白。留下历史档案,保存历史记忆,为研究和教育新时代工商业人士提供生动的历史教材。



吉安工业记忆口述历史

江西鸿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工人进取创新,不懈奋斗,奠定了吉安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干、责任、无私、坚韧、创新……时代的起落浮沉中,他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如今,这些记忆正在流失。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这段历史记忆,“吉安工业记忆”项目计划以吉安市吉州区古南镇街道老工业片区10余家工业企业为基础并做延伸,计划采访相关企业职工80名。用心聆听老一辈人的峥嵘岁月。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吉安各类企业的发展变迁,勾勒出吉安工业发展的脉络。弘扬吉安革命老区工人无私奉献、实干创新的精神,激励后人不断奋进、砥砺前行。

自2022年7月份起至今,项目组已采访5家工业企业的8名老职工,视频时长783分钟。采访内容涉及企业发展、生产生活、三线建设、国企改制等,目前已整理口述文稿10万字。



关中村游:陕西乡村振兴口述史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



2022年,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永平教授带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陕西乡村振兴著名案例,走访了陕西礼泉县袁家村、周至县水街及西安市鄠邑区东韩村的领导层、普通商户及游客,从乡村文化旅游的角度对其成功之道进行深入剖析。项目调研完毕,形成初步调研分报告三份和总报告一份。项目目标为两年内走访陕西乡村振兴著名案例8-10个左右,形成系列访谈纪录片、调研报告及研究性论文。



《口述云南•成就篇》系列短视频

云南广播电视台



《口述云南•成就篇》系列短视频,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跨越式发展的非凡历程,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云南的生动实践。短片中,顾方舟先生的遗言音频,杜丽华、赵履珠与“阿诗玛”的扮演者杨丽坤的合影、丽江申遗和石林申遗的考察照片……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在《口述云南•成就篇》系列短视频中一一呈现。

该短视频节目共22集(6—7分/集),于2021118日—1222日开始,通过云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矩阵全网发布,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生动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展现新时代云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千年古城的生机与传承——八廓古城口述史

八廓空间团队



此次口述围绕西藏拉萨市具有1300年历史的八廓古城发展与变迁进行访谈。口述对象大多属于行业领域专家,如西藏古建筑专家木雅•曲吉建才、西藏文史专家甲日巴•洛桑朗杰等。还对生活在古城里的群众进行海采,听取他们对古城现状和发展的建议。

2021年5月开展工作,采用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记录相关内容,收集大量史料和素材,同时基于西藏传统古建筑保护进行实地测绘调研,对古城可持续发展课题进行持续研究。



萧山践行“八八战略”二十周年口述访谈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22年是习近平同志调研萧山20周年,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回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调研萧山有关情况,展示萧山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实践和成果,2022年初,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正式启动口述历史系列项目,访谈总书记调研的亲历者、见证者,萧山践行“八八战略”的指挥者、参与者,总计近30人,力求全面、生动反映过去20年的发展史、践行史。



寻找苏禄王

真实影像(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影片通过对苏禄(今菲律宾)与中国600年文化历史渊源及其血脉延伸,直至以“身份认同”为主题探讨国家与地区、民族和种族以及个体相互间在时间洪流下的冲突与发展中的思考。

项目已阶段性结项,已有单集学术交流版本以及6集外宣新媒体版本(每集15分钟)。是中国“一带一路”文化外宣的优秀影视文化传播作品。



“浙”里的村支书

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



通过与浙江卫视合作,拍摄一系列以“书记谈共富”为主题的浙江典型乡村村支书口述访谈专题片,向全国展示宁波乡村振兴的路径,展现村支书个人风范与治村经验。实践团队整理形成十万余字的口述史册、为这里的好支书们手绘一本画册;出品《“浙”里的村支书》6个系列纪录片,与学习强国、中国蓝等平台合作投放系列纪录片,全网点击量突破200万次。



个体叙事与城市记忆:深圳科创家•口述史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科创”是展示深圳城市文化的名片,文化的积淀与其背后的“科创家”息息相关。

项目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牵头组织,在陈显玲老师的指导下,搭建15支分队,吸纳78名学生。团队在三个月内走访深圳各区,对各行各业的科创家深度访谈。截止今年八月底,团队累计采访超过28位科创家,覆盖医疗卫生、生物科学技术、通讯科技等众多垂直领域。目前,我们已经累计产出自述、通讯、特稿等稿件28篇,正推往深圳报业集团、人民网等平台发表。



车间后生仔

东莞理工学院



纪录片以河南一专科院校学生来到东莞进厂实习为叙事主线,辅以青年工人日常生活与心理的支线,通过记录这些制造业青年工人的生产生活场景,试图展现出新一代车间工人的代际特征。摄制团队深入“世界工厂”东莞的制造业前线,展现工厂的工作环境,旨在展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机器换人”的新形势给制造业流水线年轻人群带来的变化与影响,以及青年工人教育背景、家庭、生活环境及群体面貌等,希望能够让大众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个人群,改变大众对于这些年轻产业工人的刻板印象,并对未来中国制造业的青年人才培养有所思考。



初中生学做口述史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本项目是以初中生为参与主体开展口述历史访谈的系列活动,兼具口述历史记录与学科育人的双重功能。2021年,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开设了《聆听身边的历史》校本课程,并初步尝试在初中改革开放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家庭生活变迁的口述访谈。以发现身边的历史——“家庭、校园、家乡”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对身边人开展口述访谈,对本地区的社会变化进行口述记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记录生活,进一步增强学生家国情怀。



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口述历史课

中央美术学院



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首次以“口述历史”的名称,开展课程式教学。这也是中国高校美术教学系统中,最先开设这门课程的院系,至今已完成三学年。该课程的教学设置与实践,旨在确立口述历史工作的学术规范和访谈体量,以此 训练学生掌握口述访谈的基本技能。同时,在对象选择上,并不局限在艺术圈内部,而鼓励 学生能借助这一课程尽可能多的探究“圈外”的人情世故。在实践过程中,以普通人的视角 增加对社会、国家和历史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其基于口述史的多学科视野,与美术学院现有 的创作型课程和已掌握的创作技法相联系,为其后续的论文写作和艺术创作提供缘起,因此,课程也特别重视学生基于访谈实践,在艺术呈现上的创作创新,以及对访谈对象的有效反馈。 进而在教学上,逐步建构出基础教学、艺术呈现和实践反馈这三个模块化的教学实践单元。



横空出世——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口述历史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系



19588,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基地(代号221厂)落户青海省金银滩大草原。各路建设大军和科研工作者汇集于此研究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他们淡泊名利、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他们身上完美展现。本项目通过对221厂两位退休职工的口述访谈,了解原子弹爆炸背后的荣光与艰辛,追寻金银滩记忆,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项目初生,仍在持续推进中。



档案中的军工文化——南京理工大学口述历史专题片

南京理工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中心)



为抢救和挖掘南理工珍贵校史,呈现南理工独特的军工文化内涵,南京理工大学档案馆自2015年起,以“档案中的军工文化”为主题建立口述历史档案。

截止目前,完成了对南理工105位老教授、老专家的口述历史采访,并将采访内容进行后期制作,以视频、文字的形式珍藏南理工的校史记忆。形成了105人、3100分钟的声像档案资源(视频),编撰并公开出版25万字口述历史编研书籍《钟聆——口述南理工》。

