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并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于2021年11月1日至7日如期进行。作为口述历史周重点版块的“口述历史项目展示”环节,以静态展览、视频展示和登台分享等多样化的形式,为国内外优质的口述历史项目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七年来,已累计有数百个项目参与报名,每年通过层层评选的优质项目,还可获得“口述历史之夜”分享的机会;相关海报、宣传片、衍生品等项目作品获得了线上线下逾百万人次的展示,有效推进了口述历史的多元化应用。
2021年国际口述历史项目展继续征集项目海报、图书及其他衍生作品。这些作品经过筛选,于11月1日起在崔永元口述史中心展馆及中心官网线上线下同步展出。其中,线下展陈将持续到12月底,优秀作品将永久收入中心馆藏。以下为2021年度入选项目,排名不分先后。
入选项目
《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这既与坚持党的领导分不开,更与众多有情怀有担当的一线扶贫干部分不开,他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脱贫攻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为了让这些故事能够流传下来,被更多的人所珍藏和记忆,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素材,为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贡献新的篇章,广州大学谢治菊教授团队2020年启动“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集活动,活动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与推介60多次,吸引了全国20多所高校100多名优秀学生的参与,最终获得了300多万字的教学素材和70多万字的案例资源,并经过专家多轮评审,最终挑选出59篇优秀口述故事作品,其中46个典型故事入选并出版成书——《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上下册)。
通过这些口述故事,人们对一线扶贫干部的成绩与收获、喜悦与感动、委屈与彷徨、困难与感悟有了更精致、更生动、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是中国500万扶贫干部中的普通一员,其身上所呈现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扶贫精神育人的重要素材。依托该活动申报的项目,已经获得广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广东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等10余个荣誉称号。
《我们一同走过(齐鲁工业大学口述历史纪录片)》
山东马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在上世纪五十载峥嵘豪迈的光阴里,齐鲁工大人的奋斗史诗必将被永远铭记。他们的时代步履和精神风骨,也必将引领着工大人以笃行实干之志,进取创新之怀,勇毅前行在教育强国的时代浪潮之上,走向更加宏伟壮丽的新征程。我们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还原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仔细聆听老一辈的青春岁月。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访谈》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口述历史工作室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口述历史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其宗旨是:作为一个抗战主题的民间博物馆,不仅要呈现真实的抗战历史,更要记录真实的抗战历史!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地区,对1600余位抗战老兵进行了口述访谈,采集了约40万分钟的视频素材,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600万字左右的文字整理。配合江苏省委宣传部及南京师范大学完成102位抗战老兵口述出版物《烽火岁月》一套。
我们的目标是:坚持到最后一位抗战老兵归队!我们成为不了民族的英雄,我们也不愿做民族的罪人。
《甘肃省白银市工农渠建设口述历史访谈》
勿忘我口述历史工作室
甘肃白银工农渠,建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它使白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条渠总长108公里。面对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貌,在设备、物资极其缺乏的年代,当地乡民和来自苏浙皖沪支援大西北的有志青年共同出工出力,募集物资,修建此渠,为当地农民解决了饮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问题。这段历史是农民和支援大西北的有志青年共同创造,记录这段历史,对乡村基建,对农民扶贫脱贫,具有借鉴意义。本项目采访阶段已结束,计划根据部分采访资料制作纪录片。
《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文化传承教育项目》
北京协和医院
本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在北京协和医院迎来建院百年之际,面向医院80岁以上的杰出贡献老专家,通过口述历史,形成并积累协和历史人文研究、中国现代医学史研究、协和老前辈学术思想研究等的第一手材料。目前已完成30余位老专家采访,推出短视频和图文访谈录22期,先后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和刊发。已将首批采访的20位90岁以上老专家访谈文章集结出版《协和记忆——老专家口述历史(第一辑)》一书。项目仍在持续推进中。
《深圳口述史》
深圳晚报
《深圳口述史》是在深圳市政协的组织和指导下,深圳晚报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与其他各单位一起创造性地开展的大型文史工程。从2014年到2020年初,六年时间,《深圳口述史》共开展三季,采访了300名在深圳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代表,讲述了他们在深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精彩故事,以进一步发扬敢为天下先、不断探索的精神。深圳口述史三季相关图书已出版,相关纪录片也在网上广泛传播。
《枕流之声——上海枕流公寓口述历史项目》
候车式文化工作室
枕流公寓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单位,建于 1930 年,采用折中主义风格,时因设施高档齐备、名人汇聚,有“海上名楼”之称。 工作室受上海静安寺街道委托,以“枕流漱石,以文化人”为主题,通过访谈拍摄、文物信息采集等手段,深入挖掘建筑特色和人文故事,尝试多维度展现近现代高级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以及作为一个有血有肉之人在不同历史横截面的悲欢离合。项目历时 4 个月,13 个家庭共 17 位居民受访,年纪跨度 60 岁。
《抗战时期济源大峪镇民生状况口述史》
原济源日报社记者部主任陈立新
地处豫西北济源市,自1938年初沦陷后,地方民众饱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留下了惨痛的记忆。济源大峪镇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地理位置殊要,被日军长期盘踞,修建了数量众多的据点、炮台,在竹峪、大奎岭等地制造了诸多惨案。2017年至2019年,陈立新(生于1950年)作为一名退休新闻记者深入大峪镇各村庄,访谈近百余名老人,收集了大量日本侵华时期大峪民生状况的口述材料,整理形成了近七十篇,七万字左右口述资料,反映了抗战时期日军杀戮百姓、奸淫残害妇女、折磨民夫、焚烧房屋的罪状以及地区治安混乱,面临天灾人祸,百姓四处逃难、饿死,野狼横行等真实的社会状况。日军侵华时期济源大峪民生状况口述史是这片土地上民众鲜活的历史记忆,是普通民众的历史书写。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述史》
友邻优课
友邻优课创始人夏鹏老师认为,中国人学英语的故事,就是中国人融入世界的缩影。因此,把中国人如何学英语,如何教英语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意义重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试图探索英语学习这件事,对不同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的个人命运有着怎样的影响?
