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口述历史年度项目大展(2024)

发布者:李岩发布时间:2024-11-08浏览次数:2920


  


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将于202411月在京举办。作为本次活动重头戏之一的“中国口述历史年度项目大展”,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参展项目。

本年度,组委会特别邀请数十位中外口述历史行业杰出人物、团体组织及机构代表担任特约策展人,希望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共同勾勒出一幅更为全面、生动的中国口述历史年度画卷。





2024年度口述历史项目

(以首字母为序)


缝缝补补——女性的禁锢与解放

 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



缝纫是一种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行为,缝合创伤,延续生命,创造美感。缓缓流淌的时间长河中,女性在缝缝补补中定义了自我的社会形象,贤惠的,安静的,耐心的,富于牺牲精神的。

昏黄的油灯下,女性一针一线缝补着衣物,此情此景让人想起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女娲,只不过女娲缝补的是坍塌的苍天,而母亲缝补的则是破碎的生活。缝纫塑造了女性的崇高,同时也对女性形成了束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浪潮中,缝纫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妇女借助缝纫这一珍贵的手艺,在缝纫社、剪裁铺以及其他的组织中,找到工作机会,谋求经济独立。正是在这禁锢与解放的双重变奏中,缝纫显示出了多维的社会学意义。

七年来,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收集到来自3000多位普通人捐赠的20000多件旧物,这些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真实使用过的器物。同时物品当年的使用情况以及它所承载的记忆也被记录下来。本展览在旧物的信息梳理过程中生成,通过回忆日常生活的细节,触摸到了历史演进的脉搏。



高原生态守护者口述史·相伴高原精灵

 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自然影像团队

 西藏赛文影业有限公司



该口述史项目旨在探索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在青藏高原上海拔最高的保护区保护地,基层一线工作者的观察经验与发现。通过科学家、当地野保员及保护区保护地居住的老人等口述内容,记录他们对高原生态变化的观察与行动,展现守护者们的责任和担当。为研究气候变化影响和科普应用等工作提供一手资料,唤起大众对高原生态保护的关注,共同守护这片美丽而脆弱的土地,共同守护我们的共生家园。

目前采访40位人物,民族涉及汉藏蒙等多民族、不同身份人物,平均每位每次采访时长2小时,每位3次以上采访。



惠通桥之战

余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

本书以“微观战史”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地叙述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围绕惠通桥展开的攻守较量,细腻生动地再现了抗战史上一段命运转折之战。



基层流动女性口述史

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



话语是打工姐妹们的出口,也希望成为我们走进她们生活的入口。

2017年到现在,“木兰花开”根植于北京五环外城边村的打工者社区陆续访谈了60多位基层女性,从中挑选整理出来28个口述故事。从农村流动到城市打工的女性,从事着基层的服务性工作,她们在教育、打工、流动、婚育、家庭等人生课题中历经了精彩的生命故事。在她们的口述史中,时常有着激烈的谴责、深刻的反思甚至自嘲,有平日里不会与人聊起的话题,有对日复一日琐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记录计算机历史

 徐祖哲




2002年开始对计算机历史搜索和研究,呼吁建立计算机博物馆,坚持20年。受到计算机前辈们的鼓励、支持,通过多年耐心、周到的访谈,获得许多重要发现。回忆历史,不仅要记录计算机性能、个人和单位的成长、项目应用,还要研究发展过程,汇集计算机应用的曲折和激情扩展,能让当今人工智能和网络获得更加明晰的发展走向与成功经验。现在,6万平米的计算机博物馆正在浙江横店加紧建设,计算机历史研究和普及将会更加快速顺畅。



里斯本丸沉没

 方励



这是一部东方的《敦刻尔克》,是一部纪念中国渔民伟大壮举的纪录片电影。电影人方励和摄制组通过详尽的历史调查,极尽所能地寻访英、美、日、中核心当事人及后代,试图无限接近中国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底30米处的二战“死亡之船”——“里斯本丸”的沉船真相。



民间记忆计划

 草场地工作站



2005年,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在北京发起“村民影像计划”,让村民拿着摄像机纪录自己的生活,2010年演变为“民间记忆计划”,有学生/村民/舞者/导演等创作者们返回村庄采访村民。如今,“民间记忆计划”参与者们,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层,以线上形式聚合在一起,用创作来思考自我,用行动来书写记忆。



探访民族国家话语中的“生·命”:来自麻风修养员和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口述历史教育

 杭州师范大学山岛行团队



新中国成立后短短数十年间,曾经无以为家苦海求生的40余万麻风在麻风院村中“边隔离、边治疗、边生产”,已然病愈养老,重获尊严,“麻风”污名亦消解为“休养员”;浙湘是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地。王选和她的“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持续近30年向日本政府发起民间诉讼,是“病体”向日方追查细菌战罪行真相、追究日本政府罪责。麻风休养员和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生•命”故事充分证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平语)。



天才捕手计划

 北京天才捕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天才捕手计划”是一个专注于记录真实经历的创作机构,目前独家签约150名作者,已为读者记录1000+个真实故事,以专业团队挖掘和捕捉亲身经历。

“天才捕手计划”以图书出版、影视授权为主营业务,深度耕耘本土原创真实故事的生产与开发,自有一千万读者的自媒体矩阵。

“天才捕手计划”挖掘并出版了“口述真实故事文库”,内容包括《边水往事》、《白色记事簿》、《寻找百忧解》、《我的骨头会唠嗑》等。

2024年,由《边水往事》改编的同名剧集在优酷热播,成为当年豆瓣评分最高的悬疑剧。



怎样做口述史

 定宜庄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近年来,口述史已经成为我国人文与社会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新趋向,口述史的独特意义和重大价值已经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甚至有“口述史的时代已经到来”的说法。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定宜庄研究员,长期耕耘在清史和社会史研究领域,也是国内最早介绍并践行口述史方法的学者之一。最近,她将近三十年来在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加以全面总结,结集为《怎样做口述历史》一书。全书分为八讲,从什么是“口述历史”入手,到口述访谈前的策划准备、如何进入访谈现场、口述史料的整理鉴别、访谈伦理,尤其是作者阐述了如何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书中融入了许多作者做“北京口述历史”题目时的经典片段以及当时未能收录的老北京人口述遗稿。作者在书中还对自己从事口述史研究时的失败教训进行了认真坦率的梳理和反思,展现了当代中国史学家严谨治学的素养。





2024年度参展项目

(以首字母为序)


阿那亚·家史计划:溯·源——我和我家

 阿那亚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记忆、历史,是一条向前流淌的河流,在时间中塑造出每个人、每个家族独特的流径。

阿那亚于2016年,由李远江老师发起社区家史计划。溯回记忆之源,不忘昨日的来处,延续家史的传承;溯也是重塑的过程,在记忆中厘清自己生长的脉络,认清明日的去向。

自去年9月以来,阿那亚在社区家史计划原有基础上,发起家史影像计划,借真实影像及剧场创作打开记忆、寻找记忆。家史影像计划招募了10组阿那亚业主家庭,历经四季更迭,在吴文光导师及草场地工作站老师的协助下,围绕“溯源——我和我家”为主题,以影像为墨,行动为笔,共绘生命画卷,完成十部满载深情的家庭纪录片。



阿那亚·家史计划:成为妈妈

 阿那亚业主:褚民学



我把领结婚证的日子订在冬至那天。刚结婚不久,妈妈低垂着目光对我说:我走了你要好好照顾你爸。有了宝宝之后,偶尔拌嘴,奶奶语重心长对我说:女人就是要把家里照顾好,照顾好老公,照顾好孩子。现在妈妈、奶奶都不在了,她们说的话我始终搁置在一边,不去评判,就是放在那。宝宝一天天长大,看着她陶醉在自己的小幸福里,偶尔陷入同学、朋友的友谊关系中,也为课业迷茫挣扎过。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现在越来越多涌现一个问题,我到底是谁?



阿那亚·家史计划:归去来兮

阿那亚业主:付宜宾



本片记录了一位中年大叔疫情之后在知命之年的心灵困惑,以及寻找心灵安放之处的方式。通过多次回到故乡,寻访看望故乡的亲人和自然山水,了解自己的心灵来处,从而逐渐化为行动,为故乡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情,来达到自己的心灵安慰。归去来兮,既是归去,也是来兮。归去是寻找来处,来兮是理想中的未来下半生如何度过。作者在片中不断在故乡过去和现在北京的生活中穿梭,体现了某种矛盾和不甘,影片最后也达到了某种释然,希望实现陶渊明式的豁达、乐观。



阿那亚·家史计划:黑鸟

阿那亚业主:刘艳



本片以我亲历的三次死亡为主线,由远及近逐渐学习面对长辈、家人、好朋友的离世。每一次近距离地观察与凝视死亡,让我不舍、悲痛、焦虑、内疚……也让我更加珍惜,懂得取舍,关注成长,自我整合……潜入日常生活的水面之下,屏住呼吸,静静聆听死神到来的声音,这种提醒有时让人窒息,屏不住的时候再浮出日常生活的水面,大口大口努力地呼吸。也是从父亲过世开始,我实践了“以终为始”,提前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每年做新年计划,每周做周计划,试图增加一些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与时间在我的身体里较较力。既然不能增加长度,就拓展盲区与边界,不断自我整合,努力活出一颗玲珑纯真的赤子之心。20243月,阿那亚家史影影像计划第四次工作坊安排在时晴时雪的金山岭,山上的风物带给我们新的灵感与体悟。有次一个人孤独地在山里行走,前方没有路的时候,突然飞过来几只大大的黑鸟,那一刻,我与它们心意是相通的,有种说不出的联结感,我的纪录片名正式定为《黑鸟》。

 


阿那亚·家史计划:回到一九七七

 阿那亚业主:陈加义



一个农村娃参军入伍,离开老家来到北京,通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终于过上平稳自在的生活。一场变故让他停下脚步,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影片通过家谱和一张老照片,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深情地回顾了一九七七年一个农村家庭的情感生活。沉稳有爱的爷爷,裹着小脚的奶奶,订着娃娃亲的爸爸妈妈,共睡一张大床的兄弟姐妹,是那个年代留下的岁月痕迹。一个家庭同时具有如此多的特征,实不多见,一个人、一张照片、一个家庭,记录的既是家史也是国史。怀念过去的简单与纯朴,对比现今的繁华与炎凉,不禁让人思考,忙碌的我们到底所追求的是什么……

 


阿那亚·家史计划:活着是为了讲述

 阿那亚业主:王美玲



前一段时间读是枝裕和的书,书里有一段话很触动我:“所爱的人已经不在,伸手已无法触及。他们缺席了我的未来。然而,却永远在周围伴随。”也许天生喜欢思念的人就会容易成为创作者吧……我想我可能就是喜欢思念的人,也就容易成为文字作者和纪录片作者,感谢阿那亚,此次个人制作纪录片的尝试必将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个人体验之一。



阿那亚·家史计划:母亲陈桥

 阿那亚业主:王炜



我是阿那亚家史项目的成员。2019年,开始用非虚构写作的方式记录我的家族,迄今已完成的创作三篇。2023年参与阿那亚家史影像化创作。《母亲陈桥》是本人第一次以纪录片形式记录母亲作为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经历。

母亲现年94周岁,从少年起,追求光明,早在初中就投身革命,19岁参军,后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朝鲜停战后,母亲考入沈阳师范,从教毕生。她的学生对陈老师的记忆是她风趣、开朗、正直的性格和她讲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的神情。



阿那亚·家史计划:喃喃自愈

阿那亚业主:方楠



我的朋友南西说:“有些女性50岁左右,会面对非常严重的更年期综合症,但她们可以很酷很暖很科学去度过这段日子。”我的治疗医生陈蓉说:“更好更年期,每个女性都会拥有更美好的第二人生。”我的先生说:“别矫情,我们的中年危机和大家一样,要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没有办法,熬过去。”我只是想把这些命运中的事与愿违变得稍微可爱一点点。 



阿那亚·家史计划:戏如人生

 阿那亚业主:凯瑟琳



人有的时候,总是要经历过一些岁月,经历过自己的生命在慢慢地沉淀、凝结之后,才能迎来令人意想不到的生活或事业的转折点。我因出演了阿那亚业主大戏的话剧《小井胡同》的刘嫂,让我不得不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剧中胡同里发生的故事与我童年生活过的胡同有着惊人的相似。当我重新走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胡同里,感觉时空穿越到另一个生命,就像是刘嫂的灵魂附体,找到了与自己生命的连接点,找到与角色一同觉醒与成长的原素材,就是把我从小带大的姥姥。很幸福自己小的时候和姥姥生活在一起,住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拥有那么一段美好的生活回忆。艺术融于生活,戏剧的小井胡同故事早已落下帷幕,而戏外我的人生还在继续,应该还会有更多奇迹的发生。期待并勇敢地去迎接那个未知的自己。



阿那亚·家史计划:燕过留痕

阿那亚业主:王春燕



通过记录生活及工作中的日常,粗线条的展现了我的大半生。平凡的家庭,平淡的人生,但是学有所长,并能利用自己的医学专长治病救人,也算是为人类作出了一点点贡献吧。人生应该怎样过?每个人用行动写出的答案都各有不同,目标也不一定全能实现。我想成为神医,想成为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子,也曾努力过,但是理想的目标还是没能完美地实现。自觉天赋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享受人生的每一段光阴,于我而言更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的语文老师曾经说,泰山的挑工担着货物一门心思的爬山,所以能够很快到达山顶,学习也应该专心致志,才能取得好成绩!你们觉得呢?



阿那亚·家史计划:致子家书

阿那亚业主:朱小钧



本片献给6岁的儿子朱然。愿你保持清澈坚韧,在并不成功的人生里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度过未来很多个6年。

 


 “不惑”回眸——大连开发区开发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口述史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




 本项目立足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十年的开发开放历程。依托于大连市金普新区党工委党史研究室,通过采访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十年开发开放的亲历者,回眸往昔,展望未来,以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资料,同时为推进“四史”研究和教育贡献力量。



白银工农渠建设纪实

 董龙强 口述历史爱好者



1969年,一项水利工程在白银区开工建设。50多年来,承担了农田灌溉及大环境绿化供水,在服务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名字叫“工农渠”。这个名字不但是一种不朽的精神和文化的展现,更被一代代工农渠人视为精神的图腾。“自力更生万难闲,手牵黄河上高山”体现了当时人们不怕困难的工农渠精神。

如今,工农渠在持续不断的新项目加持下,不断提升改造,灌溉的面积早已超过当年的工程设计,发挥的作用也早已超越了当年的设计。工农渠为白银区引来了生命之水、幸福之水。

工农渠的使命远没有结束,工农渠的故事还在继续……

项目进展:已完成纪录片的采集片段录音录像。

项目目标:成为一个独立的阐述《工农渠》精神的口述历史纪录片。



百年美院·口述历史

 中央美术学院融媒体中心



“百年美院·口述历史”影像项目自2013年启动至今已持续11年,依据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多年发展脉络,有计划拍摄收集作为历史发展见证者的艺术名家大师的口述影像文献。项目定位于“百年美院”,基于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选择访谈对象,注重每个历史时期访谈对象的代表性,将其置入现代中国发展历程,通过他们的讲述补正“正史”。项目本着“抢救性”原则,从百岁“00后”到“90后”“80后”,目前已收集存储80多位老先生150TB影像文献资料,仍在持续拍摄中。项目已完成文字梳理出版《百年美院·口述历史》(第一辑),完成《百年美院·口述历史》纪录片一、二集,宣传片两部《走向百年》《百年美院·百年美育》。



北京回民牛街寻踪

 涂晓华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牛街,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西南隅,呈南北走向,北起广安门大街,南至南横西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老街道。我们与在牛街清真寺工作了30余年的阿訇们进行了交流,他们不仅是宗教领袖,也是回民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走访了牛街周围的回民同胞,深刻感受到了回民群体对于信仰的深厚虔诚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无限热爱,在面对信仰与生活习惯的多样性时,他们所展现的适应力与融合智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维护文化特色的决心。项目旨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蓓蕾花开·我在社区(第一季)系列微纪录片