未来将继续深入开展口述历史采访及档案采集,出版《口述南理工》系列书籍,借助学校2023年70周年校庆契机,形成《档案中的军工文化》专题系列片(每集40分钟)。通过专题片展示,体现学校军工文化特色,彰显南理工精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电科记忆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浙江电科院自1960年起,辗转60余载,伴随着浙江省电力工业从孤立孱弱到崛起发展的进程,为浙江电网生产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一年多来,通过采访12个发展亲历者的生命历程,档案工作人员采集视频资料逾2500分钟,整理口述实录50万字,以此记录下一段段电力科技先行者们艰苦创业、辛勤钻研的历史。



陕电印记

陕西微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陕电印记——国网陕西电力口述历史档案采集项目”于20221月启动试行。通过老一辈陕电人口述历史,传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发扬老一辈陕电人为电力事业奉献的精神,树立公司电力先行官的企业形象,见证陕西电业的发展进程和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历程。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探访了30位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陕西电力建设者和亲历者,采集了120小时的视频,及9000多分钟的视频资料,搜集整理了老照片老物件,制作了一部纪录片,策划了影展,口述历史的书籍也在撰写当中。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口述材料整理编辑,系统而全面地形成国网陕西电力的专项档案,创建陕西电力工业记忆库。

依托口述历史采集成果,策划相关图书、系列纪录片、展览展示、年庆活动等多元化传播工具,全方位、多角度讲述有温度的国网陕电故事,追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精神传承,彰显国网“诚信、责任、创新与奉献”的价值理念。通过口述历史系统工程,建立国网陕电数字资料库,为电网行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史料研究资料,成为研判行业形势及发展走向的有力依据。



《身为动画人——上海美影人口述史》

空藏动漫资料馆


由动漫文献收藏家王宏佳、动画史研究者傅广超组建的“空藏动漫资料馆”工作室致力于中国动画、漫画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20137月,“空藏动漫资料馆”自费发起的中国动画人口述历史项目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共采访了近百位参与、见证了新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的动画人,采集的音像素材时长约计400小时。

202210月,由傅广超编著的《身为动画人——上海美影人口述史(卷一)》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书计划出五卷,平均每两年完成一卷。



文溯阁四库全书入甘55年口述史

甘肃省图书馆



文溯阁《四库全书》是我国清代前期历代主要文献典籍之大成,在200多年的流传中命运多舛,1966年移藏甘肃省图书馆。我馆为纪念其入甘55年,2020年申报了“文溯阁四库全书入甘55年口述史研究”社科项目。项目整理档案100余件,25万字。访谈人物31位,录制视频1100分钟,图片209张,报告5万余字。项目为后世留下国宝存藏建设、管理保护、学术研究、宣传推广方面的口述史研究资料。



寻找国立一中1938

苏州一格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影片将从一段家族迁移的故事书写一个动荡的时代,用插画、动画等手段进行场景再现,与口述历史结合的方式还原史实,用一个个人物的生命轨迹,一张张刻满岁月的面孔,讲述半个多世纪前在抗战烽火中关于一所学校的感人故事,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捕捉战争中人性的光辉。用历史与当下穿插跳跃的时间线,从当下的视点切入,寻找现实与历史的联结。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寇大举入侵华北地区,几百万难民向西南、西北撤退,这其中包括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拜别爹娘离开家乡,跟随师长奔向了大后方。其中也包括了我的爷爷奶奶和我的家族。为了收容流亡学生,从1937年到1946年,全国总共成立了33所国立中学,抗战八年,各国立中学克服敌机轰炸、经费不足、设施欠缺等等困难,每年春秋两季滚动招生,招生数字无法精确统计,估计总数当在20万以上,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愿望在战火中刻苦学习。前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杨振宁,院士师昌绪等,还有不计其数的工程师、学者、教授、军队干部、艺术家等。

国立第一中学是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所为接纳流亡青年成立的中学, 1938年3月5日在上集镇成立,1944年暑假,由于日军向河南西部侵犯,学校被迫西迁到陕西城固,至1949年12月,国立一中办学11年,共培养学生4000余人。

本项目在拍摄的前期,收集到大量的图书、论文、史料,也陆续到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寻访国立一中的老校友、亲历者及研究者的口述历史,他们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和研究的线索。探访国立一中旧址和迁移足迹,我们一次次走近历史现场,寻找全国和港台海外的健在的校友,也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希望他们的故事可以重新建构起一段逐渐被遗忘的历史,讲述他们贯穿一生的爱情、友情、师生情。

项目已完成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2022年9月首次在央视老故事频道播出。



寻访•记忆——口述校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中国共产党100余年的奋斗史中历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艰苦创业的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自强不息的30年,改革开放后迎难而上的40余年,走过了风雨历程,见证了时代巨变。《寻访•记忆——口述校史》通过对26位老专家、老校友的口述访谈,围绕学校学科发展、体育运动、老校友、78级研究生4个篇章,追昔抚今,继往开来,昭示先行者的艰苦奋斗,鞭策后来人开拓创新。



口述历史﹒南外记忆

南京外国语学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在周总理直接关心下于1963年创办的全国首批外国语中学。60年来,南外培养了一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奋斗在外交战线的高级外语外交人才,活跃在国际组织中的全球治理人才,还有在各领域有所建树的领军人才。在国际奥赛中,南外累计获得十枚金牌。“南外记忆”口述历史项目启动于2020年秋,由接受过口述历史课程学习的高中生访谈校友、教师或相关人士,访谈过程以录音或摄像的方式记录,再经师生共同整理成文字存储。



“大生人”口述历史采集与整理

南通大学张謇研学社



本项目围绕江苏大生集团历史上涌现出的各类劳动模范、历届党代会代表等“大生人”,开展抢救性口述历史收集与整理,记录他们与百年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心路历程。围绕他们的先进事迹、所感所想等展开口述历史访谈,整理成兼具故事性与学术性的口述历史文本,配以珍贵历史图片,形成图文并茂的口述历史资料集,并制作成口述历史影像,激励大生集团等各类企业员工守正创新,让张謇企业家精神在大生的土地上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口述滨医——口腔医学院成立35周年

山东马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35年,岁月峥嵘任沧桑;35载,历风沐雨再出发。2022年,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喜迎35周年华诞。在这个激动人心的美好日子,滨医口腔人用光影仁心献上诚挚的祝福:我的口腔医学院,35周岁,生日快乐!