目前我们的受访者有55位,故事主角来自各行各业和不同的年龄层,包括:全职妈妈、不良少女、辍学少年、打工妹、新移民、癌症康复者、教培老师等,也囊括了许渊冲、刘意青、王家湘等老一辈外文系教授和翻译大家,他们丰富的个人生命史,让我们找到了英语学习这件事和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英语学习的意义更加立体多维,也让描画和还原中国英语学习和教育的历史图景成为可能。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系列短视频(党史篇)
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系列短视频(党史篇)是云南省委网信办、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云南广播电视台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重点节目之一,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推出18集(6-8分/集)党史篇短视频,缅怀“红色人物”,探访“红色地标”,追忆“红色纪事”,重温云南百年革命历程。已于2021年5月通过云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及全省各大发布平台矩阵全网推出,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平台转载,截止6月30日,全网点击过1.8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过1.26亿,成为广大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孟广均口述史》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传承之所,目前许多老一辈图书馆人年事已高,将他们中代表性人物的生活经历,事业成就以及思想情感抢救性地记录下来,能够为图书馆事业保存珍贵的历史资料亦能够从侧面反映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历程。本项目目标是访谈和记录几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专家学者,孟广均先生曾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馆学情报学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科规划、评审小组成员,是图书情报领域重要专家学者,本项目已完成对孟广均的口述史采访,成果著录,文献搜集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
重庆思勉史学社
二十世纪30-60年代,大批海外华侨跨越宏大的时空,怀着一腔热血辗转回国,或参加抗日战争,或参加新中国建设。时年一二十岁的热血青年,如今均已步入耄耋之年,老人们如同秋风中的黄叶,脆弱而珍贵。重庆思勉史学社是一个致力于重庆本地口述历史采集与整理的民间史学组织,已出版《工商渝中:重庆原工商业者口述史》上下两册。2019年,史学社紧急开展重庆母城老侨口述历史采集工作,历时两年,出版《重庆母城老侨口述历史》一书。
《成为女人》
独立纪录片导演倪化轩
希望能探讨社会发展背景下中国女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环境。记录她们的故事,让女性的生命经验被看见,让女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打算用口述史的形式访谈拍摄国内不同地区的500-1000名女性,目前已访谈拍摄85名女性,平均访谈两个小时,已有视频素材超8000分钟,校对整理访谈文稿超15万字。已经剪辑制作完成一部相关纪录片《女她》75分钟。
《待王记忆六十年》
待王古镇文化研究会
待王古称孝邑。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遂更名待王,距今三千余年矣。明清以来,待王商事繁荣,是豫北商埠重镇。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待王历经军阀混战、日寇铁蹄、国共相持、文革浩劫、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庙宇祠堂、古碑旧匾、砦堡族谱等文化生态,遭遇各种破坏。口述一代人历史,留下六十年待王记忆。时不我待!目前已整理28篇,近期将汇集成册。
《山西民间音乐传承人口述史料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
该项目基于山西民间音乐传承人口述史料的价值及意义,负责人携团队深入民间,逐一采访了百位以上民歌、歌舞、戏曲、说唱和器乐五类与音乐关联紧密的传承人,且以口述音像原始资料为基础,结合搜集的图片和纸质文献,整理撰述文本口述史,为后期研究山西民间音乐文化提供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献。该项目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12年立项,2017年结题。
《白马》
大江大海影像学院
这是一部叫《白马》的纪录片,是由六位来自上海和内蒙古青少年在短短十天内相识并共同完成的作品。拍摄地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著名的白马之乡。由于每个人都深深的感受到了这里人对白马的喜爱和崇尚,于是,我们分别拍摄了两位爱马牧民并制成纪录片。我们拜访了他们草原上的家,与他们的交流,展现出了当地浓厚的游牧文化、白马文化和五畜色彩。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宣扬当地正在消逝的游牧文化和白马文化,同时突出人与马之间的亲密独特的情感。
《坛根儿往事——天坛地区口述历史》
天坛街道工委、办事处
天坛地区环绕天坛公园,充满着北京南城百姓的烟火气息。这里有老舍笔下的龙须沟原址,现在是闻名全国的党和政府典型惠民工程金鱼池;这里曾经有全市最大的简易楼群,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现在是开创“一把尺子量到底”阳光征收模式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彻底改善了两千多户居民的生活;这里还有老北京胡同、各级文物、剧装文化等等历史传承。
由天坛街道创编的《天坛地区口述历史:坛根儿往事》书籍于2019年正式出版发行,多角度挖掘天坛地区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天坛地区30余名代表人士的采访,用口述历史的方式,把他们亲历、亲见、亲闻的故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从细微处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天坛地区的发展变化,体现我国社会建设的辉煌成就,并为地域性深度口述历史研究做出贡献。
《会计口述历史》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口述历史项目组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会计人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他们作为会计教育、会计实务、会计理论、或会计管理方面变革和发展的亲历者,直接参与了推动会计行业发展,并为社会总体发展做出了贡献。为致敬为会计行业和理论做出贡献的会计前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从2012年开始会计口述历史记录项目。近10年来,累计记录了62人,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资料。这是国内迄今唯一的会计类口述历史项目。
《赣鄱渔民口述历史》
江西鸿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运盛世,赣鄱富饶,渔民生活苦尽甘来。其生存其繁衍,其兴盛的过往,应该拥有历史的席位。渔民,特别是赣江渔民与生俱来的天然秉性以及世世代代的个人史、家族史和渔村史等等重要的历史变迁,若只能靠史学家的推理和宏观假设,则极有可能失去历史的鲜活和丰沛。
2020年初,在《长江保护法》酝酿期间,江西实现境内长江干流、鄱阳湖及3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提前一年全面禁捕。以此为契机,秉持国家主流意识倡导的人文态度,我们倾听赣鄱渔民的口述,予以忠实记录,刻画出一个个赣鄱渔民的形象,以展现江西渔民、渔业、渔村的发展史,追忆奋斗之路,留住美好乡愁!