 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

 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

 溜火集工作室

 大城小村工作室



蓓蕾社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曾经的老旧小区,目前是成都最美最具活力的社区之一。赵雷在歌曲《成都》中唱到,“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小酒馆和众多新潮文化场景所在的玉林西路就地处蓓蕾社区。《蓓蕾花开•我在社区》是一项长期的社区纪实影像项目,计划扎根在成都的蓓蕾社区,用影像人类学的方式进行在地观察,用百集扎实的普通人物故事,建构起蓓蕾社区的价值观。



草场地工作站:白家山正祥

 作者:刘晓倩



20211月份,我回到村子开始拍摄,听人们说村里一个叫正祥的老人在2020年最后一天去世了,有的说是冻死的,有的说是因为被火烧引起的,也有的人不知道。于是,正祥成了我对村子认识的一个打开。这个我几乎陌生的人,通过村子里人的讲述我才开始了解正祥,了解现在的人。除了对正祥的了解之外,村子里的日常活动,也是我回村拍摄的一部分。



草场地工作站:地洞

 作者:胡三寿



在老家,每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都会为自己建一座坟墓。

2020年,在病毒肆虐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给我外公外婆建造了他们期盼多年的坟墓。

我是坟墓的设计者、建造者、拍摄者,我面对着它,仿佛面对着故乡的精神世界,它像地洞,建造与挖掘在永无休止地上演……



草场地工作站:孤島紀事2022

 作者:郭旭宏



2022年,在香港工作生活的我,开始每日书写自己所遭遇的一切。2021年,在每周「草场地」在线观影讨论的影响下,我终于从衣柜里掏出发了霉的摄影机,开始去拍摄自己周遭的一切。文字书写与影像纪录,共同构成了我这一年真实可感的生活备忘录。



草场地工作站:焦邢庄之论一

 作者:高昂



《焦邢庄之论一》呈现了疫情期间,离散在外的“我”,寻找“我是谁”的故事。也反映了当代社会下身份认同危机的普遍现象。这部电影是对“老家”的影像,以及对拍摄“老家”影像时具身体验的现在时地阅读,通过在当下心境和对过往画面阅读的镜头穿梭中实现自我审视和自我审判。试图通过审视,对自我以及“我”所生活的世界达到进一步的理解。这部影片是自我寻找之路的开端,故名——“焦邢庄之论:第一章”。



草场地工作站:康溪坪记事2021

 作者:危友华



《康溪坪记事2021》是一部由我的家乡康溪坪村民的日常构成,因我的回村铺展出来的,关于村子的打开、我和村子关系打开的片子。

全片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冬雪。是我进入村子,和村民关系的展现;第二章:老家。我在村子的位置,危家院子、父母、大伯……和我有关的内容的展现,以及我和村民的接触;第三章:收割。主要是贫困户杨青梅一家的故事;第四章:回忆母亲及祭奠。我在村子的日常(加了回忆、祭奠母亲),延展到村民的日常。



草场地工作站:两地书

 作者:戴旭



我妈每天拿着手机刷新闻赚金币,一天下来赚的金币可以提现几分钱。手机用多了,她开始手腕痛。我和她做了个交易,叫她拍视频给我,一条视频我给她1块钱,从630号开始,她每周都会发视频给我,直到今天她发了165条视频,和我拍摄的素材剪辑在一起,构成了两地书。



草场地工作站:洛洛的青春

 作者:洛洛



《洛洛的青春》以作者洛洛70年代末80年代初所写日记、照片及30多年后的现在日常生活构成,一部讲述洛洛从40多年前延续至今的青春故事。



草场地工作站:牧畜岭:叫魂

 作者:张盾



随着老屋的慢慢消失,我尝试在废墟中寻找一位被遗忘的家族逝者的记忆。



草场地工作站:全家福1990-1999

 作者:刘通



影片通过一张张全家福照片揭开刘家的过去与现在,用照片切开刘家的纵向空间,像剥洋葱一样,利用三段式的代入,展示出刘家的日常琐碎,整个影片像是一本厚厚的书,一页一页的被翻阅,一张张被记住。

刘家“全家福”揭开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历史及时代背景下农村照相馆里的“一道风景”。跟随着我的长篇写作,横向的标注着年轮。全家福是这本书的扉页,我试图从若干照片里劈开一道小径,逆流而上去一一验证我的家庭,验证家里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内。

《全家福1991-1999》仅仅是创作的一个开始,刚看到一本书的第一章。



草场地工作站:我的村子2022

 作者:邵玉珍



我拍我的村子已经到了第18个年头,我在逐年记录着,我的村民在我镜头前的表现,他/她们愿意在我的镜头前展现自己,我也有意识的留下他/她们的影像,哪怕几秒钟。我的影片是碎片构成的,这里边的人物都是我的村民,我的家人,我在他/她们身上看到的是坚韧、自强、真诚、开朗、勇于担当、坦然面对。我与他/她们朝夕相处,我与他/她们感同身受,在她们身上照出了我的影子,我时不时在想:面对她们,如果是我,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敢想象!记录她们的瞬间,是我的责任,只要我能做。



草场地工作站:寻求之路

 作者:郑鹤松



首先,这是一个“私影像”,我将镜头对准我失去多年未联系的母亲。在离异之后,我们中间有十几年没有任何的联系,当我们有一个机会重新恢复关系时,我已经有了很强烈的陌生感和抗拒。我试着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了解一个本不亲密的但有着血缘的关系,试着去了解她的方式,她的经历,她的选择以及她的信仰。另外本片所有拍摄均为真实生活场景即时发生拍摄而成,由于我们分地两居,所以差不多四五年断断续续的才完成。但是这种真实世界的情感和发生事件,带来的真实的生活语汇,纪录片的方式或许能更好地以我的方式去读懂母亲的苦难与选择,也试着与童年那个自己和解的最好方式吧。



草场地工作站:瘾

 作者:王凯



该片为作者“家庭纪录计划”的首部影片。作者试图通过拍摄,以此激发与母亲之间更多的生活沟通,和母亲建立起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话方式,包括对过往与当下的回顾、分析及重新认识……的确,与母亲寻找一种生活中共同可感的现实,是出于在语言和观念的代沟下,对现实的“共情”所面对的种种窘迫。但是,对于“拍摄”来说,困境,往往还会带来方向不明的快乐,现实的意义,则变得多重、狡猾。或许越是在现实的深处,我们需要的体验越不是“共情”?



草场地工作站:自画像——47公里2020

 作者:章梦奇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同时感受到恐慌、孤独、禁闭……在47公里村子,人们凭借着他们古老的预言与生存经验,延续着另一种存在。



川大体育口述史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蜀述体育文化工作坊



本项目围绕四川大学体育学院的发展历程,通过访谈多位老前辈,记录了他们在体育事业中的奉献与奋斗。已采集对象包括默默无闻的沈际洪教授、鞠躬尽瘁的阮明华教授、辛勤耕耘的曾大中教授和无私奉献的向丹雄教授等前辈。这些口述史的保存,为四川大学乃至全国的体育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个人的奋斗历程,也展现了川大体育在时代变迁中的波澜壮阔与不懈追求,激励着后人继续为体育口述史事业贡献力量。



川派非遗传承人口述史

 四川省盆景协会



项目依托于四川省社科规划2021年度项目(已结题)。本项目是国内首次对国家级非遗——川派盆景技艺进行口述的项目,书的编纂完全按照口述史公认的访谈逻辑进行,梳理并访问了目前四川地区进行活态传承川派盆景技艺的对象16人,通过他们的口述,展示了川派盆景手艺人个体对川派盆景这门技艺构建的知识体系,揭示他们如何通过作坊式的师徒传授掌握并发展这门技艺,还关注了在过去近七十年中不同的个体应对行业和社会变动所做出的抉择。



从“输血”到“造血”——“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的帮扶故事

 广州大学“万企兴万村口述故事”社会实践团队



我们致力于聆听并记录“万企兴万村”行动中企业帮扶人员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与经验,目前已形成20余篇口述故事稿,获得学习强国、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10余家媒体报道,“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等多项荣誉。接下来,实践团队将进一步以口述故事的形式记录不同帮扶类型与帮扶领域中“万企兴万村”的故事和足迹,凝练帮扶路径与帮扶模式,传播帮扶声音与帮扶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重访台头:一个中国村庄的口述史

 尹政梁 青岛黄海学院影视学院副教授、播音与主持系主任

 宋艳丽 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1945年,留美学者杨懋春先生根据自己的回忆,将他的家乡——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的台头村,撰写成了一本人类学名著《山东台头:一个中国村庄》。八十年后的今天,台头村如同一个缩影,见证了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过去,也目睹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台头村百余年的历史中,杨先生笔下的那个传统村落和如今的台头社区交相辉映,现实和历史相互交织。台头人和当下的每一个个体一样,不断地经历着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碰撞与交融。在这样一个大时代里,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故事无不映照着我们的现实。



大爱无痕——为女性尊严抗争的民国女性校园生涯

 范琅 退休教师、前东南大学教授



以孙其节的日记为素材的女性教育史。讲述1910-1954年一位女性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成长历程,呈现出一幅社会变迁与个人奋斗交相辉映的画卷。为了争取女性的独立、自由、民主,为了抵制封建专制家庭的束缚,她断绝了父亲的经济支持,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勤工俭学,以女性的尊严、女性的自信,鞭策自己,努力刻苦地学习与工作。她对人间充满着爱,因抗战羁旅在贫困的山区,便为山村的孩子免费开办抗日识字课堂。她大爱无痕的行为,强国必先强教的理念,与当代教育思想相融合。



大河心声:豫东黄泛区社会变迁影像志

 吴效群



项目由本人自费组织团队历时7年完成,只愿“为无辜死难的同胞合上眼睛,为民族这段惨痛的历史画上句号”。通过对150位亲历者的生活史访谈,反映了1938-1947年黄河花园口决口对豫东地区的影响:水淹、饥饿、战争、匪患、蝗旱灾害,揭示了共产党取得胜利和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历史命运。以及解放后黄泛区人民重建家园,黄泛区焕发生机和活力的艰苦历程。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在我们民族身上发生。

访谈文字、照片、影像已基本整理完毕,即将交付出版。由访谈素料制作的六集纪录片已粗剪完成。预计将在国家级媒体平台播映。



戴铁郎——不老的动画梦

 杨晨曦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博士、副教授

 张一品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浙江工业大学教师

 陈晓萌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教师

 陆江云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硕士



本书以口述史为基础,结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档案,从戴铁郎幼年随父参加革命开始,记述其青年时学动画,进入美影厂做动画,退休后助力中国动画产业转型,2000年后来到中国美院教动画,与动画相处的一生。

团队历时4年,通过25次戴铁郎本人及24位相关人员的采访,集结成34万字采访录。成书15万字,收录其手稿、原画、照片等800余幅。这不仅是对戴铁郎个人的一次总结,也是对中国动画史史料的一次重要补充。



当涂老照片馆

 龚正理 当涂老照片馆馆长



当涂老照片馆是由当涂县姑溪初中退休教师龚正理所创办。老照片馆使用面积近400平方米,从19世纪拍摄的当涂最早的照片,到古城保护与改造之前摄影家们抢拍留下的珍贵影像,真实再现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阶段当涂的生活状况,最真实地展现当涂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但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带来的一个遗憾,很多老城记忆的符号在慢慢消失。建设老照片馆的宗旨便在于让当涂人找到回忆,传承历史。



当我们年轻时——三线建设洪江918厂职工及二代亲属口述史

 刘穗盈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本科生



以奶奶故地重游,探访旧友为主线,对湖南洪江“九一八厂”来自天津、湖南等地的七位一线工人以及七位子弟进行口述历史采访,并回到厂旧址进行街头采访和实地拍摄。钩沉起一段无限热诚的青春往事,也构成“三线建设”的时代印记。曾经激昂建设生产的工厂如今已成为废墟,无尽的回忆却使它永远矗立。

项目背景: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国故事采集》课程要求学生以口述历史为方式进行生活观察,累积非虚构创作素材。我成长于三线建设亲历者家庭,以此为契机,更近地接触了这段历史中不同视角的书写,挖掘了人物故事。

项目进展: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现有素材的拍摄与整理,制作了15分钟的纪录短片,在《中国故事采集》课程结课汇报展映中荣获一等奖。

项目目标:拟在继续采访,剪辑,制作长纪录片。



刀与木——版画巨匠周东申口述自传

 王敬东 媒体高级编辑

 扈长举 高校教授



《刀与木》是版画巨匠周东申的口述自传。周东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是浙江美术学院),致力于木面木刻版画60余年,87岁高龄仍在坚持创作,创作版画200多幅,形成独特的“周氏版风”,荣获鲁迅版画奖,得取世界性成就,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各国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代表作品有《绿色保姆》、《白娘子》、《智慧》等。本书通过对谈,结合时代背景,详实记录了周东申先生的创作及人生历程,真实还原了中国现代木刻版画发展史。



东明社区志

 东明路街道社区规划师工作室



东明社区志是介绍东明人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史的在地刊物。由人物志、言物志、风物志三部分组成,来记录东明的日常,展现了普通人追求梦想、安顿家园的故事。一年一期,第一期已经内部发行。

通过东明居民自己组队采访、排版、编辑、摄影,自己编辑一本独属于东明人的刊物,培育在地精神文化,激发居民凝聚力和活力。



20位普通人的创业史《就这样成了老板——关于创业的真相与启示》

 达另(笔名) 非虚构题材作家



作者历时3年,聚焦这个时代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完成近百篇普通人的创业史记,用“过来人”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创业经过、商业洞察和人生感悟。作者选取了其中的20篇,进行分类、归纳,构成一部接地气的创业启示录,于20247月结集出版。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而创业者群体的人生浓度、密度、厚度、高度尤为出众,就像一颗颗钻石,无坚不摧,熠熠生辉,因此,也尤为值得被看见和书写。



返乡新农人

 耿海洋 导演



栀子和曲斌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之前在上海工作,后来因为孩子上学、老人需要照顾,故从上海回到福建永春,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回到老家,做了各种创业尝试,最后选择在线上销售家乡的茶叶,同时宣传家乡的文化,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新农人。

导演通过在乡村走访,寻找返乡创业青年,试图从他们身上去找寻他们离开城市回到乡村的答案。后来遇到了这对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同时他们回到乡村做电商,也不羡慕过去大城市的生活,享受县城的一日三餐,我觉得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亲历者口述史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亲历者口述史》是中国文联确立的国家级文化项目。丛书旨在对我国非遗保护领域的重要学者及亲历者进行细致全面的口述史研究,鲜活而生动地呈现非遗保护中国实践的动态过程,总结非遗保护和研究的方法、经验。以乌丙安、刘魁立、刘锡诚三位第一批参与我国非遗工作的著名学者为研究对象,既是对前辈学人学术精神的继承,也是对非遗保护中国道路理论积累的展示,更将对非遗学学科建设产生深远的好处。丛书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对学者的口述史视角填补了非遗和口述史书籍的空白。



疯长

 耿海洋 导演



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各地商品房数量产能过剩,在短时间内导致大量住房闲置,甚至是烂尾。本片作者走访国内4个城市,包括东部、中部、西南、西北地区,真实记录大量房子在市场的催化之下一夜之间疯长的奇观。

我与图片摄影师W先生,策划用“鬼”走进鬼城,以所谓行为艺术的形式,来反映或者讽刺这个怪象,影片中尽量减少语言和音乐的使用,尽可能用最简洁的拍摄手法真实客观记录当下现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口述史实践教学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2021年起,我院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口述史实践教学”必修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口述史访谈的方法,亲身实践、亲耳聆听,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全国首创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模式。目前课程已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初具影响力,得到同行和省级、全国学术团体的认可,在校地建设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给我爱的父亲

 与光同行团队



赵永辉、陈光红、潘跃箭和刘红卿是四名心理咨询师,他们的父亲都已去世,他们回忆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时光,有美好的记忆,有深深的遗憾,有痛苦的思念,也有饱满的深爱……这些时光成为他们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礼物之一,塑造了他们真实自我,照亮黑暗的岁月,并给他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2023年五分钟纪录片的基础上,他们这次口述父亲的一生,形成文字,也有两部关于父亲的话剧作品完成剧本和排练,另有与父亲相关物品可展览。