今天,我们用口述历史的方式,采访了十位口腔医学院发展历程的亲历人,挖掘宝贵的记忆财富,从他们的口中去聆听那份属于口腔人的奋斗过往。

目前影片已经制作完成,并在口腔医学院成立35周年大会上发布。



蒙医整骨术口述史

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医正骨术是蒙古族贡献于世界文化的一块瑰宝,是蒙古族人民足以自豪的,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历史土壤里的一支奇葩,是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园地里的一个杰出成就。本课题以口述史、数字模拟、信息交互等研究方法和手段,整理归纳蒙医正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敖其尔巴图为代表的正骨者用手法治疗恢复骨伤资料,以数字模拟、信息交互予以表现,通过新媒体技术推动蒙医正骨术的创新传播,使蒙医正骨术在新时代得到创新性传承。



生命的守望:全国麻风休养员口述史

杭州师范大学



“生命的守望:全国麻风休养员口述史”项目由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周东华教授牵头,依托杭州师范大学博晖文史社的优势力量,组建山岛行团队,收集整理并研究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麻风休养员口述史。项目现已完成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广东、海南、云南、贵州、四川等10个省(自治区)的口述历史调研。从“个体生命史”的视角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麻风病防治历史,有利于挖掘新中国成立后传染病防治的先进经验,从而彰显“人民卫生为人民”这一公共卫生理念的价值。



隐入尘烟——云南麻风村的余生

云南大学学生马可、陈静雯、贾宇、董嫣婷,社工师程增伍



项目通过口述历史访谈的方式,记录云南麻风病康复者的一生,形成历史档案。通过不同人的讲述,发现国家剧变中被忽略的历史细节,探寻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如何相互交织。同时制作麻风康复者摄影集、口述史纪录片,保存不同媒体形式的资料。

项目组与云南省多家社工机构合作,目前已前往昆明市宜良县、嵩明县、寻甸县,楚雄州双柏县,玉溪市江川县5个县的麻风村进行口述史访谈,并且整理了社工机构2004-2022年的影音和文字资料,有初步成果。

在未来的1年中,项目组计划前往已建立联络的11个麻风村(资料中包含麻风村名录)进行口述史访谈,地点遍布在云南省各地州,成果以口述历史文本为主,还包括不同地点的麻风村康复者肖像照(制作麻风村影集)、口述史纪录片。同时继续与其它社工机构联络,收集关于云南麻风村的多媒体形式的资料,拓宽时间线,补充口述历史项目。



纪录电影《战争中的母亲——胶东乳娘》

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科创中心



二战时期,在中国胶东乳山一带,一群哺乳期妇女无私哺育护佑了在战争中出生的1223名孩子。这些妇女被称为“乳娘”,她们无私养育的孩子被称为“乳儿”。解放后,乳儿们大都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成年后的他们从全国各地回到胶东寻亲,报答乳娘的养育之恩、哺乳之情。

影片已拿到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后续工作推进中。

帮助找不到亲生父母的乳儿寻亲,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那些从胶东走出去的保育员、乳儿。



铁军在“扬”——苏中地区新四军老兵记忆传承口述史

扬州大学口述史研究中心



项目组对扬州地区新四军抗战老兵展开口述史采访,响应习总书记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号召,在中共扬州市委党史办、老干部局、扬州市图书馆与扬州大学口述史研究所的四方合作下,项目组七年来已采访60余位抗战老兵。在今年完成9位新四军抗战老兵采访。形成抗战老兵文字实录,辑录出版书籍、主题调研报告、制作影像、搭建抗战老兵数字库、制作文创纪念产品。项目被《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等国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见证 胜利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口述历史工作室”是专项为抗战老兵做口述访谈的工作室,自2015年起至今已在全国范围内为2千余位抗战老兵做了口述历史记录,内容包括且不仅限于老兵的家庭史、教育史、成长史、从军史、战斗史、婚姻史及政治史等。目前已经形成视频素材5千余小时,整理文字稿一千五百万字以上,采访范围涉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时光信使——江城老兵忆军史

“时光信使”红色专访团队



在安徽这片革命热土、红色沃土上,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先驱先烈,有名垂党史、影响重大的“人”和“事”。时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视频通过新媒体采访的形式,听退伍老兵讲述红色党史故事,致敬革命先烈,缅怀英勇事迹作品深入挖掘芜湖红色革命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项目通过邀请战斗英雄与革命前辈讲历史、话传统的方式,用镜头语言讲好老兵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

项目拟共采访30名来自不同兵种的退伍老兵,制作纪录片相关视频40份,线下出版印刷老兵回忆录一套分上下两册,预计2023年年底完成。

项目于2021年7月正式开始,截止10月底共采访了20名老兵,讲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越自卫反击战等不同时期的红色历史,并将回忆录的内容文字在线上自媒体平台连载已达40期,校级及以上新闻报道达30篇,视频在多个平台投放反响较好,音频资料在喜马拉雅平台直播连载。



深圳大鹏红色革命口述史

深圳市大鹏新区组织人事局、深圳晚报社



大鹏新区组织人事局联合深圳晚报社通过采访东江纵队老战士及其家属后人、研究深圳红色革命历史的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发生在大鹏半岛这片红色热土上的红色故事、革命历史遗迹、重要亲历者的回忆,重温历史、见微知著,还原宏观时代背景下的历史细节。推出深圳大鹏红色革命口述史相关书籍、音频与纪录片,以口述者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浓缩大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映照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



张家口重要党史人物回忆录与口述历史整理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



项目受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党史与文献研究专项资金资助,聚焦张家口重要党史人物,采集其亲历、亲见、亲闻,结合口述历史记录方式充分发掘和保留重要党史人物在战争年代的珍贵记忆,弥补该地区相关研究的缺失,采访6名党员并结合相关材料形成口述合集。

项目还结合团队国际传播研究基础,聚焦红色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与实践路径,提出将红色口述史研究引入国际传播实践中的想法,为讲好红色故事、赋能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纪录片《忻火》

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学生王宣景



口述历史纪录片《忻火》通过山西省忻州市6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口述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从多个角度逐渐揭开历史的面纱,凸显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体记忆,彰显革命老兵身上的红色血脉。这不仅仅是一部纪实影像的创作,更是一次抢救“记忆”的过程。一方面能够作为构建集体记忆,弘扬文化自信的范本。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作品传递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的核心立意,展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彰显纪录片本体的人文精神。



干城——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史

中共大连金普新区工作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大连大学莲子历史工作室



本项目由中共大连金普新区工作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与大连大学合作完成,我们采访了曾参与过上甘岭战役的赵玉存老先生。老先生出生于1930年,先后参加当地游击队与野战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任67军201师炮兵排长。成员欲通过老人的事迹体现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老兵“说”——百名退役军人真实故事计划

老兵说新媒体工作室/独立制片人侯坤



《老兵“说”——百名退役军人真实故事计划》是全国首个聚焦中国退役军人领域的人文深度访谈微纪录自媒体栏目,栏目以“专业的中国退役军人群体非虚构故事提供者”为目标定位。栏目口号为“在这里,遇见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老兵。”

栏目通过一对一深度访谈形式,用平视的视角和有温度的触点探寻当下中国退役军人群体真实的人生命运,展示和记录主人公在时代变革中展现出的人生态度和梦想追求。节目以“人文价值”为定位,力求保持朴实、真情、不矫饰的风格,强调深度采访,触及人物内心,富于思辩性和启迪力,弘扬正能量。



“伍”后逢“春”——退役军人口述历史

南通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本项目聚焦老中青三代退役军人,涵盖老一辈革命战士、中年退役军人和青年大学生士兵,开展口述历史访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参军报国经历。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深入挖掘他们“入伍欢心、在伍放心、退伍安心”的心路历程,分析现存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确保他们退伍不褪色,“伍”后更逢“春”,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建言献策,引领爱国拥军新高潮。