赣鄱渔民口述历史项目以赣江全流域渔民作为采访对象,具体包括上至赣江发源地石城县赣源岽,下至鄱阳湖湖口范围内的渔民,计划采访渔民人数120名。
自2020年10月份起至今,项目组已完成从吉安市新干段起至赣州市石城赣江源约600公里的溯源之旅,沿江两岸采访专业渔民50名,采访内容涉及渔民生活、渔业生产、渔业组织制度演进、内河航运、水神崇拜、风俗习惯等。目前已整理采访14人,视频时长1109分钟,口述文稿13.3万字。
本口述历史项目定位于反映江西渔民的风雨历程和渔家的平民档案,是赣鄱水运文化的一部分。
《口述津沽》系列
天津问津书院
该项目2009年前期准备,2015年正式立项定名为:口述津沽。并于当年出版了《口述津沽:民间语境下的堤头与铃铛阁》;2017年先后出版了《口述津沽:民间语境下的西沽》《口述津沽:民间语境下的西于庄》(上下);2020年出版了《口述津沽:民间语境下的丁字沽》(上中下);2021年出版了《口述津沽:民间语境下的吴家窑新村》,总计240余万字。
《找寻“驼峰航线”53号坠机》
中国探险协会
“驼峰航线”被称为最悲壮死亡空运线,1000多名中美机组人员在这条航线上牺牲。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为保障对日作战军备物资作出重要贡献。由于高山搜索困难,大部分英雄雄遗骨至今仍未找到。1997年,80岁驼峰航线老机长汉克斯,在严江征、叶研等中国军民帮助下,在高黎贡山找到牺牲战友吉米•福克斯的飞机。机上遇难的中美两国飞行员是两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见证。在那一刻也看到了中美情谊的延续,53年心愿终于了结。
《口述云南•生态篇》系列短视频
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口述云南•生态篇》系列短视频,展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取得的成就,辗转云南各地等州市,拍摄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澄江化石地博物馆、三江并流地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昆明斗南花市等地,采访云南生物学界多位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亲述他们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历程中的艰辛和精彩。该短视频节目共10集(6—7/分),于2021年9月开始,通过云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矩阵全网发布,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讲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生动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
《水居之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主编高舒
世居九龙江的“船底人”,一船一户,水上行走,深信船底有咒能驱除瘟恶,沿水路发展出众多船庙。历经沧桑,今江面上仅留下一艘500多年历史的“进发宫”,如文化样本般存在。郑姓家族至今住居进发宫,守护朱池邢李”四位本庙王爷公,辅以农历三月迎请外海王爷,九月以“王船”送离,来维持船与水、岸一年时序空间的完整性。
《瘟(Un)祛•运(Ūn)來》
(注:闽南语中,“瘟”与“运”,同音作“温”,两字调值,一为阴平,一为阳去。)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主编高舒
2020年,中国、马来西亚联合申报“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发宫作为申报主体,却受疫情影响,没能举行“送王船”。轮值王爷通过“卜杯”暗示:“共克难关”。新一年“王爷生”,船底人举办“补运”仪式,祈祝疫情消除,于九月如常“送王船”。其间,主管“九天玄女”化身之一——鸟,一直垂顾船底。众人视为有应,称“瘟祛运来”。
通过记录落户在福建漳州九龙江进发宫的船底人群像及其口述历史,采集水上社区的相关知识体系,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水-陆生活的历史变迁以及当事人对“船”与“岸”的观念转变。
《寻访最后的支前民工》
河南省永城市摄影家协会
淮海战役中,前方需要什么,后方就支援什么,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543万支前民工用坚定而又朴实的行动,用扁担、用担架、用小推车见证了历史,书写了历史——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这是一场人民的胜利。最初我找寻这些支前民工的目的,只是为了留存那个年代的记忆,后来我越来越真切的认识到,自己寻找到的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属于我们党的独特的力量,这就是民心所向。
《我们的95·7》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走访了我的高中同班(河南省遂平一高95.7)同学和任课老师,他们有教师、国家公务员、医生、律师、私营企业主、市场推销人员、国有企业高管,工作地遍及河南、浙江、广州、四川、北京等近十几个省市,我们在走访中聆听了同学们和老师关于入学报到、学习压力、高中文理分科、临近高考时候的心情、志愿选择、大学毕业就业……的真实声音,记录集体记忆下的我们的个人记忆。目前已走访26名同学,占全体同学的三分之一,计划于2022年全部完成走访工作。预计采访时长达1500分钟,视频500分钟,文字30万字,图片300张。
《1987黄漂,那些应该被铭记的面孔》
中国探险协会
1987年,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国内掀起一群有志青年爱国热潮。河南队、北京队、安徽队满腔热血力争完成黄漂首漂。但由于设备、技术有限,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在军功险滩,三个队伍几乎全军覆没。此次带来的沉重代价,让人思考。但是那些人对今天漂流运动带来的影响和价值,永远不可磨灭!
《明镜昭形——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以改革开放40以来人民生活变化为主题,通过对经历改革开放前后时代,能真切感受改革变化的人民展开访谈调查,再编排文字,音像材料,形成于与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活变化相关的口述历史档案以及口述历史档案的相关文章,并整理集合发表在“口述历史档案”微信公众号上,形成本项目。
《口述岭南工艺》
华南农业大学岭南民艺平台
岭南民艺平台“口述工艺”项目起始于2016年,针对岭南传统园林匠作技艺相对缺乏文献记录及民间记录的现状,以口述历史对岭南目前从事传统园林技艺的工匠及匠师系统进行调查、记录与研究,为岭南传统匠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留下档案记录。历经5年时间,共举办“口述工艺”工作坊9次,访谈传承人及工匠110人,工艺类型涉及英石园林造景技艺、岭南盆景、岭南插花、“三雕两塑”(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嵌瓷)等,已出版口述实录专著2本。
《我的革命年代》
宁波大学
一百年前,山河破碎,战火四起,是老一辈革命者抱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必胜信念,给了中国以新生。如今,当年浴血奋战的老战士已至耄耋之年,革命记忆即将消逝。本项目历时3年,采访革命前辈50余位,形成口述访谈录50篇30余万字,影像资料40余小时,已形成口述史册与口述绘本各一册。基于视频材料,项目组已着手开始进行艺术处理,期望形成一部讲述广大普通革命者人生经历的纪录片,以保存对革命年代的群体记忆。
《一个教书人的心史:宁宗一九十口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本项目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小说戏剧研究专家宁宗一先生的口述历史。在访谈中,宁宗一先生秉持真诚、良知和反思的精神,深情回忆了 20 世纪 30—40年代在乱世变局中的童年记忆与少年求学,以及 1950年考入南开大学后 70 年来的命运沉浮和心路历程。从矢志不渝的教学生涯,到观点独到的古典文学史研究;从风风雨雨的曲折婚恋,到深挚笃厚的父子情、师生情、学友情,宁宗一先生以其在时代大潮中所经历的人生波澜和心路起伏,奉献了一部生动而厚重的个体心灵史。
《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2021年6月出版)是一部从民间视角讲述湘江战役的口述史作品,是一份具有抢救性质的珍贵史料。作者历时20余年,在湘江两岸遍寻亲历者、幸存者,记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收录其中48位口述人的记忆,还原了历史真实和历史的另一面,丰富了湘江战役史料,呈现了未经雕琢的原始质感。
《“乡村记忆”口述史系列》
中共桐乡市委党校(沈林洁村史工作室)