共绘新蓝图银发谱新篇——南通大学离退休教职员工口述校史

 南通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南通大学自建校以来已走过112年的光辉历程。为纪念通大建校112周年、合并组建20周年,丰富发展“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莫文隋”“张联”等文化高峰的时代内涵,本项目抢救性开展通大离退休老领导、老教授、老员工口述校史收集与整理工作,记录他们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心路历程,彰显新时代通大气质。项目组先后共访谈11位通大离退休教职员工,最终成果包括一份15万字左右的口述校史作品合集、原始资料与系列影像作品。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经验——基于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口述史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学2201班“呼和浩特昭君文化寻访队”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与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所在地,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传承与创新本地区昭君文化的实践过程中,重塑昭君文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本次实践通过口述历史访谈的方式,对从事昭君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的相关人员开展了实地访谈,旨在探讨昭君文化当前的传承创新方式及其具体效果,总结相关实践经验,为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借助传统文化符号与文化精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有机借鉴。



滚烫年华

 财新创意(深圳)有限公司



该片是一部反映深圳普通职工奋斗发展的纪录电影,影片从个体视角切入,讲述从过去到当下,普通人的命运是如何与深圳这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并透过这些人与事,展现特定的时代记忆、行业生态、精神风貌,以点带面、见微知著地回答深圳为什么是深圳。

《滚烫年华》由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总工会发起,深圳市现代轻音乐团出品,财新创意承制。深圳总工会将树立《工夫》系列纪录片品牌,继续以“工夫”为名,讲述新时代故事。《滚烫年华》是此纪录片品牌的开端,“工夫”系列纪录片工程将推出“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纪录电影拍摄计划,逐步建立起记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影像档案库。

《滚烫年华》已入选广东省电影局主办的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曾获得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金红棉竞赛单元复评入围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入围奖,并受邀参加2024年第十届金红棉影展。



国礼背后的中国技艺

 董彬 主编

 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 摄影



国礼作为国家的象征,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本书是第一部以国礼为题材的出版物,讲述了国礼背后的中国故事。本书以口述的方式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国礼背后的中国工匠的故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传统技艺的复兴与发展。书中收录了大量国礼制作场景图及设计师手稿,通过深入剖析国礼的制作工艺和设计思路,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



海南岛疍家人口述史(第一辑):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三亚市榆港社区陈联志老书记口述史

 区缵 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教授



“海南岛疍家人口述史”系列由区缵主持开展,持续十余年。疍家人是南中国海区域最具代表性的海洋族群。从以船为家到海陆两栖,疍家人的上岸历程反映出三亚作为岛屿城市的现代化变迁之路。1970年代,陈联志组织榆港大队社员炸山取石、挖土填海,将三亚港南边海荒无人烟的滩涂建设成疍家人上岸后的新家园,被当时的领导提议命名为“榆港新渔村”。从2015年至今,陈联志老书记接受了三十多次的深度访谈与影像拍摄,全面记录了他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历史过程,从疍家人的视角观察三亚如何从小渔村发展成国际旅游城市。



汉韵留声

 中南民族大学



汉剧,作为中国戏曲宝库中的瑰宝,武汉汉剧院是汉剧传承与发展的重地所在,本项目通过对武汉汉剧院副院长王荔,武汉市非遗汉剧传承人李青,汉剧院二团副团长黄志勇等包括导演、编剧、编曲、青年演员在内的10位老师和退休汉剧演员贾振南老师及民间剧团团长的口述访谈,走进汉剧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本项目已经完成对汉剧相关从业者的访谈部分,剪辑基本完成,计划于十一月前推出成片。



杭州半山电厂口述历史

 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党建部



该项目聚焦1950年代半山电厂建设至今,伴随浙江能源发展的脚步不断改革奋进的历程,通过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老中青三代人的采访,反映如今浙江作为国家能源战略重要践行示范区的显著特征。



好好活着

 耿海洋 导演



本片选取了云南边境高山上的5个家庭进行走访拍摄,他们有的是留守老人,有的是跨国婚姻,还有因病致困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他们身处困境。一位公益人偶然间的到来,不但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他们为了孩子、为了未来,依然热爱生活,依然努力地活下去。

我在调研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偶然间去到了云南边境的一个高山上的村庄,这里交通闭塞、条件艰苦,与一位公益人走访了多个家庭,看到了他们各自的问题和生存境况,于是我拿起手机开始拍摄……



郝姐:上京赶集

 黄成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研究生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乡村女企业家郝姐,作为“数字难民”的典型代表,受邀前往四川大学进行学习期间,因生活习惯差异,吃不惯城市的菜且不熟悉点外卖,她饿了一周,最终导致糖尿病急症——酮体酸中毒。此次生病让她在家休养半年,事业也因此滑坡。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放弃她,一次“北京年货大集”的参展机会悄然降临,郝姐决定抓住契机,和女儿一同记录下这段可能改变她命运的经历。

通过真实记录郝姐“上京赶集”的经历,展现出乡村女性企业家对于乡村振兴的新思考和新改变,从而对乡村企业家发展环境和支持体系的思考,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关注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培训机会和资源对接。



很高兴“愈”见你

 王思远 “很高兴愈见你”公益项目团队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茁壮成长事关万千家庭与祖国未来,培育儿童健康意识,享有健康童年,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基础上,凝聚多元艺术资源,锚定“在地化实践艺术疗愈”核心议题,持续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孩子们进行公益服务和纪录访谈。在过程中收集服务对象的心声与作品,融合在地元素,通过策展支持和空间营造,呈现出“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多元表达。



湖北省三线建设口述历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建成遗产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建成遗产研究中心研究三线建设的建筑史及建成遗产保护与活化近十年,对三线建设规划与建筑相关亲历者开展抢救性采访,积累了丰富的三线建设口述史资料。团队已对赤壁市蒲圻纺织厂、十堰市第二汽车厂、宜昌市八二七厂、襄阳市卫东机械厂等几十家三线企业员工开展口述访谈并完成工业遗产调查,建构了以价值为中心的多层级遗产保护体系,活化集体记忆,促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申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与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湖南省石门县基层文化工作者陈崇岳先生口述史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



本项目运用现代口述史访谈的手段,对曾领导荆河剧团的陈崇岳老先生进行访谈,真实生动再现过去这些年乡村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乡村建设的作用与意义,保存珍贵的史料,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机制。



华北太行山区食管癌防治的历史经验——基于医生和患者疾病记忆的探讨

 信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食光长河”队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是世界上食管癌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全球超过一半的食管癌患者在中国,而中国食管癌高发区又以华北太行山区、陕鄂秦岭地区、鄂豫皖大别山地区、闽粤赣交界地区及广东潮州为最。目前,医学界对食管癌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学、诊断和治疗方法已有深入认识并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学术界从环境与疾病的视角看待食管癌以及对食管癌高发区的防治进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华北太行山区医生和食管癌患者的疾病记忆为基础,从历史记忆的角度,探讨太行山区食管癌高发的原因,挖掘更多食管癌防治细节,完善食管癌防治体系,并重构防治进程。该项目于20248月开展,目前我们采访到河南省省安阳市林州市合涧镇乡村医生和食管癌患者,未来我们将扩大采访地理区域,聆听医生和癌症群体的心声,记录癌症患者的故事。从食管癌医疗口述史入手,探索出属于中国的特色的肿瘤防治模式,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提供不竭的动力。



回眸《熊猫的故事》公映四十周年特辑

 北京童话往事工作室



出品于1981年的《熊猫的故事》是中日合作的首部动画电影,这部作品不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动画艺术风格的探索上也具有独特价值。为纪念该片公映40周年(日本公映为1981年,中国公映为1984年),作者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献,深入采访了多位影片幕后知情人,最终编著成了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回眸〈熊猫的故事〉公映四十周年特辑》一书,并通过众筹进行宣发,获得了动画学术界和动画爱好者群体的热烈关注与好评。



回溯与再现——贵州遵义三线建设记忆与口述史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回溯与再现”项目团队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且极为重要的工业大转移。作为三线建设主体,三线建设工人对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大众对这段历史却知之甚少。在三线建设提出并开展六十年之际,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在全社会广泛进行四史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希望借助口述史的研究方式,以贵州省范围内的三线建设工程的亲历者及后代作为调查对象,讲述大时代下个体生命历程。同时,借助数字入库等数字媒介技术搭建三线建设博物馆线上传播平台,打破各地博物馆间信息壁垒,切实将研究成果传播给更多的受众,以此弘扬三线精神,筑牢精神谱系。



霍庄村社火道具制作口述史

 王怡涵 信阳师范大学2022级历史学本科生



霍庄村位于河南省省许昌市,有着140多年的社火道具制作历史,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发展,霍庄村搭上了电商“快车”,社火道具制作焕发出新的生机。该项目旨在深入挖掘和记录霍庄村道具制作的历史、技艺、和传承脉络,通过采访霍庄村老手艺人以及年轻一代传承者,全面了解道具制作工艺、表演形式以及文化内涵,深入探讨社火道具制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访谈与后期文稿整理仍在进行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口述岭南民艺平台

 华南农业大学岭南民艺平台



岭南民艺平台起步于2016年,以大学生为主体,以保护与传承岭南园林遗产为使命,为岭南营造技艺与园林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023年平台开展“火星”回访计划--“口述岭南民艺平台”,对二十余位往届成员围绕“我与岭南民艺平台的故事”进行口述访谈,整理汇编成《民忆--口述岭南民艺平台》一书,从往届成员的视角回顾岭南民艺平台八年来的发展与成长,反思与建议,共同助力岭南民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比春天更远

 东莞理工学院



项目介绍:通过口述、对话、影像跟摄等方式纪录广州市老年开放大学学员的学习和生活,展现银龄人群的多样化生命态度和生活模式,探求社会如何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好的保障及支持。

项目背景:2023年以来,吃老年饭堂、读老年大学、参加老年人旅行团等“蹭老式”消费,成为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热衷的话题。由此延伸,老年群体面临的生命观塑造、社会融入、代际沟通、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成为项目内容重点。

项目进展:已采访人物12位,其中重点人物2位。

项目目标:对初老人群(45-59岁)、中老人群(60-74岁)、晚老人群(75岁及以上)的生活形态和精神需求进行分类纪录。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院史馆口述历史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温度视频



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也迎来了86载华诞,并开始筹建院史馆。

1936年到2022年,86载风雨兼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军旅底蕴、白求恩血脉,一路走来,吉大二院无数种色彩晕染出“祖国至上、生命至上”的感人画卷,温暖着每一位二院人的心田。

2022年年底,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院史馆口述历史项目开始启动,截止到2024年,两年的时间项目组奔赴上海、南京、杭州、长春等地共采访了二院历史的亲历者30余位,其中有数位90岁以上高龄退休专家,收集到了大量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口述历史素材,目前项目正在后期制作收尾阶段。



冀州——开物录

 龚为 九三学社社员



龚为在河北美术学院任教期间,带领十几名学生利用半个月时间奔赴冀州各地拍摄,全程为手机拍摄,视频拍摄资料共有三千多分钟,图片有两千余幅,记录了冀州各地即将消失的老行当。



家庭影像FamilyLens:家庭影像里的口述历史

 家庭影像FamilyLens



家庭影像实验室,由家庭影像FamilyLens发起,鼓励人人可以拿起摄影机,去记录自己的家庭故事。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成为一种和家人建立关系的媒介,去对话、陪伴及产生新的认知。通过家庭视角去探索和连接历史,观察和记录社会,在个人的生命经验中去思考当下的生活。家庭影像实验室目前已有八十余部纪录短片开启或完成。



家庭影像FamilyLens0750

 家庭影像FamilyLens



今年十一假期,我回到爸爸出生的地方,广东省台山市梅家大院广恒昌号。我每天跟随爸爸在大院里闲逛,遇到了许多他儿时的玩伴,在散漫的攀谈中,竟拉出了一部深藏在梅家大院里的百年移民史。在此背景下,我开始探寻我们家族的历史,关于那个从小就听长辈聊起的爷爷身世之谜,也逐渐浮出水面……



家庭影像FamilyLensClara美佐子的一生

 家庭影像FamilyLens



20世纪初开始就有日本人为了寻找更辽阔的农地,而不远万里移民到巴西。今年80岁的Clara美佐子的祖父母及父母也是在当时的移民潮中,从日本乘船来到了这里。本片里,出生长大于巴西的Clara美佐子,讲述她作为第二代日裔移民的成长历程,小时候与父母兄弟之间的往事,与同样是二代日裔移民的丈夫的奋斗历史。



家庭影像FamilyLens:杜瑞兰

 家庭影像FamilyLens



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大车行乡南庄村的杜瑞兰。姥姥问我总是采访她干嘛,这还不简单,因为喜欢你啊!



家庭影像FamilyLens:功臣与淑英

 家庭影像FamilyLens



中国有1.3亿多“空巢”老人。受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变化的影响,农村地区的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随着这些老人的离去,村庄正慢慢变成空心化社区。83岁的窦功臣和常淑英分别患有哮喘和耳聋,靠每月200元的微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维持生计,而他们的子女则在遥远的地方工作。目睹同龄人的相继离世和村庄的逐渐荒芜,功臣和淑英在无助中直面不可避免的命运。本片旨在描绘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普遍生活状况,以窦功臣和常淑英的日常生存为切入点。



家庭影像FamilyLens:敏子

 家庭影像FamilyLens



外婆今年已經83歲了,我突然想紀錄外婆過去的記憶,成一本書,開始了到外婆家好幾次的拜訪……



家庭影像FamilyLens:时间在我这儿了TIME IS ON MY SIDE——红房子圆梦

 家庭影像FamilyLens



以奶奶的个体视角讲述从介休迁居至太原,如何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福利住房制度下发挥有限的主观能动性,圆梦红砖红瓦“红房子”的过程。供销社、丁香花、铁路宿舍的日式平房……亲密的女性立场下,从嗅觉、视觉、口述、另类档案等方面,捕捉并记述一段普通人亲历的建筑历史。



韩国电影100

 范小青



《韩国电影100年》是国内第一部韩国电影史专著,20243月由上海三联书店推出,全书共计34万字。本书用中国特色的电影历史方法论对韩国电影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研究,弥补了国内在国别区域研究上的一个学术空白,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在202466日特意为本书召开了一次专家研讨会,与会资深学者和专家们都对该书的学术价值给予了一致认可。会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文艺报、北青报、解放日报、南风窗、中国电影报、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都相继给予了报道和书评。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曾在611日评价“本书一手资料甚丰,并因巧用时间和空间概念建构起韩国电影的百年历史,既有学术价值又不乏可读性,深受普通读者和专家学者的共同认可。”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

 龚为 九三学社社员



龚为15年时间所创作的主题“中国老行当”文化研究保护与发展,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从影像人类学的角度,记录了中国前工业时代的各行各业的影像,形成数十万字田野调查报告。《江苏老行当百业文献》捐赠国家档案馆并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档案馆共同举办《龚为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摄影文献展》,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专著《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荣获2021年中国出版政府奖、2019年度世界最美图书奖、2018年度中国最美图书奖,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称号,2009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江苏省优秀版权一等奖,20192月赴德国魏玛市参加包豪斯100周年现设计国际研讨会,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十分》栏目专题报道。导演纪录片《水乡龙事》、《老鸦堂故事》荣获中国广播电视社教奖一等奖,导演纪录片《郭正湖人家》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一等奖。



江西新城陈氏:书法的家风传承和师友的尺牍往来

 涂晓华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江西“新城陈氏”(江西新城县,现黎川县)是清朝著名的文化世家,延绵三百多年至今,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不仅留下了珍贵的墨宝,更是给后世留下了弦歌不辍的家风文化。项目展示了清代陈用光、陈希祖、陈孚恩等人的书法作品,促成了陈允明先生和林坚先生的世纪对话。我们从陈氏家族书法中窥得其家风教育的一角,复现了清代文人书信相交的生活图景。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家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文人内心情感与文化认同的深刻表达。正因耕读俭让的家风,陈氏家族爱国爱家的精神得以延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印记,代际相传,熠熠生辉。



匠心独据——黄河工匠技艺的守护人

 山东建筑大学“匠心独据”团队



由于黄河河流改道和城镇化进程,匠技后继无人、匠忆日渐消逝在历史长河里。工匠文化遗产抢救刻不容缓。我们联合黄河流域其他院校,共同挖掘黄河工匠口述访谈与记录。项目着力于开展黄河沿岸工匠“技忆”遗产抢救活动,运用“口述访谈——记忆库建设——平台传播”的创新模式,不断扩大抢救地域范围,与沿岸高校、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合作,打造黄河工匠文化信息交互平台,打破区域信息壁垒,拯救黄河工匠“技”“忆”遗产。