00后“对话”惠山泥人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为唤起00后关注家乡非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口述史课程班牵头,联合惠山区档案史志馆、惠山泥人厂、省锡中实验学校和匡村实验学校发起了“00后‘对话’惠山泥人”的征集活动,从社会面征集和口述史项目两方面推进,共收获了28000余人次的关注和100余件作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37件,掀起了一个“00后关注家乡非遗,助力文化传承”的热潮。



江格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江格尔》史诗是祖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又是卫拉特蒙古人贡献于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外来文化的侵蚀,商业化、现代化的冲击使得《江格尔》史诗文化传统正在面临消失。过去在卫拉特民众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江格尔》史诗,日益走向衰弱,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传承危机,抢救和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本课题的研究以《江格尔》史诗的传承者——江格尔奇为研究对象,运用口述史、文献研究法和和自撰年谱、建立数字档案的研究方法录入八位江格尔奇演唱的《江格尔》史诗书面文本资料和音视频资料,建立口述史料的电子数据库,系统地整理、研究并发现江格尔史诗在传承、保护过程中出现的版本流变以及背后的场域因素,深入探究江格尔在传承保护中出现的知识增删、传承谱系等问题。因此,本次参赛选择电子海报、宣传彩页形式进行展示,通过数字化传承方式达到活态化传的效果对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格尔”进行宣传让用户了解江格尔,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年经书与它的女传人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吴佩霜、摄影师黎朗



2007年底,以一则寥寥数百字的网络新闻为线索,我从当地记者处获得了更松代忠的联系方式,与摄影师黎朗启程去往玉树进行采访拍摄,于是有了这个故事。当时的移动录制设备并不发达,很遗憾只保留下少量影像和文字。彼时在玉树见到更松,起因是她家世代传承的大藏经,而比起父母,她更像是这部千年经书的守护人:其他同龄人在求学或恋爱,甚至她的二姐和四妹都在实践自己的梦想,可她不能。2010年玉树地震中,存放大藏经的房屋倒塌,她与父亲罹难。



喜笑颜开——杭州地方戏非遗保护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陈瑜



为了探索地方戏的保护方式,团队探访了杭州滑稽剧团,采访上一辈杭州滑稽戏老艺术家和当今在剧团工作的青年演员,并且走访了浙江省非遗保护单位。采访了相关政府部门和部分市民……从多个视角尽可能全面地记录地方戏的历史和现状,由此探索消逝中的传统艺术可能面临的未来。



口述中国

北京京商传媒有限公司



本项目记录中国的沧桑巨变;挖掘故事,感受各类人群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遭遇的各种鲜为人知的人生际遇;披露社会发展大事件的内幕,观众期待的历史背后的真相。已在新疆兵团卫视,香港财经频道,海南新闻频道等平台播出。



内蒙古电影放映史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朱穆兰



《内蒙古电影放映史》基于现存的地方史料与地方志,结合对内蒙古民间的电影放映收藏爱好者的采访,试图弥补电影史学界的研究空白,还原内蒙古地区电影放映的历史。在调研过程中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多方确认所获的信息与图像。目前在继续挖掘史料的提前下,随时更新数据,完成相关史料撰写。



郭隆真记忆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宗融艺文馆



郭隆真(1894—1931),河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我国北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卓越领导者。项目以其故乡河北大名为依托,寻访挖掘各方知情者对家乡女杰郭隆真烈士的记忆,从2020年到2022年,以音频采录方式完成47篇次口述历史访谈,涉及党史、地方志、新式教育、女性、民族等话题,对弘扬爱国主义、打造红色文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启发意义。基于口述史资料撰写的论文《多重视阈下的郭隆真研究》已完成初稿,后期将深入推进视频采录及纪录片拍摄项目。



寻访女性力量•黎乡教师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女性发展协会



该项目源自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寻访女性力量”团队,意图寻访助力海南乡村振兴的女性带头人,书写女性故事,发掘女性力量,从而推动女性觉醒。采访了海南省优秀乡村教师、五指山市红星学校副校长王红霞,向团队讲述了从教数十年来的教学故事,以及在黎族特色教育方面的探索。目前该项目已顺利结束。



纪录片《秀球》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黄冰



《秀球》是一部由女儿拍摄的关于母亲的纪录片作品。

母亲秀球曾是国家非遗小语种花朝戏剧团的演员,她在剧团学艺、表演、恋爱、结婚、生子,却不得不离开舞台,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在她看来,戏剧艺术是她的人生中不得不犯的错误,可女儿竟然也随之成为了一名剧场工作者。在长期的劝说、斗争、互不理解的痛苦之后,母女二人终于愿意坐下来,进行一场真实的谈话,她们谈论艺术的骗局、生活的悲剧、命运的残酷,谈论母亲如何成为母亲,女人如何成为女人。

目前,拍摄仍在持续进行中。


城市空间的元素之艺术与经济

重庆南开中学学生蒋宇彤、秦一丹



本项目是由两个重庆高二女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城市的代表性建筑用社会学田野采访的方式,从艺术和经济的角度,来讲述这些建筑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以及相关人物背后的故事。此项目由老师对所采访的建筑进行选择和联系,学生独立完成采访的访问提纲、拍摄、采访稿整理并发布到公众号。项目的时间跨度计划为一学年,从2022年10月份到2023年9月份。



非虚构戏剧《老有所依》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黄冰



《老有所依》是一部探讨居住在养老社区的老年人与当代年轻人如何跨越时间、记忆和身体感知产生对话的非虚构剧场作品。迷茫的年轻人,带着对衰老的好奇和归宿的想象,望向养老社区这个特殊空间;而老年人,同样对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许多疑惑。在这个“会客厅”里,共同的“问题”抛向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老人和年轻人。在他们中间,有无法适应行业经济潜规则的退休导演、患基因性黄斑变性,视力不停下降的年轻编剧、十六岁时曾被派去建设北大荒的外贸工作者、常感到与人交流困难的美术从业者⋯⋯不同时代境遇下,我们同样经历着「爱与关系」、「理想与剧变」、「疾病与死亡」的永恒之问。



江山代有人才出——进士家族后人寻访项目系列纪录片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项目自2019年启动,致力于挖掘和弘扬科举家族的家风传承,截止目前,共寻访近200个进士家族,与549位后人代表保持联系。现已对南京大学教授金瑾乐(清代进士金鉽之孙)、全国政协委员伍贻业(回族探花伍长华后人)以及江苏律协委员会主任赵荣溪(安徽状元赵文楷后人)三位进士的后人进行了线下采访和纪录片制作。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对数十位进士后人中的杰出代表进行深度采访、拍摄,争取形成进士后代研究的交流阵地和具有国际化文化输出前景的交流平台。



口述历史——家族亲历者在饥荒年代

Episcopal High School(美国圣公会高中)学生郭香仪Dea



本项目用影像的形式记录饥荒年代家族亲历者的故事。现已完成一位亲历者口述历史视频的录制。正在进行其它家族成员的采访拍摄。


赣江渔民口述历史

江西鸿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011日,江西省3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152公里长江干流和鄱阳湖区全面实施禁捕退捕政策,涉及我省300个渔村、近2万户超10万名渔民。随着禁捕退捕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世世代代生产生活在长江、赣江一带的渔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些熟悉的场景也将同这滚滚长江之水,一去难再返。每一位渔民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经历,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历史。