听村里人讲述一段过往,为后来人留下一线印记。村庄是静默的,低微的,走进村庄里,却都是故事和传奇。自2012年来,沈林洁村史工作室开始村庄历史撰写,通过走访调研已完成《水云乡里话海卸》《民合记忆》《桂花村拾遗》《走过御驾桥》《湾里村史》《墅丰村史》等六部村庄口述史,目前正在为亭子桥集镇、亭桥村等作采访记录。尽可能多地记录村庄的历史、文化是作者始终不变的目标。
时代在发展,小村在消失,有时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驻足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庄,夷为平地。作者的目标是用笔、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记录村庄的历史变迁,将文字和图片凝结成集,将村庄的一些东西,在村庄消逝前,浓缩在集子里,让村庄的后代在将来能体会先祖们的生产、生活,在血脉的传承里,将精神传承下去。为未来寻觅乡愁的灵魂树一方栖息之所。
《乡土寻医》
中南民族大学乡土健康的N次方项目组团队
值此建党100周年和学习四史之际,回顾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60—80年代在乡村地区医疗事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本片以郑州地区(典型的民族混居地区)少数民族赤脚医生和乡村医生及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基层行政人员、病患等相关群体为口述历史访谈对象,回忆了自己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乡医的发展历史和社会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当下的生活工作现状,探究乡医群体的从业出发点和归宿、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以及随之而来的当地族群关系的重塑以及对民族团结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作用。
《时尚回响》
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
时尚回响项目自2017年启动,致力于收集并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器物及故事,由30位志愿者运营。目前已收藏有7000多件器物,参与捐赠、讲述的市民超过700人。成果包括举办大型主题展8次: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实物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实物展”,“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实物展,“抗疫”主题展览,“致敬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历史影像展”“芳华永在——晋剧大师丁果仙历史影像展”“中国梦 百年潮 时尚回响实物展”“寻找钟楼街——怀旧沉浸式主题展”等;出版图书4册:《40件物品中的改革开放史》《小康路上的光阴故事》《我爱北京天安门》《老物件里的70年岁月》。
《一粒红种子——“得趣书吧”公益项目口述历史》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得趣书吧”公益项目是由彭湃孙女彭伊娜女士发起的,目前已运行超过7年,已进驻177所学校、1522间课室、捐赠159500册图书、受益超10万名学生。我们设立该口述历史项目的目的:
①了解红色家族彭湃、彭士禄、彭伊娜等三辈人的故事,尤其是他们对中国农村、农民问题、赓续红色血脉的思考;
②了解乡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对于乡村教育扶贫的真实情况和思考。
目前项目已进行了1年多,即将推出成片。
《我与汕头幼儿师范教育40年》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汕头是著名侨乡、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由于这座城市的现代幼儿师范教育起步较早,我们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汕头幼儿师范学校历任校长、教师、学生代表开始采访,收集了他们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幼儿师范教育(学前教育)历史变迁的亲身经历,以及他们对每一个年代的教育工作、社会经历、个人生活的回忆和思考。目前项目已进行了2年多,即将推出成片。
《寻访•记忆——口述学科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走过了112年风雨历程,创造了辉煌业绩。《寻访•记忆——口述学科史》以抢救性的口述访谈为基础,通过老教授们的口述形式,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历史,特别是围绕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科,追昔抚今,继往开来,昭示先行者的艰苦奋斗,鞭策后来人开拓创新。
《南通地区革命家庭口述历史》
南通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2021年,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在江海大地南通,涌现出包含中共党员、新四军战士、开国中将、革命烈士的家庭,红色薪火在其中熊熊燃烧,家风与党性在其中传承发扬。南通大学口述历史协会,前后四年多次上门拜访,一个革命家庭的世纪回眸,如拼图般显示出完整的轮廓。本项目通过对南通地区革命家庭开展口述历史访谈、整理与研究,力求从微观史的视角展现革命家庭与党同行、与党同心的心路历程,体悟百年大党发展过程中的波澜起伏。
《老兵博物馆寻访计划》
尔雅团队
近年来,民间博物馆蓬勃发展。其中,退伍老兵所建立的博物馆,各具特色。这些博物馆有着深深的时代印记,这种印记,在博物馆的主题和陈列上,展现出来的是他们参军时期的一种社会风貌。这种民间博物馆的内容以及建立的故事,通过每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能够感知到别样的时代感。宣传爱国爱家,但是本身博物馆的生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全国退伍老兵所建立的博物馆现在共找到十座,现在采访整理了三座。目标是整理出每座背后的故事,建立人也是从抗战老兵的国军和共军,到解放军,志愿军。以及火箭军空军海军陆军等军种。
《寻访女性力量•黎锦龙被》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女性发展协会
该项目源自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寻访海南乡村振兴的女性力量”团队,意图寻访助力乡村振兴的女性带头人,书写女性故事,发掘女性力量,从而推动女性觉醒。采访了海南唯一非遗黎锦双面绣唯一继承人符秀英女士,向团队介绍了复原龙被的故事。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结束。
《中学生做口述史》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我校开设“中学生做口述史”校本课程已有七年,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口述历史项目,在亲历中增强学史兴趣,锻炼历史研究、调查访谈、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做历史的记录者和传承者。期间开展过“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省锡中群像口述史”“苏南模式的无锡故事”等多个项目,共完成两百余次访谈,出版两本学生作品,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等媒体报道,之后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中学生做口述史”。
《笔尖上的人生——动画加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
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后国际动画片加工业务进入中国,由上海美影开创国际动画加工业务先河,以珠三角、长三角的外资和合资企业发展壮大,业务主要以二维动画片的中期制作为主,这批动画人对接学习了国际标准,制作了上百部知名动画作品,为中国动画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国动画原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获得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历见与重构--“动画加工”(1979-2011)口述史采集整理与中国动画发展关系研究。
项目介绍
以动画加工岗位为线索,采集口述不同工种、不同层次的代表性人物主要包含:导演、漫画部、设计部、原画部、背景部、摄影部、动画部主管、动画分镜。人数大概30人左右。
项目进展
动画加工口述史行业自愿者公益筹备小组(6人)已开展工作、微信群建立-笔尖上的动画人生(口述者、历史亲历者共30人-50岁以上),已开展文献资料搜集和历史事件回顾。