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史

 韦晓东 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南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



自黄帝、岐伯著《黄帝内经》起,蕴藏着丰富科学内涵、拥有独特医药学体系的中医药,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一份宝贵贡献。

从汉代葛玄到三国吕博、东晋葛洪,从南北朝陶弘景、南朝徐之才到五代诸葛颖、吴延绍,从宋代陈自明到元代戴启宗,起始于明朝、奠定于清末民初的金陵医派,传承有序,蔚然成风。

无论是“济世名医”随中卿、朱子卿、武俊卿、王筱石,还是“当代医宗”张简斋、“国医泰斗”张栋梁、“名门之后”随翰英、“医理高手”杨伯雅,门墙桃李、用药轻灵的金陵医派,大医仁心,贤者可追。

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南京市中医院于创院90周年之际,主办“民族瑰宝: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史项目”,用口述实录与影像记录的方式,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中医药传承创新、守正发展的时代力量。

项目起于20244月,将于202510月结束。



近代上海足球史口述研究

 刘喆 足球教练



通过口述访谈为近代上海足球史研究做佐证以及提供独一性史料。

在中外多种语言档案及新闻报刊作为研究基础的前提下,尝试探索更多更生活的细节内容,以构建更丰富的生活故事。

目前进行过四人多次访谈,包含参加过1936年奥运会球员家属、参加上海足球联赛的球员家属、代表教会大学参加校园联赛的球员家属、参加1952年奥运会球员家属以及1920年代法国国脚家属。

下一步目标是通过受访者的介绍扩大访谈范围,获取论证更多内容。



景德镇的他者

 中央美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此次口述历史项目是在美术学院的学科背景下,教授田野考察技能和调研成果的艺术转换,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教研室联合授课。项目以“景德镇的他者”为主题,分为“三线建设”、“瓷厂——旧城改造”和“院所”三个方向,尝试在这座越来越网红的城市中,遭遇和描摹那些并不属于陶瓷主流话语的人物。双方带队教师于202312月开始策划,20241-3月展开前期调研,202441日至30日正式授课。参与课程教学的两校师生共计62人。学生依据三个考察方向,组成14个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参与观察、问卷调查、口述访谈等多种方式,对景德镇区域内150余处地点进行细致的考察,群访四百余人,深访三十余人,形成采访录音、影像70余小时,访谈文本100余万字,形成习作近40/组,涉及装置、AR、影像、声音、表演、行为、文献档案等多种形式。



卡拉永远OK:长沙卡拉OK厅口述史

 黄晨洋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本科生



卡拉OK厅作为上世纪最为风靡的娱乐产业之一,承载了7080后人的太多回忆。他们当中有曾经的走穴歌手,也有一直迁店的卡拉OK厅老板;有人因为卡拉OK厅而相识相恋,也有人从卡拉OK厅开始一直站在时尚的潮头,永不过气。正因如此,本项目聚焦于这一独特场域和特定人群,试图串联起独属于90年代有关大众文化与都市娱乐的集体记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五小时访谈与三万字文稿整理,后续将推进相关纪实影像的拍摄与制作。



科大故事——争朝夕、育桃李系列

 太原科技大学



《科大故事》是一套系列文化作品,“忆往昔系列”讲述学校建校70余年来在学校工作过的老教授们与科大的故事,“争朝夕系列”讲述了学校建校70余载培养的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校友故事,采访组通过与众多耄耋老人和各行业校友人物的切身交流与深度访谈,在获得详实可靠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质朴的文字与真挚的情感,将老教授们和校友们的人生历事与校园趣事进行文学化的文本再现。希冀从多元的角度见证并记录太原科技大学,这所新中国成立初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院校的发展历史,挖掘科大“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校训文化,展现科大人的精神风貌,扩展科大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内涵。目前《科大故事》“忆往昔系列”采访老教授25人,已完成丛书(上、中、下)三册,“争朝夕系列”采访各行业校友34人,已完成丛书(一、二、三)三册,共计约16万字。“争朝夕系列“”还在不断地收集资料,采访仍在进行,待篇幅完整好,延续印刷成册。



口述广州湾:近代租借地历史的多元叙事

 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



30篇采访及其校对手记是身份各异的亲历者从不同角度讲述的广州湾历史,也是一群青年学人(“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团队)数年来对家乡往昔的追寻与探索。我们将多元叙事汇集在一起,尽可能搜集中外史料佐证,以期为读者呈现清末至民国动荡历史变迁中法国租借地的复杂面相。我们对大大小小的人名、地名和事件仔细考据,却不刻意追求全书形成某个统一结论。我们愿与读者通过一篇篇叙事来感知鲜活的个体生命历程,并开启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我们希望本书既有益于学术研究,亦有助于社会公众认识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口述海南·葩姐说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口述海南·葩姐说》是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首个文化名家融媒体IP栏目,也是海南首个原创中英文口述历史主题栏目。自20226月开播以来,已推出了中英双语的民歌季6集、《丘濬与他的时代》5集、“海南往事·骑楼季”5集、舞蹈季特节目、“蒙曼谈东坡”特别节目、苏轼主题文物展特辑4集、“三月三”特别节目4集等系列精品短视频,被多家媒体平台转播,引发广泛关注,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万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传播效果。其中,《丘濬与他的时代》进入高校和中学教室,成为学生的“文化课堂”内容,并入选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的海南展馆展播,向观展市民推介海南文化;“海南往事·骑楼季”引发海外华人回琼寻亲。栏目因具有典型性、创新性,成为了本土文化传播领域诸多栏目和自媒体的学习模板,带动了更多人进行口述历史挖掘和传播工作。



口述历城

 济南市历城区稼轩文化交流协会



2022年初,组成“口述历城”项目采访团队,开始对历城区域内(含历城籍)的年龄70岁以上在历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有代表性、有影响的老者开展口述采集,收集其音视频资料,并每人整理出一篇3000-5000字的文章。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推出《口述历城》短视频展播,项目获广泛好评。目前,《口述历城(第一卷)》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202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进行《口述历城》第一批短视频展播,获广泛关注。



口述岭南——口述历史与岭南文化遗产保护沙龙

 华南农业大学岭南民艺平台



202311月,由岭南民艺平台策划、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支持的首届“口述岭南—口述历史与岭南文化遗产保护沙龙”在广州举行。沙龙汇集广州、佛山、中山、湛江、澳门地区的5位分享者,从社区营造、历史城市、街区与建筑遗产价值研究与保护等方面,分享了各自运用口述历史方法开展研究与保育行动的经验与思考,搭建起共学、交流与分享的伙伴网络与资源平台。沙龙内容整理成《口述岭南》手册,为岭南社区口述历史与遗产保护行动留下档案记录。



口述麓湖

 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

 成都朴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口述麓湖”是在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支持下开展的公益项目,以居民口述的方式,客观、中立的记录麓湖社区的成长与生态全貌,后续将产出一部具有可参考性的社区治理实践案例集。

本项目以3年为一个大周期,分阶段完成工作计划。目前,口述麓湖已完成项目构建、53余万字的原始素材积累,并通过公众号逐步对外展示。

2024年,口述麓湖项目将通过文化策展活动、友邻社区交流、工作横向联动等方式,进一步深度链接居民、社区和城市。



口述史视域下人工天河红旗渠的生态智慧实践研究

 信阳师范大学



林州市(原林县)位于河南省省西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地质复杂、地下水埋藏深等环境导致该地区长期干旱,水资源匮乏成为这一地方千百年来的深刻烙印。红旗渠工程是抗旱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与自然勇敢抗争的代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保护自然与造福人类相统一,在工程动员、布局规划、集体施工、管理维护等每个阶段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生态智慧,而且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见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从口述史的视角剖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工程中的生态智慧实践,着重探讨红旗渠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价值,发扬红旗渠精神,为“美丽中国”的实现提供借鉴与思考。该项目自20248月开展,我们采访红旗渠建设者4人,录音材料3小时,整理转录稿15000字,通过对口述资料和地方县志等文献资料的研究,形成论文12000字。红旗渠工程是上世纪60年代的水利工程,当时的红旗渠建设者如今大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深感红旗渠口述资料整理的迫切,所以未来我们将继续采访修渠老人,聆听老人的修渠故事,转录成回忆文字,为红旗渠口述资料库的搭建出一份微薄之力。



口述童年

 王九贵 山西太原生态纪紫园幼儿园举办者、中国民主促进会(山西)教育专委会副主任



做幼教22年,深知童年重要。但多年来能看到的只是六岁前的局部情形。“口述童年”就是想看到更多童年,支持更好成长。形式为访谈,每期一小时,并通过自媒体直播或录播。2022725日至2024925日,共制作57期,涵盖教师、医生、工人、农民、咨询师、经纪人、媒体记者、公务员、创业者、全职妈妈、学生等(1893岁)。

目标:记录童年,支持成长,聊愈人生。

宗旨:为童年立传,为人生寻根。



口述襄阳

 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



口述襄阳项目是樊城历史街区民间文献档案项目、漳纸工坊非遗保护项目的延伸。2012年,拾穗者发起樊城历史街区文献档案项目,对70余名原住民进行口述历史,联合襄阳市档案馆出版《口述老樊城》(武汉出版社2017年),受到社会好评。同时,团队开展了荆山地区传统技艺、农耕文明、抗战老兵的系统口述记录。2024年,针对国家历史街区陈老巷即将进行城市更新的情况,团队组织成员和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陈老巷社区开展了口述历史工作。



跨越山海的记忆——边疆民族地区麻风防治亲历者口述史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期许,“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40余万麻风患者被视为“天刑”而遭社会遗弃,无以为家、苦海求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用短短40年时间成功防治麻风。其成功奥秘是什么?杭师大山岛行团队运用口述历史方法开展调研,探究新中国75年来边疆民族地区麻风成功防治的奥秘,并探讨在此过程中的民族共同和民族交融问题。

项目已完成云贵川粤闽琼皖赣浙苏鲁鄂甘等14个省(自治区)70个典型麻风院(村)的麻风医护管员、麻风休养员口述史调研,规划继续前往新疆、辽宁等边疆地区进行口述史调研。



拦手门武术传承口述史

 郑小川 天津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拦手门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发端于明末清初,有370多年的历史,于2011年成功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拦手门主要在天津、上海、四川、河北、河南省等地有传承脉络,在海外亦有具影响力的传人在开班收徒。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口述史专业联合天津电视台、天津体育博物馆等机构,发起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性发掘工作,通过口述访谈方式,旨在加强对传统武术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以“拦手门”武术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响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号召。

项目进展:

(一)访谈:

1、已在天津和上海就拦手门在两地传承人各进行过一次访谈,音视频素材长度>120分钟;

2、未来1年计划在天津、成都、上海、河北、河南省等地进行不少于10场的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国家级传承人、地方代表性传人、其同门师兄弟、弟子、家人、武术协会相关人士等;

(二)资料:已整理近5万字的文稿资料,包括访谈稿、门派传承手稿、武学技术典籍和学习心得等;

项目目标:

11-2年内完成近20位核心人物的访谈,整理超过100万字的文稿资料,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2、计划出版有关拦手门武术传承的专著,填补目前仍未有一本拦手门相关专著出版的空白,约50万字左右(B5纸张400-500页),阐释拦手门由明末清初第一代传承至今的发展沿革,在海内外的传播状况;

3、以拦手门武术口述史研究为突破口,对其他非物质遗产文化项目,展开系统性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制作系列音视频节目,出版相关作品;

4、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或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



了不起的“孩子”:一个姓“太阳”的女孩儿的故事

 帆书·沈阳101爱悦读读书会



项目介绍:每个大人都曾是了不起的“孩子”,讲述一个姓“太阳”的女孩儿的生命故事。

项目背景:今年6月采访者在陪伴孩子中考时思考,每一个孩子到底是该被家长规划还是按照自驱力自由生长?101读书会孙丽娜的个人成长故事引发采访者的好奇,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如何成为一名读书会的主理人,又是如何开展27期导读人能力训练营,培养近百名导读人?

项目进展:2024830-9月下旬采访1人,3-4次访谈每次2个半小时左右,预计今年采访2-3名导读人。

项目目标:未来采访101名导读人,在101读书会公众号“阅人”板块中呈现不同的生命故事,读书,阅人,行路,启迪智慧,活出自我。



李伟武——我和南方大厦的故事

 孙莉莉 独立文史研究者



该项目以广州南方大厦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伟武为访谈对象,通过讲述其与南方大厦相互成长的关系,记录曾是广州商业佼佼者的南方大厦一些不为人熟知的趣闻轶事,以及90年代后期遭遇经营滑坡时,作为管理者的心路历程。该项目已收集约两小时音频、视频素材,并完成一万多字编辑稿。希望后续可采访更多南方大厦的原职工,及其他与南方大厦有关连的人物,扩大访谈范围与关注角度,从不同的人物视角完善由南方大厦连结发生的故事。



李又然影像志

 李语然工作室



摄制《李又然影像志》专题片计39篇,历时一年有余,现已完成近半。其中,入选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国际周展映的第一辑为《李又然致王少燕信》作为叙事铺垫前史之一;第二辑为本辑,以《李又然致李兰颂信》为引子,横跨欧亚,回访旅欧作家李又然1928年夏自上海港乘邮轮至马赛港,1932年秋又从意大利威尼斯港乘邮轮返回上海港的路程,以这两点一线作为他寻求真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揭示一个国际共产主义人道文化战士投身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光辉开端。


辽宁足球口述历史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足球口述历史项目”是由全国体育口述历史研究会与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联合发起的口述历史项目。该项目由前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池建教授领衔,汇集了研究会专家和本地学者的力量,旨在通过采访辽宁足球界重要人物,为中国足球发展积累珍贵的历史资料。项目主要目的是挖掘和记录辽宁足球发展的成功经验,系统梳理其历史脉络,总结宝贵的经验教训。通过口述历史的方法,研究团队期望能够捕捉辽宁足球发展的关键时刻和重要发展过程,为当前中国足球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流离与归途

 龚世华 独立纪录片导演、摄影师



项目介绍:《流离与归途》口述历史纪录片以福州华塑厂50年代以来归侨及其子女为主要访谈对象,记录他们在这段充满变革与机遇的历史时期下,所面临的挑战、做出的抉择、独特的个体经历以及对国家、文化或自身身份的深刻认同感。

项目背景:《流离与归途》口述史纪录片始于2022年,起初为零星记录。而后华塑宿舍区拆迁,归侨生活骤变,再次流离失所,老者相继离世,口述资源日渐稀缺。拆迁也让拍摄一度受阻,幸得归侨二代爱心志愿者鼎力相助,20243月项目得以重启,续写归侨记忆,传承家国情怀。

项目进展:目前已经采访一代二代归侨共计13人,访谈影像时长约1680分钟,采集到老照片电子资料近100张。

项目目标:2025年计划制作一部90分钟的口述史纪录片或每集15分钟左右的系列口述史微纪录片;如果有预算计划在出版一本《华塑归侨口述史》书籍。



勠力同心共赴国难——澳门同胞抗战图片展

 澳门口述历史协会



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合办的“勠力同心共赴国难——澳门同胞抗战图片展”分四个部分,展示抗战时期澳门的社会环境、澳门社会各界支援祖国抗战、澳门同胞回国支援抗战以及澳门同胞收藏的抗战文物。为使观众更深刻了解澳门同胞支援抗战的历史,展览还以视频方式展示澳门近年收集整理的澳门同胞口述史访谈资料。还特别展出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国内外部分会员单位的一百多件文创产品。



妈妈拍片工作坊:不曾忘却

 作者:张雅林



有些事不说不等于不记得,有些人不讲不等于忘记。不曾忘却这个小片儿缘起是由于两位上海朋友来京旅游,马上就想起了介绍我们认识的人一—张自强先生,由此,我翻出尘封16年的信件……



妈妈拍片工作坊:穿过白发我的手

 作者:章燕



我像一只飞在半空中的燕子,也像一只前半生劳碌奔波的兔子,有时候还像一颗泡泡青——那种在霜雪中生长、满身芒刺、离开随州50公里外就失去味道的蔬菜。早年漂泊在外,中年回到家乡后,重新衔泥做窝。生活简单、平静,并开始回忆起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一些往事。



妈妈拍片工作坊:姑姑

 作者:邵玉珍



影片展现的这个人是我的姑姑,她是我至今世上唯一一个还活着的长辈,我小的时候她疼我,爱我,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无私地帮助过我,我一辈子感激她对我的爱。她儿女双全,孙辈绕膝,应该是个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是我看到的是她的满腹牢骚和抱怨。我很纠结。姑姑的这种现象,是当今世界上最普遍的现象,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作为后代应该如何做得尽如人意?我想这是世界上一个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妈妈拍片工作坊:何日启程

 作者:万连钧



近两年我感觉到自己渐渐蜕变,来自我的儿子和草场地的小老师们及姐妹们。他们打开我的世界并让我去挑战自己,同时让我思考了许多与家人的关系,尤其是与我的母亲。这个片子,浓缩了这个过程里我生活的一些重要转变的瞬间。



妈妈拍片工作坊:我是肖大妹·求学路上

 作者:肖凤玉



这次制作的影片还是我的人生故事,之前是童年,现在是青年的求学时期,讲的是我这样一个穷苦农民的女儿,如何接受到教育,如何经历了挣扎,而终于走到了高中毕业的一系列故事。



妈妈拍片工作坊:我想对你说(二)

 作者:李淑岩



爱可以跨越多远,自由就是敢于被讨厌。奶奶,我想一直都记得你,直到我没有记忆。欢迎大家来看我的片子!