赣鄱渔民口述历史项目以赣江全流域渔民作为采访对象,具体包括上至赣江发源地石城县赣源岽,下至鄱阳湖湖口范围内的渔民,计划采访渔民人数120名。

202010月份起至今,项目组已完成从赣州市石城赣江源至丰城段约700公里的渔民口述采访,采访进度从赣江上游推进至中下游,沿江两岸采访专业渔民增加至78名,视频总时长5100分钟,采访内容涉及渔民生活、渔业生产、渔业组织制度演进、内河航运、水神崇拜、风俗习惯等。目前赣江渔民口述项目已完成了57位渔民的采访视频,整理出口述文稿约45万字。



美美与共:中华多民族作家口述历史

宗融艺文馆



项目自2008年起至今,自费为近百位多民族前辈作家拍摄口述历史访谈影像。有民国即登文坛的胡可、木斧、马瑞麟;有新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第一代书面文学开创者降边嘉措、汪玉良、韩秋夫、包玉堂;有改革开放新时期代表性作家扎西达娃、乌热尔图、吉狄马加、马瑞芳等;有《民族文学》杂志编委玛拉沁夫、白崇人、晓雪、彭荆风、叶梅等;还有已故作家萧乾、舒群、马宗融、白平阶、郭风等人家属。涉及汉、回、满、壮、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土家、白、锡伯、仫佬、东乡、撒拉、鄂温克等民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珍贵写照。



中国帆船运动发展七十年口述历史项目

夏天体育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



1952624日,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在京成立拉开新中国体育和航海运动发展帷幕至今,已整七十年。在此特殊时间节点,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推出“中国帆船运动发展七十年口述历史项目”,工作团队将通过实地采访,与功勋元老、奥运冠军、前任及现任协会负责人等中国帆船运动发展亲历者深入交流,获取并整理一手口述史料,为中国帆船运动保存历史资料。



一个50后文青的奋斗史

历史作家徐杭



作为50后,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崇尚革命的年代,文青的奋斗之路,容易被人忽略。口述人吴燕云(女),生于1950年,自幼年起受文艺熏陶,进修美术,她在文艺道路上的机遇和挫折,无不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文艺对她人生的影响,极富年代感,可使年轻人从一个侧面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寻找身边的100位好人

安徽工程大学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在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入选数均位居全国第一,跻身地级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居全国第二。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形成了向善向美的民风特色。项目团队秉承“弘扬‘好人’事迹,传承‘好人’精神”的理念,倡导“期待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更多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向上向善”的思想精神,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再寒暑假期间返家乡开展“安徽好人”访谈活动,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已采访安徽籍好人113位。


《一战小人物口述史》(英国,译著)

读客文化



《一战小人物口述史》,由供职于英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口述史专家彼得•哈特执笔,他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采访了英国最后一批参加一战的老兵,将他们口述历史的录音保存在帝国战争博物馆。《一战小人物口述史》原名为《来自前线的声音》,就是在整理这些人口述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它从各个方面讲述了一战中普通人的故事,从而为今天的人们还原出一个无比真实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该书由读客文化策划,河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出版。



《原住民口述历史读本》(加拿大)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

An Indigenous Oral History Reader moves law student training towards reconciliation

New publication a valuable resource supported by UM Indigenous Initiatives Fund

MAY 11, 2022 — A course introducing law students to the oral history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relation to legal systems has now been made a part of the permanent curriculum at Robson Hall. Materials used throughout the course have been compiled into a single volume and published as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the use of educators, scholars and students. An Indigenous Oral History Reader, edited by Dr. Bryan Schwartz, with assistance from several credited student editors was published March 18, 2022 and is available online through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Libraries and on a not-for-profit basis at amazon.ca. 

The text itself is the culmination of five to six years of work, hundreds of hours of reviewing books and articles, and studying oral history, Schwartz said. “Indigen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s a top priority for both 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 and the law school,” he explained. “Oral history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concerning both the Canadian constitution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o the autonomous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legal systems by communities themselves.”



华人移民口述历史之《选择——海洋省卷》(加拿大)

加拿大华人移民口述历史中心


加拿大华人移民口述历史项目《选择》是2019年第五届中国国际口述历史周评选的当年十大口述历史项目。该项目至今历时4年,已完成在加拿大四个地区119人的访谈工作,累计获取口述历史视频资料约160小时,整理文字超190万字。2022年5月,其首卷《海洋省卷》由加拿大北美汉语研究出版社出版,中国国际图书进出口总公司负责中国国内发行。该图书采用二维码方式,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就能扫码观看口述者的精彩讲述。



年轮丛书之《寻常百姓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

《寻常百姓家》记述的是一户寻常人家在20世纪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起点是1990年代么书仪老师一点点积攒起来的36盘录音带。在录音带中,父母向女儿回忆过往。双亲相继去世后,么老师把录音整理成文字,又仔细爬梳了父亲留下来的各种遗物:信、账本、单据、思想汇报、合同……  

这本书的骨架就是从这些实物和基于那36盘录音带的文字中生长出来的。它记述的是普通一家人的历史:祖父辈生活在河北丰润县农村,克勤克俭经营杂货铺;父辈带着全家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迁徙:先是搬到唐山,继而是天津,最终落脚北平;子女一辈在1949年之后天翻地覆的巨变中,求学、工作,实现了从商人家庭到知识分子家庭的转变。

无论时代的风向如何变幻,这一家人始终克勤克俭,诚实、努力贯彻为人的责任。我们从这一家人身上可以看到无数中国家庭和无数中国人的身影。

同样是20世纪的不容易,如果说《巨流河》是大江大河,《寻常百姓家》则是滴水穿石、细水长流、百折不回。



年轮丛书之《凝固的浮云——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四十年人生回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

本书系《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记者吴长生的个人回忆录,时间跨度为1948~1988年。全书分为四章:“童年往事”——主要内容为作者祖父、外祖父两个家庭在1950年代由旧入新的过程以及作者本人在北京实验二小上学时的经历;“少年风雨”——主要内容为作者在北京四中六年学生生涯;“西藏岁月”——主要内容为作者1968~1980年在西藏插队、在《西藏日报》任记者的经历,以丰富的见闻展现了此一时期西藏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主要内容为作者在《人民日报》农村工作部及经济部的工作经历与见闻,以个人视角展示了1980年代农村改革生机勃勃、上下同心的时代氛围。四章内容并观,书稿展现了共和国从童年到青壮年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作者以个人视角捕捉到了大历史不会注意的诸多生动细节,有温度、有思想。书稿文字流畅,生动好读。

多年新闻专业主义的训练使得作者注重信息的平衡,因此书稿对于时代的看法客观、平和,展现了从194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国家建设、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十七年教育生动活泼的面相;西藏军民在艰苦环境中的生产、生活;改革开放中上下同心的探索;等等。其中很多信息,是只要“《西藏日报》记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这样的身份,才能看见、听见、了解到的信息,如关于农村体制改革的一些探索。因此,作者个人的见闻、经历成为对大历史的生动见证与补充。



《长辈的故事》(中国香港)

熊景明 著


《长辈的故事》是一部家族记忆史,它透过人物的命运沉浮,展现了西南边陲城市昆明自民国至共和国近百年间的政治风云和新旧冲突,以及革命风暴对一个大家庭的深刻影响,细腻地描绘了在时代巨变的潮流中,在新生和毁灭的地基上,一群人仍恪守传统美德,坚守著人性的美好信念,以至情至性彼此温暖、造福社会。