项目目标
通过对动画加工口述史的细节和故事素材取舍,提炼主题,设计影片结构和叙事方法,通过影视资料、旧照片、情景再现、虚拟影像、口述历史、旁白解说等多模态的影视符号共同完成“动画加工”的集体记忆,最终形成系列微纪录片。
《中国版鲁滨逊——潘濂的133天奇幻漂流》
中国探险协会
1942年11月,在大西洋上执行战时运输任务的“贝洛蒙”号在亚马逊河口以东750英里处被德军U-172潜艇的两枚鱼雷击中。“贝洛蒙”号上的55名船员大部分遇难。中国海南人潘濂,靠一艘救生筏,喝雨水、抓鲨鱼在海上漂流133天后,成功获救。创海上漂流世界纪录。
《老屋改造记》
中山日报丨中山+(APP)
广东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是著名侨乡,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当地有一群民间人士正积极将“老破旧”建筑加以活化保育,使其焕发新颜,丰富城市记忆。本栏目通过短视频、图文混合呈现,根据亲历者的口述历史,做纪实文学性书写,展现他们与老屋之间的故事和改造创意,可谓中山民间力量参与老建筑改造的经典案例记录。
自2020年4月29日启动至今,已推出11条融媒体推文,并将持续更新,接下来,将集中关注华侨当年兴建的老学校改造。
《教师一日生活——教师生活史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师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教师一日生活”是以教师口述、一对一访谈和田野观察(在校一周取一日)的方式了解、记录教师在学校的一日生活细节,旨在了解教师在学校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并呈现教师对时间及在这个时间内履行的角色和职责的体验与感受。
本研究是北京市社科基金基地重点项目“北京市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生活史研究”子项目。总项目的主旨是通过采集老师们的课程故事,了解并理解教师实际的课程开发体验以及他们在此过程中的所感与所悟(包括对时间的体验)。
《春到上塘——江苏省大包干发源地口述史》
泗洪县文化艺术中心
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军之一,在江苏省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上塘农村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上塘干群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也在不断地发扬光大。项目通过对上塘农村改革亲历者们的口述史访谈,收集完整的资料,整理汇编,扩充进“春到上塘”纪念馆的展览和党史教育当中。项目目前处于后期整理阶段。
《一眼泥塑像,一生敦煌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传承人杜永卫口述历史》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孙可凡、符修宇
敦煌彩塑是一种古老的雕塑工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此项技艺的研究与传承作出突出贡献,并参与大量敦煌彩塑临摹及创作工作的专家学者均已进入暮年,抢救性保护和记录此项古老技艺具有深远的意义。作者采访敦煌彩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杜永卫先生,完整详实地记录他从业四十余年来的经历。从师徒传道授业,到临摹制彩技巧,大像铸造工艺,再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杜永卫先生的讲述展现了其扎根敦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研究敦煌彩塑发展的历史背景提供极高的参考价值。
《时光信使——听退伍老兵们讲述红色党史》
安徽工程大学“时光信使”校级采访团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华,历久弥新。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
本项目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厚重的安徽省,迎着全党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潮流,通过新媒体采访的形式,听退伍老兵讲述百年党史,致敬革命先烈,缅怀英勇事迹,感受真正的百年风采。
通过老兵们的讲述,依据每期采访的视频和文字记录的素材,通过文字工作者的落笔,团队进行纪录片的处理、发布与宣传和老兵回忆录的草拟、撰写和出版印刷。
项目拟共采访100名来自不同兵种的退伍老兵,制作纪录片相关视频72份,线下出版印刷老兵回忆录一套分上下两册,预计2022年年底完成。
项目于2021年7月正式开始,截止9月底共采访了10名老兵,均为两参人员,讲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越自卫反击战等不同时期的红色历史,并将回忆录的内容文字进行线上自媒体平台连载已达30期,校级及以上新闻报道达20篇,视频在多个平台投放反响较好,音频资料在喜马拉雅平台值直播连载。
《循环的夜》
独立纪录片导演申迪
该项目为纪录短片《循环的夜》,在义乌生活了18年的阿富汗外商Qasem与朋友错过了会面之后,在义乌的夜晚进行了一场城市漫游。通过Qasem的旁白,侧面反映了义乌的发展变化。
《向死而生——河南抗洪救灾民间英雄口述历史》
宗融艺文馆
2021年7月河南遭受暴雨洪涝灾害以来,民间涌现出大量英雄,他们有的冒着生命危险驾驶冲锋舟营救受灾群众;有的捐献、援运物资到灾区一线,亲手送到灾民手中。为记录下他们的英雄事迹,弘扬中华民族英勇良善的美德,项目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愿、自发、自费前往河南浚县、卫辉、新乡、洛阳、许昌、周口等地,采录了53位民间英雄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并选择其中9位一线勇士片段性展示。这是一堂汪洋之中的人道课。
《聆听三线建设历史,感受航空奋斗精神——贵阳市新世界学校口述历史小组的三线建设历史寻求之旅》
贵阳市新世界学校
活动目的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为我国工业铺下了扎实的基础。
活动过程
①背景研究:2021年4月至2021年5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做了关于三线建设和口述历史研究方法的背景研究。
②培训学习:2021年5月至7月,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重点为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培训。
③访谈活动: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项目组成员采访张大荣爷爷和到安顺黎阳公司进行实地考察。
④撰写论文:2021年8月至10月,整理录音录像资料,制作访谈抄本,撰写论文。
活动推广
贵阳市观山湖区教育局把我们的活动作为九•一八优秀案例在官方微信平台展示、我们还利用升旗仪式下国旗下致辞向全校展示,收获颇多。
《定州眼药白敬宇口述历史》
河北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2020年10月,河北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河北传统中医药挖掘整理课题组,对诞生于定州的中华传统老字号“白敬宇眼药”展开了历史挖掘,课题组沿着白敬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奔赴定州、北京、南京、武汉、重庆,采访了15位专家学者及知情人的口述历史。以此口述历史为基础,已完成一部30分钟的纪录片并播出,后续将继续完善,制作白敬宇中医药研究口述历史影像数据库。
《初中生学做口述史》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本项目是以初中生为参与主体开展口述历史访谈的系列活动,兼具口述历史记录与学科育人的双重功能。2021年,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在原有学生校史讲解团的基础上,开设了《聆听身边的历史》校本课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方式对身边人开展口述访谈,将地方风俗文化为切入点,对本地区的风俗变迁进行口述记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保存个体记忆。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已有部分学生对身边长辈进行了口述访谈,有关校史的记录访谈也已列入计划。
《“红”在扬州: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优秀共产党员口述史研究》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项目介绍