妈妈拍片工作坊:五花肉的狗脚脚

 作者:张映玲



1970年出生的我,在龙年伊始崴到了脚,在拍摄脚恢复的过程中又一次记录我的生活和变化。因为崴脚和自己属狗,所以这部片子叫做《五花肉的狗脚脚》。



木兆轩里书春秋:藏书家林坚口述历史

 涂晓华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林坚,现居于北京,1962年生于福建福州,是晚清重臣林则徐的七世裔孙,曾为新华社高级记者,雅好收藏旧书近两万册。藏书占据了林坚生命中重要的地位,他与藏书的故事更是辐射了一批藏书人。项目通过三次与林坚及其书友的口述访谈,探索了林坚个人藏书行为背后生命历程、情感记忆与文化记忆的互动,试图揭示个人藏书活动如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从林坚的口述个案出发,阐述个人与时代、文化的相互作用。



那些岁月——口述家史

 赵锦 口述家史记录者



那些岁月——口述家史项目,是源自对当年绥远地区老字号“德生厚”白皮坊的后人,围绕家族荣辱兴衰开展的家族成员口述访谈。

家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最重要的单位,也是和每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单位。家族史的口述记录小中见大,平凡中体现着伟大。这次先辈和子孙后代跨时空的对话,也是展现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体现生命活着的另一种形式。

家族史不仅是为个人和家族群体提供了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同时也是关乎文化传承与身份的建立,是社会教育、心理健康和情感纽带的重要载体。家族史的记录和传承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南戏故里活态记忆——温州越剧口述史

 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继《温州戏曲口述史》面世之后,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市越剧演艺中心、温州广电传媒集团音乐之声频率,历时三年采集、整理、编著而成的《温州越剧口述史》2019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国内首部越剧口述史。

这部书通过对13位越剧艺术家的访谈实录,展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越剧艺术在温州的流播形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批温州本土和外来的艺术家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融汇创新,在温州的戏曲舞台上奋力耕耘,使得“南戏故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盘姑娘的五彩粽——寻访海南乡村振兴女性力量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寻访海南乡村振兴女性力量”团队



20237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寻访女性力量”团队来到五指山市南圣镇新春村,走访苗族五色饭技艺传承人邓女士及其女儿。聆听邓丽琴女士作为公务员退休后与大学毕业的女儿一同在家乡创业成立盘姑娘食品厂的故事,也了解到曾经坐落在雨林核心区的新春村由于生态移民问题搬迁导致村民就业情况变差,但在盘姑娘食品厂的成立下,使村民的就业情况有所好转,目前盘姑娘食品厂年均生产五色粽万余个,解决新春村100多人的就业问题。目前项目已经顺利结束。



 “千年基塘换新颜”:农业现代化转型下的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农户生计变迁口述史——以南海县大同社区为中心的考察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桑鱼悠韵”口述史队伍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集种桑养蚕养鱼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模式,历史悠久,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但改革开放后又面临污染、发展等困境和机遇。本项目由岭南文化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引荐,目前已收集包括渔户、上下游从业者等多主体的口述资料,形成一份专题论文。团队希望通过与西樵村民、企业家、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复盘南海桑基鱼塘农户生计抉择的历程,挖掘当今中国农业与工业、生计与生态的互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案例。



 “亲历·大庆”口述史

 大庆市档案馆(市委史志研究室)



“亲历·大庆”口述史以正确的党史观为指引,着重以大庆地区石油会战、工业学大庆、二次创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几个历史阶段为主题主线,先后邀请“人民楷模”王启民、铁人同事孙宝范等70余位老劳模老会战进行访谈,集中反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形成、实践和传承。本项目自开展以来,陆续在国家、省、市融媒体平台刊播,作为党员干部的培训资料已被多家单位使用。未来,我们将继续对口述史料整理、编辑和传播,以期达到“资政育人”的效果。



七纺

 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该片是一部深度关注新疆大型国有企业兴衰沉浮的口述历史纪录片。30多位耄耋老人的讲述,再现了新疆第一座现代化棉纺织厂自诞生至辉煌,再由盛转衰的浩荡史诗。影片通过近两年的跟踪拍摄,期待凝练每一位讲述者生命历程中的吉光片羽。以新疆第一代棉纺织工人跨越解放初期、改革开放、新时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回忆为主线,以乌鲁木齐市北山社区筹备建设七纺记忆馆为辅线,将个体生命的轨迹、企业命运的起伏与时代变迁的洪流紧密交织,共同织就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栖霞山口述历史

 陕西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栖霞山因“石”而闻,因“石”而奇,因“石”而产生了宗教道场,从秦代到明清,再到现当代,文明昌盛,风景秀丽,产业兴盛。20208月,陕西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接了为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风景区做口述历史项目,历时两个月,对栖霞山风景区辖区内的一些居民、文化名人、政府专员等进行了一系列采访。项目目标:1、栖霞山的“栖霞石”在中华赏石史中为最强,可以说为中华赏石之首,可设计、策划一座画家与奇石为一体的美术馆;2、开发设计栖霞山系列文创产品;3、出版《栖霞山》口述历史图书,力争中国最美图书奖,瞄准设计最美图书奖。

宣传用语:一个实(石)在的地方——栖霞山



侨见世界——侨韵中山记录乡愁

 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中山被誉为“华侨之乡”,“侨见世界”选取经典个案,以短视频+文字,讲述侨胞和归侨侨眷在故乡和他乡的故事,串连起侨乡历史和今貌,彰显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奉献。目前已推出14期,人物涵盖孙中山、杨仙逸、郭乐等名人之后、以及华人明星、侨界领袖等。



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遗留问题现状及困境——以中国细菌战对日索赔诉讼团成员口述历史访谈为例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调研团队



本项目聚焦于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深入访谈与文献研究,揭露日军细菌战的残酷真相及受害者的长期困境。项目背景基于侵华日军细菌武器使用造成的广泛伤害,旨在通过口述历史记录受害者记忆,推动历史真相的传播与认知。目前,项目已取得初步进展,收集了大量一手口述资料。项目目标包括整理出版口述历史集、撰写相关学术报告,并推动国际社会对细菌战历史的关注与反思。



清水江

 李尚山 导演、摄影、剪辑师



项目介绍:项目以清水江为线索,沿江寻访众多鲜活的见证者(受访者)。清水江为沅江上游,发源于贵州贵定县斗篷山南麓,到湖南托口镇之间全长485公里,流经区域主要在黔东南苗侗自治州。

项目背景:因沿400多公里的江河而上,拍摄有大量的人文、景观素材,也采访了50多人,且对水文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声音”进行了纪录。因为大量的素材及采访没有用在《清水江》(电影影像版)中,所以剩余素材可组成一部口述的作品。因流经区域主要在黔东南苗侗自治州,所以这些个人生命史、地方区域历史、民族音乐、节日等口述及景观共筑了一个地方的近代史和当代史。

项目进展:此项目入选2022FIRST纪录片实验室,2022年台北金马创投会。目前《清水江》(电影影像版)初步剪辑完成,也初步统计了近20人的口述文本(详见附件内容)。

项目目标:围绕受访者材料,做一支《清水江》(口述版)的影片,或做一场关于《清水江》的影像装置展览。



情怀与守护——湛江70年战疫口述史

 林兴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该项目由岭南师范学院口述历史团队于2021年开展。

历史上,雷州半岛一直是瘴疟的重灾区。70多年来,数代防疫人为消灭或有效控制瘴疟传染病,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本项目为更好地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新时代防疫理念,溯源历史,以传承文化而开展。

已采访11名老专家,完成口述实录初稿,拍摄1500分钟的视频资料。

项目目标是完成《情怀与守护——湛江70年战疫口述史》及《溯源历史传承文化》、《瘴疟——六个传染病防治》访谈视频。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

 澳门口述历史协会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2024920日开幕,收集展示1949年至1969年珍贵牌楼相片、设计图纸及匠人访谈,呈现其美术创作、工艺技术和观赏效果,全方位反映澳门社会各界为庆祝国庆搭建牌楼的历史脉络,内容珍贵丰富。

展览分为四个展区,分别为“时空记忆‧历史上的澳门国庆牌楼”“家国情怀‧那年‧那人‧那牌楼”“影像记忆‧口述访谈”“趣味互动‧教育区域”,带领观众感受澳门同胞的爱国爱澳情怀,重温一座座牌楼讲述的中国故事、澳门故事,回顾新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景象。参观者通过展览认识澳门国庆牌楼浓厚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澳门特色,深入了解澳门通过搭建牌楼庆贺国庆的历史,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琼剧·印象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琼韵展新风项目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校团委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工作指导思想,开展的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校级重点团队项目。

本项目由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志峰担任指导老师,带领该院学生对海南省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进行实地调研。旨在通过生成口述史微型纪录片、实践报告等实践成果,对琼剧的传承做出贡献。



全民家庭影像计划

 映摄时光



全民家庭影像计划,由青年导演任钢、杨丹夫妇联合发起,立足自身家庭持续20余年记录,通过不限于口述历史、家庭旧物、影像媒介(MV、纪录片、剧情片)、艺术画册等形式,形成自己的家庭影像博物志,倡导社会用影像介入新时代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

著有书籍《家庭影像创作实践》(有样稿、未出版);纪录电影《传家宝》(联合导演:任钢&杨丹,国家电影局2024425日备案通过,影纪备字【2024】第046号)。202489日与柳州市档案馆(国家一级档案馆)挂牌,全民家庭影像档案计划-任钢、杨丹电影工作室。家庭影像相关纸质画册、书籍参与2024 in-D广州艺术书展。举办特别影像展(家人同学情《归来仍是少年》纪录片展映,家人工友情《忆芳华》纪录电影首映,女儿三岁影像展《不是三岁小孩》,四川外公90岁生日《平淡是福,一生万禄》影像展)

202331日,参加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项目亮相于“携手的未来”提案单元,导览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美丽中国研究院院长高世名予以亲切关注并交流,同时也是2022美丽中国”青年100接力演讲嘉宾、参加“大地之歌-2024美丽中国纪事”展览。



日新月异:安阳市许吴村的发展与蝶变

 信阳师范大学历史学“鉴往知来”口述史队伍



许吴村是安阳市的城中村,1995年,划归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吴村原以农业为主。划归产业开发区后,该村两委把握发展机遇,采取一系列推动发展的措施,如利用高新区招商引资机会和征地资金,建成标准厂房和配套办公楼;建设商用房,带动商业发展;进行老旧村改造,改善居住环境等。本研究拟对许吴村两委、村民进行访谈,梳理1949年后许吴村的发展脉络,探讨成为城中村后许吴村的发展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蓉光——成都农商银行口述历史访谈

 成都农商银行



《蓉光——成都农商银行口述历史访谈》于20244月正式出版发行,为成都金融业第一部口述史。该书全面展示成都农商银行70余年发展历程,并由此窥见成都农村金融的变迁。

全书共41万字,收录60余位访谈者讲述内容,许多珍贵的历史细节首次得以披露。特别是针对建社初期的抢救性访谈,填补了成都农村金融早期史料不足的缺憾。

图书出版后,通过将项目成果在行史馆里充分运用,打磨制作行史课程,使得口述历史的生命力进一步提升。



 “述”罪——侵华日军后代口述史

 长春师范大学东北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述’罪口述史项目”是长春师范大学东北口述历史研究中心2024年策划口述史实践项目。项目组对九一八事变纪念前夕来长春谢罪的10余位侵华老兵的后代进行了深入访谈。这些访谈讲述了侵华老兵及后代们在战争期间及战后的生活经历,是首次对患有“炮弹药”(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即PTSD)的家属进行深入访谈,讲述了这种并不为人关注的战争精神疾病及家属们的痛苦经历,以及深受这些种痛苦折磨的家属及其支持者所进行的“维护宪法第9条”的反战活动。



三自一包记忆

 陈立新 济源日报社退休记者



当年的大跃进、大锅饭、浮夸风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人民群众生活极为困难,有不少人还换上浮肿病,“三自”“一包”政策推行后,这一状况很快好转。



深圳工业口述史(第一期)

 深圳市工业展览馆

 深圳晚报社



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是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接近50%20225月,深圳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提出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创制造强市新优势。2022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5万亿,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首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深圳首次成为“双第一”城市,工业第一大市地位更加稳固。基于已取得的工业发展成就,深圳在谋划高质量发展上提出更高目标。在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中,“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排在首位。

在深圳工业取得重大成就并提出更高发展目标背景下,推动实施《深圳工业口述史》项目,正当其时,意义重大。项目以“深圳工业口述史”为主题策划系列内容,邀请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亲历深圳工业发展不同阶段和参与深圳产业发展创新的关键性人物,突出重大节点,讲述他们“亲历、亲见、亲闻”的历史片段和工业发展进程。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讲述,以点串线、以线拓面,展现深圳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演进,弘扬来深建设者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拼搏创新的工业精神,推进深圳工业文化发展,提高深圳制造业发展软实力。



声声忆口述史:融媒体赋能深圳改革开放下的媒体记忆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忆声忆事”团队



媒体人是历史的记录和传播者,他们的经历与城市建构息息相关。本项目将通过“口述”历史,辅以影像拍摄为主要记录形式。口述资料丰富宝贵,且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在传播上,我们将制作纸质版项目书籍,对所有资料进行总结收录,方便受众学习。在项目完成后,我们也将举办“口述史”项目展厅,吸引更多居民了解、学习这段改革开放的媒体记忆。本项目寄望“以史为鉴”,通过聆听传媒前辈的优秀经历,总结经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助力深圳城市的未来发展。



声影流年——辽艺配音纪念系列节目

 程思 自由职业编导



为了缅怀那段纯真的岁月,记录那些曾给予我们无数欢笑与感动的声音,我在2016年启动了一项特别的口述历史项目——“辽艺配音团队的童年记忆”。通过深入访谈辽艺配音团队的相关人员,我希望能为8090后的朋友们,以及所有热爱配音艺术的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生动、充满情感的辽艺配音世界。



时代的记忆·库村口述历史

 泰顺南浦溪镇人民政府

 任中亚 自由撰稿人

 翁彧 自由创作者



库村是浙江泰顺的一个古村落,有记载的建村历史已有1200多年。《时间的记忆·库村口述历史》主创者在深入研读当地文献史料及库村包、吴两大氏族多个朝代不同版本族谱的基础上,历时数月进行田野调查及口述访谈,最终成文15余万字,形成大量影像资料,内容包括时代变迁、家族遭际、个人身世及经历,村落与建筑,渐已式微或消失的手作技艺和地方方言、民俗文化等。