《逆流者》

独立电影纪录片导演、摄影师赖恩典

抗战爆发后,平津沦陷区诞生了一支由中学生自发组织的抗日杀奸团。他们多次在平津和上海以火烧日伪物资、爆炸日伪据点和暗杀汉奸等方式救国。

本书作者自筹经费,历时十年,奔赴北京、上海、美国和台湾,采访七位健在的抗团成员,整理出三十余万字后成书《逆流者》。

这是中国第一本有关抗日杀奸团的口述历史书籍,七位老人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和视角,讲述了众多抗团的历史案件和细节,为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



《中国直播电视剧史——中国第一代电视剧人口述史》

中国传媒大学



1958年至1966年的直播电视剧为研究对象,调研走访了20位中国第一代电视剧人,以及3位已故人员的家属。他们当中最大年龄94岁,最小年龄76岁,平均年龄85岁左右,涉猎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美术、录音、灯光、音效、音乐等各类工种,其中有8位还参与过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的创作和演播。调研走访工作历时一年半,搜集到了大量关于直播电视剧的口述史料、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等第一手资料,具体包括:被采访者亲述历史的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口述史料;剧目信息(200余部)、剧目剧本(《一口菜饼子》等)、文章书籍等文献史料;演播剧照(200余张)、亲笔手稿、美术设计图等实物史料。

由于早期电视剧的直播形态无法留存相关影像资料,很多业内人士都对那段历史语焉不详,而且当时电视机的低普及率使得观看过直播电视剧的人寥若晨星,相关史料也是难以考证。基于此,对早期(直播)电视剧的口述历史研究以及影像再现是对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的补充和丰富,更是具有向历史致敬和时代文化留存的重要意义。



本溪话剧口述史

辽宁省本溪市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本溪市作家协会主席杨雪松



辽宁省本溪市文化艺术研究所文化项目,自2015年开始,项目组成员历时五年采访舞台艺术亲历者,正式出版三十八万字《本溪话剧口述史》。



首都博物馆口述历史(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一年)

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口述历史(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一年),首都博物馆编,2021年出版。

首都博物馆正式成立四十年来,已经成为北京地区的地志性博物馆、国家首都的重要文化阵地。对首都博物馆馆史的编修,既是为了过去,更是为了明天。《首都博物馆口述历史(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一年)》聚焦创办筹备期情况,以口述历史的形式,通过集体的记忆回顾首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在亲历者口述、照片佐证的基础上,与同时期的档案、新闻、报告、图书、底片、大事记等资料相结合,根据筹备期的发展情况和事业分布,梳理逻辑、归纳主题,并对关键词、专业名称、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做了详细的注释。本书的出版首次记录下首都博物馆初创阶段的历史轨迹,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的文化事业发展脉络和中国文博事业的早期发展状况。



长青文献图书馆——记录•传承•传播中国民间公益

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长青文献图书馆项目由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019年发起的“基金会档案馆”项目而来,以记录•传承•传播中国民间公益为宗旨,为中国公益慈善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播保存重要文字与口述史资料,致力于成为公益慈善领域新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项目整体背景下分别开展了多个文字与口述史资料相结合子项目:其中之一为“希望工程档案”项目,希望工程是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本项目志在收集与希望工程相关的书籍、杂志等各类文字资料,以及参与过希望工程或者接受过希望工程帮扶人员的口述史采访;另一项目为“从农家女的眼睛到打工妹之家档案”项目,本项目志在收集从谢丽华作为主编创办《农家女百事通》杂志到其创办的民间组织打工妹之家的过程中相关的书籍、杂志等各类文字资料,以及参与过其中的人员的口述史采访。



《使命与治理——一家基金会理事会的故事》

李光 黄英男



本书于2017年构思落笔,2022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以中国知名公益机构——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会为观察样本,重要内容以口述史方式访谈了数十位机构理事会成员,全面记录再现了中国公益机构在21世纪初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反应了民间力量通过公益行动实现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发现、解决过程。聚焦基金会理事会在面临公益领域的特殊挑战时,如何通过科学决策、理性思考、踏实行动来实现公益愿景的过程,为有志于投身公益的社会力量和现有机构提供了一个极为生动的参考样本。



《坚不可摧——日军战俘营的盟军战俘》

自由撰稿人秦忻怡



岁月浮沉,越来越多的“二战”史实经过多方努力和挖掘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中国沈阳和辽源都曾关押过二战盟军战俘的史实,一经披露即受到广泛关注,曾经的战俘回访故地。该著作历时4年的采访,把他们在“二战”时期日军战俘集中营所经历的种种还原出来,走进一个充满暴行的世界。



《“关东州”历史记忆》

大连市老百姓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齐红深



大连地区1898-1945年间先后是俄国和日本租借地。“关东州”是当时外国人起的地名。

保存着耻辱的历史记忆,本书从齐红深主持多年的口述历史项目中精选21位亲历者口述历史和500幅珍稀图片。口述者身份各异,人生阅历、文化背景不同,具有在本地或华北、东北、台湾地区及日本、朝鲜的生活阅历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多维度、多层面地呈现了大连地区殖民史,既有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也有家常伦理、生活细节,特别是家国情怀、文化认同、思想感情的变化轨迹。



《野人刘连仁》

自由撰稿人秦忻怡



历史滚滚前进,侵华战争中大量的劳工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本书主人公刘连仁也是其中之一。他被强掳到日本北海道后,不甘受压迫逃到深山老林度过了13年的野人般生活。平安回到新中国后,又在晚年毅然状告日本政府,打起了艰难的跨国诉讼并一审胜诉,成为中国被掳劳工讨取公道的一面旗帜。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坚忍不拔的品质。



《奋斗西南岗——江苏省委驻泗洪县帮扶工作队扶贫纪实》

江苏省泗洪中学、江苏华媒影视有限公司



西南岗,历史上以贫穷而闻名,今天的西南岗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名声大振。本书以口述史非虚构的创作手法,全面记述了江苏省委帮扶工作队在泗洪西南岗长达28年之久的艰苦奋斗、精准扶贫的历史。

作者深入当年帮扶工作队生活、工作过的乡村,访谈了许多当事人,对帮扶工作队当年克服各种困难,和当地领导、老百姓一起,群策群力、战天斗地,一心为人民奔小康、谋幸福的忘我精神进行了历史书写。



《风起越城——口述历史》

绍兴图书馆、越城区档案馆



该项目由绍兴图书馆与越城区档案馆合作开展,越城区档案馆负责口述人员联系、采访提纲等;绍兴图书馆负责文稿整理、视频录制等。主要通过对原越城区党政主要领导采访,反映绍兴市越城区建区36周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绩。通过这一项目,将建区时期的艰辛与努力重新还原,为现时开展工作少走弯路,提供更好的帮助。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口述片12部,出版《风起越城——口述历史》合集一本。



《“斜杠”老中医李彬之口述历史》

王胜

李彬之老师出生于1934年。从司药到临床,从科研管理到创办刊物、著书立说,乃至参与社会力量办学、担任其他社会兼职,很难用一个身份来定义他的多元人生。他本人就是一部“当代河北中医史”。许多档案馆里都查不到的历史资料他都有亲笔记录或实物留存。他所作的大量工作横跨中西医,也是连接中医与西医的一个桥梁。李老师非常善于总结,访谈中还包括很多人生经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是方法还是内容,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不屈的女人》