本项目对扬州市内获评市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及省属高校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进行口述采访,以口述史的角度对地方党史、基层党建进行深入研究。
项目背景
当今,我国党史研究一直处于相当重要的学术地位,近年来以基层党组织干部与基层党员为研究中心展开党建历史研究的相关成果较少。
项目进展
项目成员从专业下手(历史师范),展开口述史研究。目前团队已对九位扬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展开口述采访,累计拍摄和录音20个小时,转录文字约八万余字,团队事迹被《中国青年报》报道宣传
项目目标
预计整理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优秀共产党员口述史研究资料1份,撰写发表研究论文1-2篇,剪辑汇编口述史完整录像资料1份。
《抗美援朝中的中国朝鲜族老兵口述史》
个人口述史记录者张安晶
此项目为本人在大学期间创新训练项目“吉林省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的延伸,本人在项目中为主要负责人。其中我所采访的老兵为朝鲜族,在采访和后续跟进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朝鲜族老兵提前入朝参战的历史需要被关注,便对此进行了新的项目整合。目前项目采访了其中一位朝鲜族老兵,视频、音频、文字稿都整理完毕,希望通过记录传播对朝鲜族老兵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事迹被更多关注和认可,为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研究口述史研究进行细节上的补充。
《互联网口述历史》
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互联网实验室
“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专注于全球互联网领域关键人物口述史料的记录、收集、整理、研究、呈现以及传播交流。项目以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用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形式记录他们独特的记忆、经历、观点和故事;形成一个原始、丰富、鲜活、多维的互联网历史个人记忆库。全面具体真实的呈现互联网历史,全景式反映互联网50多年的发展与演进,反映世界各国互联网浪潮的历史进程,深度展示网络时代人类新文明群像,并积极搭建世界各国互联网关键人物的研究与交流平台。
《东北连环画口述史》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项目介绍
对东北地区20多位东北连环画相关人口述史记录。辽宁有赵奇、许勇等。吉林有潘喜良、林百石等。黑龙江有王纯信、侯国良等。
项目背景
在上个世纪,中国有几个影响较大的连环画创作群体,上海、北京和东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东北连环画研究存在大量空白。老一辈画家们年事已高。对东北连环画的整理刻不容缓。
项目进展
东北连环画的首次系统整理和记录,从2015年开始,搜集了即将散失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搜集资料涉及文本、图片、录像等,电子数据资料将近200个G。已完成30万字《东北连环画史》的撰写。
项目目标
全面整理和深入挖掘与“东北连环画史”,最大限度地还原“东北连环画”发生、发展和流变的原生态面貌。
《黄河边的北京人——京星移民的移民文化及人生发展》
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建国初,国家为了开发大西北和缓解首都人口压力,于1955-1957年先后向甘肃、青海移民万余人,其中约四千人被安排在今宁夏贺兰县京星农牧场。移民中有三轮车夫、袁世凯的六姨太叶蓁、小儿子袁克捷等。旧时王谢、市井小民,各色人等在新中国的指挥棒下踏上了支援大西北的征途。政策移民在人民共和国史上广泛存在,本项目旨在关怀移民文化及其人生发展,选取颇具代表性的京星移民,发掘在祖国建设中这类边缘人群的人生发展史。
《从“痊愈”走向“全愈”:全国麻风休养员口述史》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项目介绍
由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牵头,结合周东华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收集整理并研究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麻风休养员口述史。
项目背景
当下新冠疫情蔓延,从“个体生命史”的视角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抗麻历程”,既有利于挖掘相关经验,为当下的疫情防控提供历史借鉴,又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人性化的疫情防控政策,彰显人性的价值。
项目进展
已完成江浙皖三地的麻风休养员口述史调研,规划前往福建、海南、贵州、湖南进行口述史调研。
项目目标
收集并整理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地区的麻风休养员口述史,利用多种媒介公开发表。
《“峥嵘岁月”——粤北古城韶关的重工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韶关不仅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岭南古城,也是一座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工业重镇。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韶关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韶关地区的现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从50年代的“华南重工业基地”到六十年代的“小三线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工矿企业的转型,韶关的重工业发展史是新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体现了韶关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不懈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水光》
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启行营地教育
湖南姑娘水光,来到西乌珠穆沁大草原,与牛羊为伴,以帐篷为家,与牧民做朋友,从古老的游牧生活中汲取智慧,融合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致力于草原生态和游牧文化的保护。2021年夏天,一群少年纪录片拍摄者来到这里,记录了水光和草原的故事。
《徽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口述史》
安徽医科大学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传承人研究逐步受到重视,非遗传承人口述史便是口述历史应用于非遗的学术实践。本项目采集对象为徽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手工艺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该工作开展时间已超5年,访谈人员近30余人,涉及徽州竹雕、木雕、砖雕、歙砚等,整理字数达20余万,已出版著作——《徽州石雕(石笛)传承人方如金口述史》。本项目将继续关注和搜集徽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口述资料,争取建立电子档案及数据库。
《老樊城历史文献档案》
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
“樊城历史街区文献档案”项目是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实施的以记录襄阳市樊城历史街区(俗称老樊城)为主要内容、以民间力量完成的公益项目。口述历史是其子项目之一。
2012年9月开始至2017年6月项目期间,完成80人口述历史采访,视频资料约400分钟,录音约1000分钟。在《襄阳晚报》《魅力襄阳》发表口述史50余篇。与襄阳市档案局(馆)完成《口述老樊城》(武汉出版社2017年版)出版,举办“吾爱吾襄•我们共同的记忆”宣传周。
《“铁警记忆”口述历史项目》
哈尔滨铁路公安局
哈尔滨铁路公安局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铁路公安机关,是中国现代意义铁路警察机构发端地,先后历经清朝末期、中华民国、(伪)满洲国、苏联红军管制、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