20228月项目完成,成果以公共号和出版物的方式呈现。另外,该项目二期《女性的力量·大时代下的库村》目前亦已完成并出版付印。



拾光——公益慈善口述历史人才培养计划

 李超 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项目总监



202310月,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长青文献图书馆项目,启动“拾光——公益慈善口述历史人才培养计划”。首期项目邀请广州公益慈善书院和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分别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与学术支持单位,并于11月中旬启动了对公益慈善历史有热情的青年伙伴的招募工作。我们从284位报名的青年伙伴中遴选出20位,支持青年伙伴用近一年时间,学习公益慈善行业发展知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与访谈技术,并对15-20个扎根环境保护、教育公平、残障支持、社区建设、妇女儿童发展等不同领域,深耕数十载的公益先驱人物,进行个案口述史访谈并整理视频、录音和文字资料,一起为行业留下珍贵记忆。



世界大战中小人物的命运悲歌:《罪恶与梦想》《美丽与哀愁》

 中信出版集团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小人物的命运悲歌,战争文学的典范作品。最了解战争的人,不是操控战争的人,而是被卷入而直面战争的普通人。这两部作品从个人史的视角,采用多人交织传记的写作方式,细密编织起战争的经纬线,打捞被淹没的声音和被抹掉的色彩。将微小个体与宏大叙事紧紧相连,记述下人类战争体验的真实历史。



·

 北京中视唐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42月,我们前往大凉山深处,拍摄了阿比尔子和吉后日子。吉后日子17, 阿比尔子36岁。阿比尔子在家务农,依靠公益学校的帮助和卖家养的牲畜照顾八个孩子,理想是能够将八个孩子抚养成人。吉后日子前往西昌市读书,成绩优异,她希望能在大城市工作,并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

彝族的女性婚姻是家人安排的,彩礼高。她们婚后每天都在干农活,抚养孩子,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村子,他们的精神生活没有太大改变。



书香孟庄宜家兴业

 耿海洋导演



国家之魂,文以铸之。孟子文化研学基地将文化书写在乡村振兴的奋斗征程中,通过文化志愿服务队的文化宣讲活动,每周二、四、六,开放经典文化诵读课堂,通读了《大学》《孟子》《论语》《中庸》《道德经》;邀请孟府织锦传承人讲述断织喻学的故事、孟锦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深挖河南省省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孟府织锦、七彩薯花馒头等,引导带动一批乡村妇女走进传承坊学艺,并成为长效增收项目,努力做到扎根一方、带富一方,形成品牌效应。



宋庄人记忆中的这46

 陈立新 济源日报社退休记者



项目内容来自志书《回望宋庄》初稿,由38位村民口述文章组成。他们是从自己的家庭变化讲起的,从当初经营责任田到责任田的流转、打工、办企业及企业的由小到大。有了收入之后子女教育、家庭住房、交通工具购置,一日三餐的变化。一个个的家庭由穷变富,从而带来的整个村子的变化。



 “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收集

 王广涛 中国人口报退休记者



1969年,为落实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史称“6.26”指示),天津2000余名医护人员携近8000名家属,远赴广西“老少边山穷”地区进行医疗支边,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启动“天津医生”支边广西史料收集工作,主要由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西地方志办公室承担组织工作。历经数年,已经整理出版《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画册)、《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汇编》、《以史为证:“天津医生”支边广西实物资料集册》以及《支边广西的天津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名录》。

采访人数:300



太平湖的记忆

 傅光明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傅光明在口述史著作《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一书的序言中写道:透过研究“老舍之死”,我越来越发现,我们其实只能无限近地接近历史,却根本无法还原历史本真。像老舍,倏忽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连骨灰都没有留下。迷雾一样的历史仿佛裂开了一道缝,把他永远沉入了黑暗,留下的只是版本不一的各种猜度。我们只知道他在死前经受了突然的暴力和侮辱。紧接着,便在太平湖发现了尸体。这位自称“写家”和“文牛”的人,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没有人知道这位曾在小说中多次为善良人物安排投水自杀结局的老人,在死前经历了心灵和肉体怎样巨大的双重苦痛。与“文革”中许多类似事件一样,这个悲剧也成了独角戏。由此我想,实际上我们许多时候所说的历史都是“无物之阵”。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口述史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口述史》旨在通过记录华科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师生们的亲身经历,全面呈现华科学院的奋斗历程、精神风貌和学术成果。该项目在《太原日报》社黄海波记者的指导下,回顾和总结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初创、发展、繁盛、稳定和转设的办学历程,说明了华科学院在山西省高等教育中的历史贡献。该项目采访了华科学院领导、教师代表、杰出校友等56名,字数约14万字,参与工作的老师以及志愿者100余名。



天津体育记忆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天津体育文化资源丰厚,不仅是体育发展的历史印记,凝聚着中华体育精神,更是讲好体育故事、发挥历史育人作用的优质素材。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出品的十集系列短视频《天津体育记忆》,以口述叙事的方式,结合各种史料,讲述了天津精彩纷呈的体育故事。从近代天津体育名家到当今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天津第一枚奥运奖牌到第十三届全运会的举办,从中国第一个冰球俱乐部在天津的诞生,到天津冰上运动的传承和发展等,片中展现了珍贵而独特的体育记忆。



莞籍名家口述历史

 东莞市莞城图书馆



“莞籍名家口述历史”项目由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联合东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共同主办,莞城图书馆具体执行。项目启动于2018年,计划用7-8年时间,采访一批在学术、文化、艺术等领域有突出贡献,年龄在70-90岁的莞籍名家,通过采访记录其家学、成长、求学及家乡情怀等,展现东莞当代学人风采,挖掘城市文化基因,弘扬莞邑文化精神。目前已采访京沪穗港等地莞籍名家逾40人,积累近120小时口述史料,形成书籍《东莞学人口述史》、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等成果。未来两年将计划采访莞籍名家约20人,并进一步推进项目成果转化。



婉转南曲非遗传承——以湖北五峰南曲为例,探究民族地区非遗文化发展

 中南民族大学五峰南曲记录专员队



南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长期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带流传。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南曲不断吸收土家民歌小调和皮影戏中的音乐元素,将当地的地方语言与曲调风格统一起来,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曲坛誉为“郁香的山花”。但是目前南曲传承的情况面临一定困境,当地县文化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出了“南曲进景区”、“南曲进社区”、“南曲进校园”等措施来改善南曲的传承情况。本项目以口述史访谈的形式,对南曲各个年龄的传承人、县文化馆管理员、南曲宣传志愿者等展开访谈,通过口述访谈和拍摄纪录片的形式,收集视频素材165分钟,音频131分钟,照片20余张,深入了解当地南曲的从无到有再到保护传承的发展之路。



为家乡做口述史

 海原县睿德公益服务中心



“为家乡做口述史”项目由海原县睿德公益服务中心招募返乡大学生学员,邀请专业老师指导,在海原县方堡村开展七天工作坊,指导学员通过参与观察、访谈、座谈等方式,围绕村民集体记忆、地方特色产业、乡土文化等主题收集记录口述历史,形成文章、照片、视频、图片展、情景剧等成果,通过线上自媒体传播、线下成果汇报等方式,与村民、网友分享口述史成果,分享大学生志愿者的收获和参与村民的感受与反思,达成社区教育的目的。



为家乡做口述史·爷爷超酷

 马雨露 宁夏师范大学学生



“为家乡做口述史·爷爷超酷”是由宁夏海原籍作者马雨露基于海原睿德公益“为家乡做口述史”工作坊活动做出的衍生类视频,主要以马雨露的爷爷为访谈对象,内容包含老人的生命故事等。该项目自2023年启动至今,已有六部短片在微信视频号发表,均取得较好反响。本项目旨在为九旬老兵马进祥制作生命故事方向的口述史,以达成地区文化传承与进行口述史科普的目的。



无形的在场:找寻失落的建筑记忆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口述史研究中心



1992年《世界遗产名录》明确提出,记忆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本项目旨在通过分析山东省济南市内已湮建筑的基本情况,掌握并分析区域内的建筑记忆遗产特点,为建筑记忆遗产保护提供经验和思路。我们将口述史学的“个人记忆库”与“主体性意识觉醒”与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结合,用口述影像记录、再现、阐释已被拆除却承载着集体记忆的建筑空间,并建立档案库和活化平台,将建筑记忆真正延续。



 “乡村”里的图书馆

 耿海洋 导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乡村的留守儿童和城中村的流动儿童本身就面临着教育水平不足的问题,而要改变他们的教育现状,必须引入课外阅读,扩展他们的眼界,给他们的未来带去更多的可能性。乡村图书馆,对于一个村镇来说,它的作用,怎么夸张都是不为过的。对于中国的乡民们来说,当地的一桩善事,或许一开始会抱以嘲笑和冷漠的面孔,但时间久了,他们受到了火苗的温暖,就会慢慢地聚拢过来,形成更大的能量。本纪录片选择多个故事,分别从公益图书馆发起人、志愿者、孩子、学者等视角去讲述他们眼中图书馆的故事,呼吁更多人关注乡村和城中村的儿童阅读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西山枪局记忆

 陈立新 济源日报社退休记者



资料整理人以当事人口述的方式记述了成立于王屋山区的兵工厂西山枪局的诞生、技术人员来源(汉阳兵工厂党组织)、生产、藏匿、转移,和获得武器的民间组织、抗日武装维护社会治安、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



喜丧

 郭晓军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



山西农村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去世,她的九个子女按照习俗为其举办了盛大葬礼,并与老伴合葬。葬礼结束后,两个儿子因为分账问题大打出手,一家人不欢而散。

项目背景:山西文旅爆火的当下,山西的婚礼、丧葬习俗也较为值得关注,这种仪式在山西这片土地上传承了千年,属于“活的历史”。

项目进展:已跟踪拍摄一年半时间,拍摄素材近1T,已制作出两部纪录片(长版本和短版本)。

项目目标:让更多的人看到山西文化。



系列纪录片《杨浴阳》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



20229月,中国传媒大学发现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学校迅速启动预案,积极控制疫情蔓延。历经十日封控及后续半年的治理,校园重回疫情之前的生机盎然。结合既有新冠题材纪录片,以学生视角展现高校抗疫经历作品相对缺位的现状,中传学子创作中传疫情防控纪实《杨浴阳》。构成《杨浴阳》的三部作品《意外袭来》《迷离惝恍》《踔厉骏发》,于2024年2月全部制作完成。目前,该系列纪录片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献礼聊城大学建校50周年口述历史纪录片

 山东马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50载沧桑砺洗,50载栉风沐雨。从19742024,聊城大学自微末而起,历风雨而强,书写了一部负重前进、砥砺奋发、开拓创新的奋斗史话。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在鲁西大地上悄然萌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聊城师范学院。锐意进取,百舸争流。2002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聊城大学。五秩耕耘,春华秋实。聊城大学在坚守中奋进,在奋进中超越。谨以此片,庆祝聊城大学50周年华诞。



乡见系列口述史工作坊

 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



乡见系列口述史工作坊是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于2020年开始发起的口述史记录项目。目前已进行5期,共采集57人。每年项目遴选12位乡村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实践者、设计师、博物馆研究者、企业家、作家、手艺人,有志青年、有志农民等不同的人群参与每月一次的口述史工作坊,以“认知乡村社会诗学,记录乡村真知实践,探问家园现代意义”为宗旨,关注不同的人群正在进行的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修复、运用等工作,并持续不断的探索现代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小草:周纪雄口述回忆录

 赵中恺 口述历史爱好者



本项目以口述形式记录了外公的成长轨迹和见闻,内容包括参加志愿军,参与大凉山剿匪,经历浙江省公安厅文革,见证杭州电信发展等。外公作为基层工作者,亲身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提供读者另一个视角,以窥见那个年代和年代中的人。

口述回忆录展现了外公个人经历的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化与人们的奋斗。



小村庄里的工分制

 耿海洋 导演



福建永春县达埔镇上的一个小山村,至今还保留着大集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山林和果树管理这块,他们依然采取工分制,大家集体工作,每天有记分员给大家计分,到年终按分数来算收成,并且还有一定的分红。集体经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来实现村域自助或者互助,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也有较好的保障。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创新,在新时代下紧跟互联网营销步伐,目的是为村民增产增收。



小魏

 武妍含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本科生



小魏是一个被父亲赶出门后独自在北京打工租房的19岁少年。拧巴是他的性格底色,在成人世界摸爬滚打也要固守内心的家园。而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极度不匹配让他一次次陷入无止境的内耗,家庭的疏离让他失去最后的庇护所。

项目背景: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国故事采集》课程要求学生以口述历史为方式进行生活观察,累积非虚构创作素材。对朋友的关注和近年来兴起的“断亲”概念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使我找到了他。

项目进展:已完成口述历史采访与微纪录片制作。

项目目标:持续采访,制作纪录电影…



新兴承接产业转移城市医疗工作者口述史——以新郑市为例

 宋佳霖、肖涵宇 信阳师范大学本科学生



承接产业转移城市是如今中国重要的城市类型。新郑市是郑州市的重要产业转移区,受产业转移的影响,新郑市的医疗工作呈现出跨越性、不均衡性、中心化与边缘化并存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新郑市医疗工作者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本口述史研究聚焦新郑市医疗工作者,通过对新郑市区域中心医院的负责人、科室主任、医生、护士等的口述史访谈,对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措施等进行探讨。项目目前已初步完成。



新中国体育外交口述历史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口述历史协会



本项目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中国体育外交发展(1949-2022)为研究对象,采用口述史方法,访谈对象为不同时期中国体育外交的重要亲历者。计划访谈体育政府外交及体育公共外交亲历者约50人,其中改革开放之前25人,1978年至201215人,2012年至202210人,涉及“乒乓外交”“奥运外交”等重大体育外交事件、体育对外援助、体育赛事主场外交、体育民间外交等领域。



信阳市石凉粉从业人员口述史

 信阳师范大学历史学“申城记忆”口述史队伍



石凉粉是河南省省信阳市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石凉粉制作技艺是信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项目通过对信阳市石凉粉从业人员进行口述史访谈,挖掘石凉粉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了解石凉粉行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石凉粉制作技艺以及促进石凉粉行业发展的路径。



寻城迹·贵阳市文化名人口述史

 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



“寻城迹·贵阳市文化名人口述史”是梳理贵阳市籍文化名人、文化记忆的采集编辑出版项目,以口述史访谈的形式,通过对受访者人生经历、成长背景、文化大事、个人成就等方面进行生活史、个人艺文史的自述,以个体叙事反映贵阳市几十年来的文化发展历程,通过挖掘、记录、出版,建立贵阳市地方文化记忆库。先后采集33位文化名人,贵州文学大家戴明贤、顾久,历史学家史继忠、顾朴光,研究学者杨廷硕、吴正光,艺术家尹光中、蒲国昌等均为访谈对象,从他们的讲述中感知时代变化,并思考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让生命有意义。目前项目已完成,出版3册口述史系列书籍。



寻根——岁月深处的铁人

 大庆市档案馆(市委史志研究室)



“铁人”战友、老党员孙宝范,曾在铁人王进喜身边工作,大庆石油会战亲历者,铁人的徒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专家,他拿着30多个档案材料、老照片、文献资料、文物图片制成的“贴片”,讲述了50多个铁人鲜为人知的故事。他认为,用“档案”讲铁人故事,把大庆精神具象化,能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



循迹南下·青春谱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南下口述史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

 福建省档案馆



本项目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联合福建省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福建省档案馆共同开展的口述史项目。项目团队目前已口述访谈原南下服务团团员14位,形成了2000余分钟的音视频、近800余张高清照片,总计2.1TB的电子资料,口述转录文字26.8万余字,部分老前辈日记转录近20万字。本项目仍在继续访谈尚健在的老前辈,力图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口述史资料库。本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妇女报、福建省老年报、福建省军区官方报道。



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访谈录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1950年代归国的留美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命运体现在对科学与政治、去国与归国、个人与国家等相互交织的多重选择之中。其大多是抗战后赴美留学的,由此出现20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出国潮与归国潮。在美留学,他们是一代英才,不改家国情怀;归国后,他们在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中建功立业,也经历了政治运动的磨难。我们有幸在1980年代末期拜访了这个群体中31位前辈,为国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口述记录、录音和历史资料。