自由撰稿人秦忻怡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反人类的严重罪行。李秀英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1219日她面对三个闯进学校地下室图谋强奸的日本兵,不甘屈辱,虽有孕在身,依然殊死搏斗,身中37刀。1947年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时,李秀英的证言递呈法庭。1995年,她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但有生之年未得到明确的判决。她尊重历史,1999年勇于向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历史的行径做斗争,并取得一二审胜诉。她是一位英勇不屈的奇女子。



《黑白——性少数群体自传》

雨滴传播\同性恋亲友会



由雨滴传播、出色伙伴组织,由性少数群体为主要书写者,书写个人生命故事以集结成书,并突出叙述与讲故事的力量。同性恋亲友会(英文:PFLAG China)于200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成立,是为中国大陆LGBT群体及其亲人提供服务和支持的非政府组织,不隶属于任何国际或者地区性组织和机构。

《黑白》一书是由16位性少数群体写就的真实故事,你可以从这些真实故事里看到原生家庭、自我认同、骗婚、阴阳恋等生命历程,看到性少数群体真实的生存状况。



“记忆拾荒者”——农具(器具)里的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项目

宁波北仑碶派公益联合会蒋红



组建农耕文化保护志愿团队,针对传统农耕器具,以抢救式保护、口述式采风研究、体验式文化传播为主要模式,通过打造“成书、成馆、成像”三部曲,面向60后、70后和80后,唤醒农耕文化记忆、纾解乡愁,面向90后、00后、10后,传播农具背后故事、传承文化根脉。“寻找->保护->调研->报告->归档->编研”的成书六分法,将收藏、修复的500余件农具,编写成农具田野调查60多篇,编印《器具里的故事》书籍1本,与档案馆对接,碶派平台推送。



匠心五载 民艺同行——岭南民艺平台五周年2016-2022

华南农业大学岭南民艺平台



岭南民艺平台“口述工艺”项目起始于2016年,针对岭南传统园林匠作技艺相对缺乏文献记录及民间记录的现状,以口述历史方式对岭南目前从事传统园林技艺的工匠及匠师系统进行调查、记录与研究,为岭南传统匠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留下档案记录。历经5年时间,共举办“口述工艺”工作坊11次,访谈传承人及工匠120人,工艺类型涉及英石园林造景技艺、岭南盆景、岭南插花、“三雕两塑”(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嵌瓷)等,已出版口述实录专著2本。



《口述海南•葩姐说》民歌季

海南日报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口述海南•葩姐说》作为海南日报口述历史主题短视频栏目,采用季播形式,包含民歌季、舞蹈季、美术季、老宅季等多个主题,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为观众讲述歌曲、舞蹈、建筑等载体背后所蕴藏的海南故事,深入梳理海南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展现与传播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力图构筑海南历史文化的基因宝库。栏目首发季为“民歌季”,以6首海南经典歌曲《久久不见久久见》《五指山五条河》《叫侬唱歌侬就唱》《万泉河水清又清》《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请到天涯海角来》为切入点,寻访亲历亲见亲闻者,采录人与歌与土地的故事。栏目主讲人蔡葩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海南日报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其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和常年积累的海南文化艺术学识使得栏目一开播便获得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的热情赞赏,阅读量大大超出预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9日,民歌季6期视频阅读量已超150万+。通过新媒体传播,节目覆盖海内外,覆盖率达到1000万+。

民歌季6期视频以中英文形式,在海南日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今日头条等全媒体矩阵以及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官网、脸书官方账号等海外全媒体平台播出,即被“学习强国”海南平台、南海网等多家媒体转载,不仅拓展了海南文化的海外传播,为广大海内外网友学习海南文化及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也极大提升了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90后访亲纪事》

东莞理工学院



90后访亲纪事》是由一群90后作者探访采写的家族记忆。其创作契机,缘于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于2016年春节假期共同开展的口述史项目《回家过年:一个平民家族的口述历史》。生于19961997的学生作者,倾听父系、母系家族成员讲述百余年来的离散、饥荒、战事、背叛、屈辱、迷失、拼搏、创业、坚守等经历,以理性之光回眸历史,复原平民个体命运的质感,用口述记录和非虚构写作的方式,写下值得纪念的家国故事。



黄礁岛白果岛守岛人离岛人军事遗址人文纪实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路桥区摄影家协会



针对海岛空心化,留岛老人被边缘化的问题,项目组从2021年开始走访调研,通过为留岛老人拍摄全家福建立情感链接,为其建立专业的影音生平档案,对接社会资源,解决其沟通、交通、医疗等生活需求,提升社会关注海岛适老化。



《活过100岁》栏目

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京广播电视台《活过100岁》节目是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委托,“健康中国行动”唯一指定的科普节目,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宣传平台,承担着“十五项专项行动”的宣传工作。已于2021年2月推出第一季共计12期节目,由“健康中国行动”科普专家参与录制。

2022年,《活过100岁》节目在北京卫视每周二黄金档21:10左右播出,每期约40分钟,全年40期左右。区别于传统康养类节目演播室棚内录制形式,《活过100岁》开启了户外纪实医疗科普节目的全新样态。每期节目都会记录1-2位长寿且十分健康的老人的真实生活,探寻他们保持健康的养生秘籍,讲述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健康生活习惯,见证生命的奇迹,开启一段极具温情又充满奇趣色彩的健康体验之旅。同时节目注重科学性和严谨性,每期节目邀请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专家进行科学讲解,结合健康中国十五项专项行动(例如: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糖尿病防控制行动等)的内容,真正给观众提供科学、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助力全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2年“口述缙云”项目

河阳乡村研究院


2022年,由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及其河阳乡村研究院领衔的“口述缙云”项目进入了第七个年头,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和采访,团队逐渐凝练出河阳故事、新建鸭农故事、南乡碳客故事、婺剧艺人故事、壶镇工业口述史、石匠口述史、乡土文化人口述史等八个主题。这些主题以农民为主要的讲述对象,从农民个体叙事中管窥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宏观气象,探寻乡村与城市、乡村与国家的复杂互构关系,体认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真谛。同时,也通过个体生命的人生史讲述串珠成链、聚沙成塔,共同描绘出一幅极具厚度与广度的时空画卷,展现一个县城立体、多元的发展图景。以口述史项目为依托,2022年7月9日-15日,缙云县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缙云县文联、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联合举办了口述史暑期班,通过培训和体验,让更多的青年学者、学生和民间文化爱好者参与到口述史项目中来,把口述历史实践、口述史教育和乡土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目前,“口述缙云”部分项目已完成采写,进入校对和编辑阶段,还有部分项目正在采写中。


传薪计划:中国建筑口述史实践工作坊(第一季)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口述史是人人记忆中的历史,口述史记录关心人人亲身经历过的历史,口述史工作是人人都可以作出贡献的历史”(《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篇首语)。多元主体的参与与书写才是建筑口述史的应有之义,年轻的从业者、教师、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必将成为建筑口述史收集与书写的主体。第六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大会的承办方——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启动“传薪计划:中国建筑口述史实践工作坊(第一季)”,邀请建筑口述史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内一批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投身建筑记忆抢救的师生和研究者开展口述史工作的相关讲座。