“铁警记忆”项目是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发起组织的“图、文、音、影”四位一体的大型口述史调研记录项目。自2019年1月启动至今,共计采访100余位平均年龄80岁的老同志及其家属(年龄最长者100岁),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融合呈现的表达方式,征集口述史料40余万字,收集老照片1200余张,录制视频200余小时,编辑口述史纪录片40部,编辑口述历史书籍2册,画册一本。
《西京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资料采集抢救工程》
陕西微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西京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资料采集抢 救工程”于2020年6月启动试行。工程旨在 “抢救性”采集、整理见证医院发展建设进步 中的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以人物为主线展现 医院发展历程,挖掘、弘扬和积累医院精神文化财富,激发广大员工的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激励医务人员不忘初心,以老前辈为榜样,继续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医院而努力奋斗。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采访了教授的音频和视频,搜集整理了老照片老物件,制作了二十多部纪录片,策划了影展,口述历史的书籍也在撰写当中。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记录西京医院的发展史,记录这群老专家的光辉岁月。也希望对于现今的医疗领域有所借鉴和裨益。我们也希望在将来筹建陕西省的医疗领域的老专家口述历史中心,深入挖掘陕西省内的老专家老教授的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在中国》系列论文集第二、三辑
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口述历史在中国(第二辑):跨学科应用与公共传播》为口述历史国际周2016·第二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征文集。论文作者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既有普通从业者也有资深学者。本书一方面从跨学科应用的角度呈现口述历史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现状,既有学科前沿理论的探讨,也有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从公众传播作用的角度呈现口述历史在国内外的现状,阐述口述历史在文化普及与个人文本记录等方面的进展。
《口述历史在中国(第三辑):记忆的建构与社会传承》为口述历史国际周2017·第三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征文集。论文作者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既有普通从业者也有学术研究者,既有资深教授也有青年学者、学生。本书一方面呈现多学科视角阐释下的口述历史理论,从计量语言学、人类情感研究、女性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等领域探究口述历史;另一方面呈现社会传承与记忆构建中的口述历史应用,既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少数民族濒危传统技艺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进展,也有构建历史事件亲历者的个体记忆,以及个人文本记录等方面的成果。
《口述历史实践与案例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
“口述历史实践与案例分析”是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口述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授课教师林卉。2021年秋季,8位新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开展了自己的项目,分别为《老北京老人家老故事》《在北京,修自行车的人》《面具人、改衣铺和北漂女性原创设计师》《爷爷的职业:农民,兵,记者,市委副书记》《走与留:向阳村村民在时代变迁中的自我选择》《融合之中的“白衣民族”:一个朝鲜族家族变迁史》《天山下的来客:记姥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日子》《定福庄东街1号变迁地图:中传退休老人口述史访谈》。其中部分项目进展较快,如《定福庄东街1号变迁地图:中传退休老人口述史访谈》已开展了多次访谈,并挖掘出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与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北京广播学院的故事,《老北京老人家老故事》已完成拍摄对象访谈并进入剪辑阶段,《在北京,修自行车的人》已完成初访并针对访谈对象的突出特点开展了课堂讨论。部分项目因疫情原因尚在访谈设计环节,未来利用假期时间开展。
《梦想龙舟》
千寻纪录
文化大革命后,民间赛龙舟活动开始复苏和推广,退休的坤叔,凭借对龙舟形态的依稀记忆,为容桂镇雕刻出文革后第一个龙头,还发明了动感龙舟,对龙舟雕刻的热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周边的人与事都在发生变化,不变的是他对龙舟雕刻的狂热。和党同岁数的他,已经99岁,拿起木槌来,仍然像个年轻小伙,他不在意旁人的目光和亲人的不理解,横穿大街小巷,就为完成梦想龙舟,但现实是残酷的,一个再健康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也会面临身体机能衰退的问题,更何况是一位百岁老人,但难道跟龙舟的缘分就此终结吗?
特邀项目
《“亲爱的故乡”微纪录片大赛》
腾讯新闻“亲爱的故乡”微纪录片大赛,自2021年1月1日发起,截止至3月15日,一共收到1552位创作者的4449篇投稿,其中不乏优秀的诚意之作。经导师推荐、评委打分,并结合腾讯新闻的现金激励。6-10名作品经由导师、评委推荐,获得“亲爱的故乡”微纪录片大赛“最具潜力奖”。
《天时·戊戌志》洛阳篇《鼓楼之下》
《鼓楼之下》描写的是一个发生在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老膏药铺里的家庭故事。膏药店第四代掌门人李瑞成准备退休,打算在一年时间里选出百年家业的下一任接班人。
儿子李陈版早年为了摆脱熬膏药的命运,远赴南方学西医,时隔多年,在母亲过世之后才选择回家。父亲原本以为儿子辞去主治大夫的职位回家熬药,是收心养性准备好继承家业。怎料突然有一天,儿子向他提出了要单独建药厂的想法。尽管非常不满,但李瑞成最终答应了建厂的要求,希望借此赌一把,看儿子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看到突然回来的弟弟拿着父亲大笔的投资在外面创业,在家中照顾父亲的女儿亚丽感到心理不平衡,也兴起了开珠宝店的心思。
祖上积累下的财富貌似能解决两姐弟的纷争,但解决不了家庭内在的问题。面对一双儿女另立门户的心思,李瑞成不禁担忧,到底谁才能最终肩负起这百年家业?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几乎所有幸存者被送回至纽约港口,唯独六名中国幸存者,他们获救后在24小时之内被美国驱逐出境,他们的逃生经历几乎不被记录,甚至被刻意抹去。本片由詹姆斯·卡梅隆监制,我们将跟随调查者,追寻这六人从人类史上最大海难中死里逃生的经历和人生轨迹,拆穿被掩盖一个世纪之久的谎言。
《九零后》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占领、被炸毁。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穿越湘黔滇三省,最终在昆明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他们穿过一座城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联大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杨振宁、许渊冲、杨苡、潘际銮、王希季、马识途……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联大学子联袂“出演”,带你去往那个战火纷飞、群星闪耀的年代。
《演员》
《演员》是中国首部探讨演员德艺的电影。影片以“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为切入点,历时五年、以多重形式进行记录,讲述于蓝、秦怡、田华、于洋、金迪、谢芳、王晓棠、祝希娟、牛犇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从影经历和艺术成就,挖掘他们对于演员这一职业超过半个世纪的感悟和思考,并以他们塑造的经典电影形象向百年中国电影致敬。
《自画像:47公里童话》
这是“47公里”系列的第九部影片。
2019年我在“47公里”村子度过了第十年的冬天。在这个村子的山丘上,一个新的空间从孩子的绘画落到地面,童话从故事变成现实。
为什么这部影片叫“童话”?为什么我们需要童话?