爷爷的耄耋岁月

 贾正华 导演



他是在草原上唱颂一生的歌者。他十四岁开始演唱《江格尔》,二十岁时得到王爷的特许在草原上寻找心爱的姑娘,四十岁时他守着自己的八个儿女,在草原上打猎放牧、悠然自得,五十岁时他把四十多部《江格尔》献给了国家,七十岁他东渡日本演唱,到了八十岁,他更被鲜花和哈达包围。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和父辈们一样,他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一位牧人,也是一位草原上的江格尔齐。他在草原上平静恬淡地渡过了70多个春秋,直到新世纪来临,一个词汇“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老人的生活注定要发生一些改变……



游戏众生相

 游戏的人档案馆



本项目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以游戏行业全产业链的参与者为访谈对象的游戏口述史项目。于2018年启动,旨在记录中国游戏与中国游戏人的历史。目前依托国内唯一的游戏档案馆已进行四十余期访谈,形成25万余字文字稿。

项目背景:1994年诞生的中国本土游戏产业发挥了改革开放的精神,与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共发展,现已成为体量最大文化产业,初步展现文化出海与自传播的强劲潜力,亟需对游戏产业与文化的历史进行抢救性保存。

项目特色:突破流行文化产业口述史常见的“大人物”史,以产业链中各岗位一线工作人员为重点关注对象,关注行业中“沉默的大多数”,重构中国游戏文化真实生态。

项目目标:还原中国游戏产业全貌,以真实历史经验支持游戏创作者的反思与创作,促进中国游戏作品文化底蕴与国际竞争力提升,为改革开放科技史与大众文化史书写筹集重要史料。



与百年“东大建筑”的对话——口述史研究视角下的科普实践

 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国家级优秀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团队



2023适逢东北大学建校百年,本项目依托《梁思成东北教育文化遗产思政育人研究与实践》课题,于202211月立项,20243月结题,评定等级为国家级优秀,并荣获最佳创意项目。项目聚焦东北大学的建筑口述史研究,借百年校庆东风,梳理建筑教育空间变迁史和学术史,探寻东大建筑教育的专业情怀、学术足迹和职业精神。项目共计采访12人次,整理访谈文稿累计20余万字,具有较为突出的创新研究意义、思政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承作用。



月出皓兮——昭君故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三峡大学昭君文化研究中心

 三峡口述·口述历史研究团队

 兴山县融媒体中心

 兴山县文化馆



“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的故乡——湖北省兴山县,灵山秀水中富含深厚的昭君出塞地缘特性和非物质文化积淀。悠远的民歌和传奇故事跨过梯田水沟,绕过屋舍院落,在时空的记忆里构成永恒的乡村音像。

“月出皓兮——昭君故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项目对“兴山民歌”“王昭君传说”“兴山五句子歌谣”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对应的14位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谈,共得到采访音视频素材1927分钟,收集整合大量珍贵图片及非遗影像。过程中,三峡口述·口述历史研究团队耦合校地资源,联动兴山县融媒体中心、兴山县文化馆等单位,形成系列融媒体作品、搭建非遗口述历史语料库数字平台,以期通过口述历史实践聚焦地方文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远播。



云南省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

 巴胜超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为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给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遗留下宝贵资料,云南省于2023年启动了160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第一批共确定101名传承人,记录时间从20238月至20241130日。记录内容主要包括非遗项目背景、项目实践、技艺流程与特色、口述访谈传承人的实践与人生经历等。记录成果为“3+1”,即每位代表性传承人三个影像文本(包括技艺传承片、口述片、综述片),每位代表性传承人一份口述史文稿。项目成果中的100个综述片和100份口述史文稿,将以10卷口述史丛书公开出版。



云雀

 贾正华 导演



天山深处小镇巴音布鲁克冬季冰封辽远,夏天短暂悠游,几个冬天寄宿、夏季牵马的孩子组成了一幅草原气息浓郁的生活图景。

整个冬季,孩子们远离父母,互相依傍,渡过九个月的寒冷以及思念;夏天,回到草原,回归马背,其中的一些孩子却早已为三个月的谋生做好了准备,旅游点赚来的钱可以是每天的零食、一部分的学费,或者自己的假期礼物,甚至是整个家庭几个月的用度和希望。



在城市边缘长大

 耿海洋 导演



颜庭斌从小随父亲来北京生活,作为流动儿童的他,在打工子弟学校长大,但因为没有北京户籍,他没有办法在北京参加中考以及高考。本片记录他与其他几位同学在初三这一年的求学与择校之路,在他与同学的交流中看到了他乐观、幽默、市侩,却又还是个孩子,他既接受现实的宿命,却又对未来充满憧憬……



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梦

 耿海洋 导演



思语,女孩,6岁,老家河南省,父母在广州打工,她一直跟随爷爷奶奶在北京生活,是一名异地留守儿童。暑假过后,她就要去广州上学了……

本片拍摄于20216月底,8月,思语奶奶突然去世,9月,思语去广州上学了……



樟坑径76

 王兆宇 独立纪录片导演



樟坑径76号是深圳龙华樟坑径上围老村有100年的客家老屋,2016年王兆宇摄影师搬进去作为摄影工作室改造,无意中发现屋主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两位飞行员烈士。王兆宇用了三年时间拍摄了这部纪录片《樟坑径76号》。片中相关的人员采用大量的口述不为人知的抗战故事。该片已经全部完成,并在去年拍摄了第二部讲述大革命时期的农会烈士的本土纪录片《樟坑径24号》,目前正在创作第三部本土历史题材纪录片《樟坑径45号》,目标是希望参加口述历史国际周能学习更多的创作经验。



征服法国外籍军团的华人特种兵

 朱洪海 口述历史作家、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征服法国外籍军团的华人特种兵》是一部体现军人荣耀,讲述融入、勇气和坚持的个人口述图书,2023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十年间,吴鑫磊从一名刚加入法国外籍军团、语言不通的新兵,通过不断磨练自己的战术意识、身体素质和专业技巧,最终成长为特种部队教官,从被人嘲笑只能当厨子,到成为考入法国GCP空降兵突击队的首位中国人,从而得到所有人的尊敬。

2023年全国新华书店八一主题书单推荐阅读。

20245-8月在《沈阳晚报》共连载59期。



正学之门:曾印泉的书法人生

 王永明 南丰县博物馆、曾巩纪念馆馆长



曾印泉,现居北京,1956年生于江西南丰,著名书法家、作家、历史学者、收藏家,曾任北师大艺术系书法中心主任。曾印泉浑似古人,有传统的“士人风骨”。其书法直追魏晋、宋人黄庭坚,复活了传统中重要的形式美感,得萧散清远之致,有书卷气,是当前书法家中最具备古典气质的存在。项目通过与曾印泉及其书友的口述访谈,探索曾印泉始终坚守中国书法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因素,试图揭示书法与个人、书法与时代、书法与传统的关系和意义。



纸织画的海丝之路

 耿海洋 导演



福建永春纸织画被评为国家级非遗,周梅森的父亲周文虎是当地有名的纸织画制作大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全家制作的百米纸织画长卷无偿捐献给国家。今年年近七旬的周梅森老人依然坚持纸织画创作,他不为利益驱使,即便生活窘迫,他始终保持对艺术的钻研与热爱。如今,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习永春纸织画这门艺术了,但是周梅森先生身负使命,一方面把这门非遗传给自己的后人,另一方面强烈呼吁更多的年轻人把这项非遗传承下去。



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游学课程“重温历史:记忆之场与口述访谈”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通识教育中心



“中传通识•重温历史:记忆之场与口述访谈”系列游学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通识教育中心组织,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口述历史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与学习。口述历史是以采集历史亲历者的讲述为主要手段的历史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够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背后的故事,倾听记忆个体在宏观历史进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这门课程将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地调研技能,丰富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中国动漫的文化与精神

 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百年百人”口述史抢救研发项目组



项目选择了从“美术片”时代到“动漫/国漫”时代的13位口述者:严定宪、林文肖、常光希、孙总青、戴铁郎、曲建方、吴山明、卓鹤君、阎善春、金复载、蔡志忠、金城、何志祥。被访者的选取既呈现了中国动画/动漫发展的纵向历史线,同时涵盖了各创作环节、各种职能,力求透视动画/动漫创作的横向布局与完整设置。全书通过章节设计和内容构架有效地将每位口述者的个体表达化为了中国动画/动漫的集体话语,传达了中国动漫的文化与精神。



中国现当代音乐口述史(1931-1999

 丁旭东工作室



本项目是一部集口述历史、音乐史料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著作。通过采访近百位音乐家及其相关人士,采集了珍贵的口述资料,涵盖了19311999年间中国现当代音乐的多个方面。项目历时8年,由20余名硕博研究生及青年教师参与,形成了《中国现当代社会运动与音乐思潮口述史》《中国现当代音乐演艺口述史》《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口述史》《中国现当代专业音乐教育口述史》四大专题史,构建了全景式的音乐口述史。本书不仅丰富了音乐史料类型,还推进了音乐口述史学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同时,它抢救和保护了中华民族现当代口头音乐文化遗产,对推动中国音乐历史学术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新疆暴恐案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

 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



2021年,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启动中国新疆暴恐案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项目,计划通过访谈亲历者、重访案发现场等方式,口述记录新疆自2010年以来发生的暴恐案事件,深刻揭示恐怖主义对新疆各族群众的戕害。本项目已在新疆和田、喀什等地州县市访谈超60位亲历者,并于20241月和6月分别发布第一辑和第二辑口述历史报告。未来,本项目将持续推进暴恐案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的访谈与整理工作,为新疆历史留下更多珍贵资料。



种大棚的母亲

 马婧琳 中国传媒大学23电影MFA研究生



我的婶子单占香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马家岭村的果农,她勤劳、乐观、开朗,因为叔叔身体不好,家里从盖大棚,到蓝莓、油桃的种植、修剪、采摘,里里外外都靠婶子张罗,勤劳致富是她的生活追求和目标;婶子的女儿圆圆是吉林大学环境艺术系大四的学生,她擅长绘画、喜欢时代少年团。母女两代人对生活、婚姻、爱情有着各自的理解。



株洲工业发展口述史

 罗咸辉 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副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无疑是“一五”计划建设,其标志无疑是“156项工程”。“156项工程”几乎囊括了当时处于世界先进工业水平的所有门类,就像156根擎天巨柱,顶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大厦,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采访“156项”工程的亲历者和初创者意义尤其重大。

该项目负责人从2021年起,以湖南株洲这座新中国八大新建工业城市作为范本,从党建、技术革新、经营管理、生产生活和企业文化五个维度对采访人进行深度访谈,目前已采访50余位,形成了30多万字的文稿,积累了150多个小时的音频资料,两本书稿《苏联专家在株洲》《新中国工业奠基:“156项”工程株洲建设者口述史》正在联系出版中。



猪肉超马图书馆

 耿海洋 导演



肖纪海,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在外企工作十多年,人近中年的他,决定创业。他想让全天下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他在厦门的“城中村”——集美区的杏林村里,创办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后来,他又把机构的所在场地转变为一家公益图书馆。但三年的疫情让他负债累累。在经济入不敷出的时候,他尝试卖猪肉来支持运营。作为曾经的长跑达人,肖纪海也尝试着通过参与各种长跑活动去募款,努力使公益图书馆可以持续开下去。公益之路是一条有意义、但也需要更多人去坚守的道路。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爱的力量,能够一起努力前行……



走进京剧的黄金时代——纪念富连成创办120周年百集口述历史纪录片

 中国青年报社



成立于1904年的富连成社被誉为京剧“第一科班”,先后培养了近800名京剧人才,其中近300人开宗立派,包括享誉海内外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等。其办学历程是数代京剧人毕生心血的艺术薪传之路,也是一部跌宕传奇的艺术史诗。为纪念其成立120周年,中国青年报社深入访谈富连成社嫡系传人叶金森、孙萍夫妇,全面梳理富连成社的辉煌历程,制作百集口述历史纪录片,展现京剧名家的成长故事及京剧的海外传播之旅。目前已完成拍摄,在后期制作中,计划10月底上线。





青少年影像专区

(以首字母为序)


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提交项目



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暨新历史合作社,致力于青少年口述历史与影像叙事培训与作品创作。2014-2018年策划执行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辅导完成300余部大学生纪录片作品;2019年创立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迄今辅导完成250余部中学生纪录片作品。

2024年,大江大海带领100多名少年导演,北起内蒙草原,南至彩云之南,西登青藏高原,东临沧海之滨,用脚步丈量天地之远,用镜头记录众生之美,用作品传播中国故事。

以下为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提交项目:


长桌百味

主创:吕奕安 吕奕辰 刘逸晨 吴宇轩




大山鸿雁

主创:刘英博 梁嘉懿 刘姝含




哈尼的新衣

主创:陈沐禾 朱韵行 朱韵霖




花非花

主创:江宸儒 周星宇




回村

主创:丁弘逸 史景佟 罗若兰 张岱琳 李思贤




龙哥的放眏机

主创:王喾 林俊安




那些花儿

主创:赵颍桐 陈镝光 陈玄同 周星宇




泉中拳

主创:沈大堃 陈玄同




人生都是小事儿

主创:胡馨予 李瑞琪 殷雨乐




山人

主创:赵颍桐 史名希




石龙村的女孩儿

主创:张歆雨 Isa Wang 王伊诺 林爱可




守护

主创:陈玄同




守农

主创:陆子昂 陆子轩



侗族大歌

主创:段霖熙 王宁钧 陈志行 张潇兮 贺菲




它们与我

主创:丁俊成




她们的帽子

主创:刘文熙 王逸格 袁瑞辰




我是一只羊

主创:郑惟远 李恒旭 徐昀灏




无声心途

主创:朱琳菲 胡睿轩




小黄车的故事

主创:刘晨阳 马元博




寻马

主创:康瀚之 周家仪 朱彦霖 郭弈君 黄茵子




寻找老五

主创:庄耀涵 陈镝光




音乐无国界

主创:顾博森 郑祺祺 祝祺舜 郑大伟




远方

主创:华堃霖 罗浩洋 胡婧萱




朝夕相伴

主创:朱俊行 袁溪辰 王安典




职业素养

主创:徐若桐 龚学妍 彭如熙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提交项目


开发红色桌游——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罗一涵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



2021年我开始关注“两弹一星”,走访功勋和专家,了解“两弹一星”故事,经过调研发现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两弹一星”并不了解,同时游戏的方式是最好的让民众了解的方式,故发明和制作了“两弹一星”红色桌游,并发放到市场继续试玩调试,希望通过游戏的方式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继续推广红色桌游,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玩到这款桌游,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了解“两弹一星”。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提交项目


隐姓埋名人:追寻邓稼先的足迹

 罗天泽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一学生



2021年我和小伙伴开始走访“两弹一星”专家和后代,了解功勋鲜为人知的工作,走访他们生活的地方,希望用摄像机、画笔记录这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故事。后来在海淀宣传部的帮助下,发起成立全国第一个“两弹一星”青少年宣讲团,到街道、社区等宣讲“两弹一星”故事,这是青少年对“两弹一星”精神最好的弘扬和传承。

这个项目还会继续下去,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两弹一星”的故事,助力科技兴国。



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提交项目


宝儿姐说中轴

 黄吉恩 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3年级学生

 黄瀚程 原北京电视台导演制作人



本项目是为青少年量身的微纪录片项目,选题为北京中轴线,目的是通过拍摄这个纪录片,从而让全国的青少年更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

这个片子已经拍摄1年多的时间,一期拍摄基本完成,目前正处在二期深入创作的开始阶段。项目目标是在拍摄50位与北京中轴线有关的人物访问,预计202510月完成。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学校提交项目


睡前聊聊天——家庭口述对谈实践

 赵世昊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学校小学三年级学生



该项目发起自一次家庭影像记录——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冲突与矛盾,孩子和妈妈互相表达对当时事件的记忆和感受的场景。

家庭口述对谈以尊重彼此为原则,创造可以安全地表达自己感受的氛围。并在孩子的主导下,将正式访谈对话的形式演变为10-15分钟的“睡前聊聊天”。目前以每周3-4次的频率在进行,对谈主题有:“家庭冲突事件后的沟通与反思”、“学校里的新鲜事”和“小时候的记忆”……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提交项目


00后对话无锡乡镇企业家——洛社镇项目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023级口述史课程班