母亲影展2022

章梦奇 导演/策展人

母亲影展项目始于「草场地工作站」2020年周末线上放映,以延展线上放映的可能。项目以「非竞赛」的方式,不以「热闹」为目的,强调「放映对话」,以助推真实影像创作者的「长线创作」,对话不同参与者个体的思考和反馈。期待更多试图通过创作解答当下问题的新作者,以此为契,落地创作。



家庭影像FamilyLens

顾雪 导演/策展人

家庭影像FamilyLens,以家庭为拍摄对象,用家庭视角来观察记录生活。在拍摄过程中与被拍摄对象产生沟通性、对话性和反思性的行为,并创作出带有制作者个人属性的自由影像。目前包括家庭影像档案馆、家庭影像展、家庭影像工作坊。

家庭影像档案馆:旨在收集每个个体和家庭的故事与记忆,建立带有个人视角的历史资料库。我们收藏具有个人和家庭属性的影像资料,包括不限于个体的家庭影像记录、口述历史记录、纪录片。

家庭影像工作坊:人人都可以拍摄自己的家庭影像。通过拍摄家人,建立新的陪伴、对话和理解通道,让摄影机成为一种新的观察方式、沟通方式,并给家族留下影像记忆。

家庭影像展:邀请国内外家庭题材的电影进行展映,通过导演对谈、专题论坛、观众互动等,探索影像与家庭的深层关联。


特邀项目


纪录影像《领航》



《领航》是由中央宣传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单位共同摄制的电视专题片。该片于2022108日至15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该片结合档案文献、影像资料、口述历史访谈等多种形式,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故事。



采访档案系列、纪录影像《中国的日本研究50年 回顾与展望》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在迎来日中邦交正常化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的两个50周年之际,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对国内外各地、各年龄层、各领域的40名研究者和相关人士进行了访谈。

回顾过去50年间中国的日本研究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发现在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日中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同时,日本研究也在各个时代的日中关系中持续不断地发挥着作用。

本项目由采访档案系列和纪录影像组成,纪录影像部分已完成,公开。



《中国口述历史理论》

左玉河 主编


自20世纪80年代口述历史从西方引入以来,中国口述历史无论是理论方法的探讨,还是口述访谈成果的展现,抑或是口述历史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口述历史特色。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编选出版的这部《中国口述历史理论》,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口述历史理论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绩,总结了中国口述历史发展的宝贵经验,展现了中国口述历史学界的理论探索成果,旨在推动中国口述历史的健康有序发展。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口述访谈录》(项目批准号:LSYZD210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

姜萌等 主编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于2018年创办,致力于在中国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集刊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集刊既刊发有关公共史学理论探索的论文,也刊发实践经验介绍和相关评论、调查等稿件。至今已出版4辑。即将出版的第5辑主题是“口述史学”。



《多学科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

杨祥银、陈鸿超 主编  

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活生生的人”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学由于其研究(实践)主题、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用途)与传播(呈现)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它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正是如此,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口述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引起众多相关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基于此,本书精选了近20年来已在国内公开发表的41篇与口述史学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希望以此呈现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趋势。具体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性别研究、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学•档案学与博物馆学、体育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以及医学等等。



口述历史大赛暨口述历史研习营 2020-2022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 


受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支持,自2019年初以来,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已相继开展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原洛阳矿山机械厂、原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三线建设贵州011、061、083基地、鞍钢、大庆、义乌)、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铁姑娘系列、劳模系列、女兵系列、社会学家系列、知青系列、赤脚医生系列、乡村教师系列、下海知识分子系列、抗美援朝老兵系列)的研究工作。截至目前,我们的足迹已踏遍北京、上海、天津、洛阳、昆明、贵阳、安顺、凯里、遵义、六盘水、都匀、南京、苏州、义乌、晋中、兰州、鞍山、大庆、济南、西安、榆林、毛乌素沙漠等20余个城市和地区,访谈千余位历史亲历者,积累超过3000小时的录音录像资料和数千万字的口述历史逐字文稿,收集整理数万件历史照片与实物。在这个过程中,当代中国研究院连续三年举办的“口述历史大赛暨口述历史研习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六百余位社会各界人士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身边人的家国往事。他们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机关干部、企业家、在读学生,但无论年纪和辈分长幼、职务和社会地位高低、贡献和影响力大小,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都是历史叙事鲜活而生动的组成部分,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生动详实的个人生命史资料,也从个体的角度为共和国宏大的历史画卷补齐了一角。



纪录影像《追光万里》



《追光万里》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品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腾讯影业和珠江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摄制,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教授张同道担任总导演。该片以首位华人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卢燕的视角,讲述黄柳霜、黎民伟、蔡楚生、李小龙等广东籍电影人对电影事业的热忱、对国家民族大义的坚守,在光与影的流变中,折射出中国电影人对百年世界电影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纪录影像《无尽攀登》



《无尽攀登》是由叶俊策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2112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中国无腿登山家夏伯渝凭借四十三年的不懈坚持与热爱,靠一双假肢五次冲顶珠峰,最终成功的故事。202211月,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影片。



纪录影像《珠峰队长》



本片是中国首部沉浸式体验攀登珠峰全程的电影,也是华语电影史上“最高难度”的纪录片——创下在8470米以上最高海拔完成无人机起飞航拍的新纪录。观众将跟随镜头“空降”珠峰攀登现场,与这群不甘平凡的普通人一起,为心中的热爱疯狂一次。

 影片已于202272日全国公映。



纪录影像《有人在唱歌》



潘超和于盛都是清华大学里知名的校园歌手。研究生毕业的潘超,放弃了读博与大企业的工作,选择发展自己的兴趣,成为一名职业歌手。而他的学弟于盛也即将毕业,正在面临着就业的选择。2021年,潘超进入了央视的选秀节目,似乎前途可期。于盛也参加了音乐大赛,期望在最后一年里能确定自己将来的道路。然而前路并不如理想中坦荡。在节目中,潘超因为清华学霸的身份被导师们批评和劝退;而于盛也在音乐大赛中被指创作不够专业而遭淘汰。面对挫败,潘超选择一边维持生计,一边以自己的方式继续音乐道路。而于盛则选择用一场校园专场音乐会向热爱的音乐道别,最终进入央企工作。



纪录影像《宵夜江湖》第2



夜晚守护住了属于每个城市的个性特征,而创造出这些独特宵夜文化的,是城市里一个个最平凡无奇的人,奋斗的人生是最幸福的。《宵夜江湖2》,延续第一季的基本叙述逻辑和影像风格,深入8个城市,一探本土美食大咖的精湛技艺,呈现最美味的宵夜,最地道的人情,以及既日常又传奇的市井生活。宵夜抚慰人心,除了丰富多彩的美味诱惑,本片力图呈现中国各个城市的活力,探讨平凡市民的生存之道,寻找超越时间的坚韧和信心。



纪录影像《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是由柴红芳执导的纪录片,于2021424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大有书局首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深居怒江大峡谷山脊上的勤劳乡民,在当地政府践行“精准扶贫”的具体帮扶措施下,努力改变命运,脱贫攻坚的全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