2020年我开始剪辑这部影片,这是特殊的一年,对我来说似乎是一次重启,一次关于对此刻和未来的重新确认。
《离不开你》
《离不开你》是一部讲述宠物与人密不可分关系的社会现实类纪录片。该片以“离别”为情绪切口,对6组人与宠物间的故事展开了关于成长、离家、意外、永别的多维视角表达,投射出“生老病死终将到来,宠物教会我们的始终是爱”的深层感悟。
《一个人的实验室:当儿子患上罕见病,我的丈夫决定自己制药》
儿子患上罕见病且药物难寻时,父亲徐伟决定在家中搭建实验室,自行配制组氨酸铜、伊利司莫铜,高中学历的他,甚至尝试干细胞疗法、基因疗法……为了儿子,徐伟孤注一掷。
儿子徐颢洋有一个英雄般的父亲,妻子刘海莉有一个固执的、一往无前的丈夫。这给了小家庭难得的希望。但在拯救孩子的路上,消磨的、琐碎的生活大都落在了妻子身上,使得刘海莉同样遭受着深重的痛苦。
《生生不息:一个中国企业的进化与转型》
从某种程度上说,守业比创业难。很多传统企业在初始阶段顺风顺水,但是在发展到某种规模之后,原始的积累被缓慢消耗,新的发展路径无处找寻,企业开始陷入停滞、萧条……
可以肯定地说,在一家传统企业基础上,再造一家企业,实现业务模式的切换与转型,比守业更难。这本书就是讲述一个企业从创业到守业,再到企业再造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知名传记作家范海涛与雷军多次见面详谈,并采访了金山集团的高层和诸多内部员工,从客观的视角,记录了金山从创业到守业,再到企业再造的故事。
《特奥口述史:这次一请听我说》
《这一次请听我说》是反映智力障碍人士生命历程的口述史丛书,也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残疾人口述史,全球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智力障碍人士口述史,填补了我国残疾人口述史的空白。从2016年启动至今,共出版了就业卷、特奥运动卷、特奥运动会运动员卷、特奥运动员领袖卷、特奥家庭领袖卷、特奥体育教练卷、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卷、特奥志愿者卷、安养卷等九卷作品。在哈尔滨、吉林、北京、武汉、西安、上海、杭州、温州、昆明等全国九座城市访谈了三百八十余位智力障碍人士及其父母、同学、老师、教练、同事、融合伙伴和志愿者,多角度地展现了我国智力障碍人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状况。口述史表明,国家政策对于残疾人生活状态的整体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特奥运动有助于提高残疾人个体的能力。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9卷口述史当中,特奥运动卷、世界特奥会运动员卷、运动员领袖卷、家长领袖卷等4卷,主人公都是积极参与特奥活动的家庭。就业卷和安养卷虽然与特奥联系较弱,有些受访者可能从未涉足特奥活动,但是他们代表着智障群体的两个极端:前者基本融入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属于智障群体中发展最好的人士;后者独自在家,与社会隔绝,是融合程度最低的群体。因而,也将这两个群体纳入丛书,希望尽可能广幅地展现智障人士的整体面貌。体育教练和特教校长卷,收录的是参加特奥运动的普通专业人士。教练和校长长期与智障孩子们一起学习、活动,熟谙智障学生和特奥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他们将帮助读者从相对宏观的基层教育者、管理者角度,来审视特奥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和国家各项政策的变迁进步。志愿者卷收录的志愿者,既不是智障人士的家属,也不是残疾事业从业者,他们各有本职工作,满怀理想与爱心,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特奥活动,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文明进程。
每一个案的口述史由访谈和观察两部分组成,并附有照片。智障人士家庭口述史的访谈,包括对智障人士及其家长、老师、同事的访谈,观察为对智障人士一天活动的客观记录。残疾事业从业者的访谈,包括对从业者及其同事、学生的访谈,观察为对从业者某一时间段内活动的客观记录。口述史坚持多视角讲述,不同人对相同事件感受不一,真实反映了个体的自主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成长之难:一个少年的心灵史》
这本书以口述史采访的形式,细致挖掘主人公从出生到辍学、历经煎熬考上大学的个人成长历程。该书主体为采访者与主人公的对答,间及其父母,时时插入其父亲的日记,以展示其整个家庭的心路历程。每一节都附有采访人札记,以事件亲历者和旁观者角度出发,用充满同理心的人文关怀和通俗易懂的解析点评,讲述青少年从出生到最终走出低谷的不同心理面向,为代际沟通提供了非常好的镜鉴,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和谐的亲子关系。
该书按时间顺序分为五部分:奇幻的人之初、恐怖的幼儿园、懵懂的小学时光、 辗转的中学经历、辍学生考大学。本书主人公作为饱受宠爱的独生子,在幼儿园生活留下的是“恐怖”记忆。小学时因为上课习惯性走神而成绩时好时坏,与同龄人的差异却不很明显。在初中时大脑经常“断电”,厌学情绪严重,逆反心理渐增,用三年半时间才上到初三上学期,终出现身心故障,无法升入高中。休学期间,无明火起时掀桌子摔碗,发躁发狂时砸门砸墙,郁闷时作困兽之嚎,愤慨时差点要了妈妈的命。孩子的苦难即父母的灾难,父母苦痛可想而知,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小心守望呵护,直到孩子逐渐自愈,四年半后以初中辍学生身份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