为了记录无锡乡镇企业家个体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和故事,集中塑造无锡乡镇企业家“四千四万”精神群像,生动反映无锡乡镇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成就和作用,激励启发青少年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惠山新实践,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和无锡市惠山区档案史志馆自20238月启动“无锡乡镇企业口述史”项目以来,已完成了“西塘村”项目,2024年暑假项目组聚焦洛社镇,在这片热土上再忆改革浪潮。

此次项目共采访了6位乡镇企业家,收获了240多分钟的视频、400多分钟的音频资料和147张历史照片,整理出30000字左右的抄本,目前已完成了6位乡镇企业家的口述作品。



美国McCallie School高中提交项目


98岁宋仿先生口述抗战

 赵梓辰 McCallie School高中学生



我的大爷爷今年98岁,1937年,他正读小学三年级,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暴发……

我现在是一名高中学生,一直对战争和历史有很深的兴趣,经过对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及摄制方式的深入学习和悉心准备,我对大爷爷的经历进行了第一次的口述历史采访。现在,这个项目还在进行,随着我作为影片创作者的不断学习,还将持续拍摄大爷爷的口述素材,希望未来包含大爷爷珍贵口述细节的完整项目对更多的历史研究能提供帮助。




老兵口述史项目

(以首字母为序)


中国双拥新媒体中心提交项目



近年来,全国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各级按照“政府主导,专家领衔,社会参与,专业实施,成果共享”的原则,广泛开展老兵口述历史项目,抢救性挖掘采访参战老兵及国家军队建设中建功立业的退役军人等群体,记录留存老兵影音资料,形成一大批口述历史纪录短片、图书、宣传片以及短视频等成果。

中国双拥新媒体平台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管,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是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重要宣传力量和专业媒体平台。

2024年,值此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举办之际,中国双拥新媒体中心携手组委会共同策划“永远的老兵——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老兵口述历史展版块。除向社会征集大量优秀项目外,还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湖北十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湖北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陕西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河北邯郸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集体选送的一批口述历史成果。

英雄终将归于尘土,但他们的故事永不凋零。

以下为中国双拥新媒体中心提交项目:


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历史

 邯郸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军队离退休干部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国家、军队的宝贵财富。为深入挖掘军休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军休干部讲好英雄故事,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邯郸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一所深入开展军休干部口述历史整理工作。

我们选择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且能够清晰表达的三名军休干部孙殿武、于立嘉和孔繁清,口述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同时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拍摄、剪辑制作。

军休干部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真实经历和烽火岁月。他们的故事充分彰显了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情怀。让我们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重回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他们用生命捍卫家国的坚定信念。

他们的故事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老兵口述历史

 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与时间赛跑,抢救留存“老兵红色记忆”,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策划实施“老兵口述历史”项目。项目以“口述”为主要方式,以视频短片为主要载体,老兵站在新时代下亲述经历与心路,旨在广泛开展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达到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项目自20209月策划实施以来,连续5年共为151名老兵拍摄制作了个人纪录短片,多次被央视新闻联播、国防军事频道等中央、省市媒体宣传报道,并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历史的光芒——军休干部口述历史专题片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专题片《历史的光芒》采访了六位战功卓著、贡献突出、事迹感人的广东军休干部,用“口述+记录”的方式回顾战斗历程,讲述英雄故事,立体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奋斗发展的非凡历程,彰显军休干部的光荣历史、精神风范和社会价值,展现他们踔厉奋发、奋勇向前的光辉瞬间,挖掘宣扬他们身上承载的精神价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让这道历史的光芒传递给更多人,我们任重道远,步履不停,进行线下红色宣讲,青少年红色研学。



南粤百岁老兵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奋力推进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铭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浴血奋战的英雄,与时间赛跑,用影像把广东百岁抗战老兵的革命历史记录下来,将红色精神代代传承。《南粤百岁老兵》聚焦广东省内的十位革命抗战老兵,或由老兵直接讲述战斗惨烈,或以勋章等革命荣誉见证物为切入口,拍摄、采访抗战老兵,留下珍贵影像记录,并制作成系列微纪录片,向全社会传播,致敬革命英雄,宣传退役军人事务的重要性,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戎耀老兵红色记忆

 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为讲好老兵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了“戎耀老兵”关爱活动,此项活动提前半年多进行策划,历时三个多月,走访慰问、深入采访了我县5819541031日前入伍老兵。通过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收集一段红色声音、拍摄一部讲述影像、保护一批红色资源、制作一本荣誉纪念册的方式,深入挖掘红色故事,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老兵的珍贵记忆和感人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兵、关爱革命功臣的浓厚氛围。



守护民族记忆——为家国留史为烈士留名

 刘霞 “真实战争故事”创始人、“霞姐重返战场”主播



刘霞,前媒体资深记者,致力于记录战争影响下的人生,让每一个保家卫国的生命都能被看见,被记起,被思念,被告别。

2008年开始采访报道抗战老兵,16年间已记录下上千位参战老兵的真实故事,涉及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援老及新时代和平守卫者等,留下500余万字的非虚构口述故事。

老兵从不惧死,最怕的是被遗忘。

全国抗战老兵健在的已不足二千人,抗美援朝老兵也多年逾九旬,战争的细节和历史的温度,都在随着这些个体的消逝而湮灭。

一个老兵的经历是故事,一百个老兵的故事就是历史。收集、记录、传播老兵故事,不仅是抚慰保家卫国的英雄,更是为后人留下一段段鲜活的真实历史。

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责任,那铭记他们就是我们的使命,让我们一起守护民族记忆。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访谈

 梁其承 退役军人博主



梁其承,退役军人博主,原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上校正团退役,202312月开始采访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主题是“采访退役战友,探访百业人生”,已采访32名战友,视频作品全网播放量约5000万次。

未来三年将采访2016-2020年军改期间200名退役军人的创业故事,以视频访谈形式全方位记录新时代军事体制改革背景下退役军人投身经济建设的奋斗历程,展现改革背景下退役军人个人命运及军队改革成果。



致敬英雄——寻访十堰参加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和自卫反击战老兵故事

 十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老兵的先进事迹是重要的红色资源,是鲜活的红色教材,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十堰一直是英雄的城市,革命的热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继续发扬红色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抢救性采访、整理一批参战老兵的动人故事,真正建立十堰老兵群体“群英谱”,健全十堰英模群体的资料库,丰富十堰城市精神内核。2021年开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始以“寻访十堰英模”为主题,着重对十堰参战老兵事迹进行挖掘采访。截至目前,已采编完成了120个老兵的图文事迹,并整理出版了《致敬英雄》(第一卷)、《致敬英雄》(第二卷),《致敬英雄》(第三卷)正在编印中。采编的老兵事迹除了成册出书外,还通过十堰日报社主流媒体平台进行了宣传推广,英模先进事迹通过媒体刊发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讨论和肯定,并得到了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湖北省军区“荆楚长城”平台、长江云、抗美援朝纪念馆、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等媒体或平台的关注和推介,被广大网友称为“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一场直击心灵的全民动员”“一次红色教育的生动实践”。

为将此项工作长期坚持并延续下去,深刻讲好英雄故事,积极弘扬奉献精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崇的职业,让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让十堰英雄城市、革命热土的形象更加光辉,“寻访十堰英模”宣传活动已被作为一个持续性项目连年开展,每年采访报道一组英模故事、印制一本《致敬英雄》书籍,后续还将通过视频纪录片、故事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对活动成果进行综合性推广运用,力争通过一次次砥砺初心的锤炼,一场场涤荡心灵的洗礼,让十堰“英雄谱”不断完善,让“英雄故事”在秦楚大地永续流传、激荡!



南京大学提交项目


参战记忆:解放军老兵口述历史

 南京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20247月起,南京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开展本次口述历史访谈整理工作。项目主要聚焦江浙等地90周岁以上的离休军人,试图构建他们对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军队建设的记忆网路。现已完成对11名离休干部的访谈,收集珍贵档案近20套,资料数百张。项目组拟进一步开展相关访谈工作,适时出版相关项目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提交项目


从铁血军营到科技创新,从核爆试验到科学探险——非典型50后沈叔的多重人生

 涂晓华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沈爱民,1954年生,不走寻常路的非典型50后。他的青春在钢铁枪炮间,从钢铁战役到核爆试验,见证了国家的崛起与繁荣;30岁他进入中国科协,作为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现为中国科协荣誉委员)退休,他以实干创新精神,深度参与了学会改革、政府职能转移等工作。我们挖掘了沈爱民的事业、家庭和爱好,感受他的青春热血和坚韧执着,体会他的浪漫精神和在路上的不羁灵魂。



安徽艺术学院提交项目


边子正,英雄已百岁

 安徽艺术学院纪录片(短视频)研究院



本片在2022年开始的边子正口述史采访的基础之上,以纪录片的样式,探寻百岁老人边子正不断创造人生奇迹、追寻革命理想的传奇故事。该片摄制历时两年,摄制组跨越安徽、陕西、山西三省多地寻访,通过大量寻访求证,以客观而不失温度的讲述,把一个放牛娃成长为特等战斗英雄和著名作家的百年传奇经历呈现于荧幕之上。



安徽工程大学提交项目


寻找抗美援朝英雄李家发——听家英奶奶讲述铁腿通讯员传奇

 安徽工程大学广告学“寻找抗美援朝英雄李家发”口述史队伍



20247月,我们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启动李家英奶奶口述史项目,致力于收集抗美援朝英雄李家发妹妹的口述回忆。李家英奶奶作为英雄的亲人,拥有大量珍贵记忆。团队已经完成了对李家英奶奶的深入采访,并成功将采访录音转写成文字。目前,团队正根据现有文字资料创作剧本,以期生动再现李家发烈士的英勇事迹和李家英奶奶的亲历故事。我们后期计划将英雄的故事与省级非遗剧种“梨簧戏”相结合,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提交项目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

 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



为留存抗战老兵历史及记忆,“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项目致力于收集抗战老兵历史故事、老兵遗物和战争相关实物,以筹建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同时开展相关策展活动,启动二战田野调查项目,让历史回归人性,回归到每一个人身上。

截至目前,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累计接待10000+人次参观,收集抗战老兵故事、档案、回忆录等2416份,收集战争见证物3298件。



个人提交项目


重走丈夫和他战友们走过的路

 李元清 退休人员、纪实攝影人



2017年至2024年,我先后四次重走丈夫和他战友们走过的路,最后一次是20231220日至2024125

在这个口述历史的活动中,我带着对丈夫深深的思念而来,这是一份无比珍贵的情感表达。可以尽情地倾诉丈夫走过的那些路、经历的那些故事,让他和他的战友们的身影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一抹独特的色彩。讲述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那段充满奋斗与温情的岁月,也让丈夫和他的战友们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传承和铭记。愿我的思念在这个活动中找到一个温暖的寄托,让那些美好的回忆永远熠熠生辉。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系列《寸山河》

 朱洪海 口述历史作家、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本系列收录了作者历经十余年采访的近二十位抗战老兵口述,其中有的老兵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如王伯惠老人、黄耀武老人。本系列拟分为三册出版:《寸山河——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寸山河——中国驻印军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寸山河——其他战场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收录内容均为诸位老兵抗战时期的经历。目前第一部已经完稿交付出版社,另外两部将于2025年上半年交稿。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1944-1948我的战争》

 朱洪海 口述历史作家、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该书是由朱洪海采访、执笔、策划出版的口述历史作品,于2010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真实记录了主人公黄耀武亲历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印缅战场,通过黄耀武作为驻印军新六军一名战士的视角,感受到全体国人万众一心抗战的感人场面。内战暴发后,则以主人公的种种亲身经历,揭露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贪污腐化以及基层官兵厌战情绪,展示了国民党必败的结局。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此生许国》

 朱洪海 口述历史作家、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该书记录了黄埔抗战老兵瀛云萍的14年抗战经历,于2024年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一名基层军官的视角,讲述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全过程的传奇经历,瀛云萍先后参加了江阴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为了民族大义与青梅竹马的恋人分手,抗战后期在新疆黄埔九分校任上校教官。全书以战地恩情、爱情与友情,展现了抗战时期国人的爱国精神与英勇热血,向读者讲述一段历史,一份家国记忆。

该书获得《作家文摘》20249月好书榜。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从延安出发》

 朱洪海 口述历史作家、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本书于2020年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全书以历史亲历者谢雪萍的口述、首次公开的档案《张学思自传》为主线,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系统、完整地叙述了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是怎样参加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从冀中抗战前线到东北解放再到新中国成立,展现了张学思将军的一生。

为该书录制的95集音频,于2022年在《学习强国》上线,累计两百多万人次收听。

该书于2021年获得第一届辽宁省出版政府奖。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旗正飘飘》

 朱洪海 口述历史作家、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本书是一部反映东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报告文学,2024年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

1939年,中共中央为挺进东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延安组建了一支东北干部队(简称"东干队"),本书所记录的六人,均为东干队成员。全书以1931-1945年抗日战争为时间线,运用大量的档案、回忆录等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真实记录了张学思、高存信、罗文、王岳石、白竟凡、谢雪萍六人的烽火青春,再现了一代青年为民族命运前赴后继的激荡岁月。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我是新六军少尉》

 朱洪海 口述历史作家、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本书为《1944-1948我的战争》修订版,由万卷出版公司于2016年出版,原版署名黄耀武著,修订版《我是新六军少尉》署名黄耀武口述、朱洪海执笔。

抗战后期,十万生龙活虎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报名从军走上抗日战场,史称“十万青年十万军”。硝烟散去,诡异的命运又将他们拉进了内战的轨道。本书所记录的,是一位老兵口述的正在远去的历史,这样的史料即将绝版,他讲述的是他自己,更是在讲述那一代人。



口述历史系列《我的抗美援朝》

 朱洪海 口述历史作家、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本人近年来开始进行抗美援朝老兵口述采访工作,先后采访多位战争亲历者,其中有战地记者,有摄影记者,也有连队文化教员和一线战士,他们的口述内容生动而丰富,以基层官兵的视角为后人记录了这场被称为立国之战的战争。

目前正在进行文字整理工作,预计成书4册,拟集中推出《口述历史——我的抗美援朝》系列图书。



南疆1979:靖逸村担架队支前口述

 彭祈遇 英国伯明翰大学全球史专业毕业生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广西和云南数百万民众组成不同的队伍,他们踊跃参战支前,保家卫国,被部队誉为“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然而,关于他们的口述回忆极为稀少,口述历史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本项目以自卫反击东线“两岭”作战亲历者的视角出发,记录广西田东县靖逸村担架队支援前线作战的经历和当下的生活。



山河无恙——抗战老兵口述实录

 邓果 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



2011年至今,作者在四川、重庆、云南、江苏、北京、辽宁、云南、陕西等地寻访抗战老兵上百人,从中遴选32位有代表性的亲历者口述,记录72万字。涉及九一八、七七、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滇西反攻、缅北反攻等抗战重大事件,参战老兵涵盖步兵、通信、医疗卫生、后勤保障、情报、援华外籍人员翻译等岗位,包含了大学生、中学生、农村壮丁和军校学生。不仅记录老兵的抗战经历,更用心记录战争对参战幸存者产生的割裂与改变。



 “勇者三部曲”之《激流者》

 赖恩典 独立纪录片导演、摄影师



“勇者三部曲”第二部《激流者》将作为2025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向无数抗战先烈和健在的抗战老兵致敬之礼。

本书收录了抗战时期的海军学子、美军第14航空队75中队驱逐机飞行员、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鸿翔部队成员、西南联大八百学子之一、美军第14航空队无线电报务员共五位抗战老兵的口述历史合集。

这五位老先生的口述书稿已经整理完毕,共计38

3千余字,目前正在进行书籍的封面和内页排版设计,预计将于明年正式出版。



往届年度项目团队提交项目

(以首字母为序)


川菜口述历史实录——“川菜寻游记”

 陈妍 川菜口述历史研究者、“川菜寻游记”出品人



2022年起开始从事川菜口述历史研究工作,本年度继续在川菜口述历史领域深耕,以人物为经、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多人物多事件组合成为专题,来构建川菜口述历史实录的脉络梳理,真实记录、挖掘再现川菜老师傅,特别是普通从业者的人生故事、技艺要诀。同时以短视频、微纪录片、公众号等形式持续输出,扩大川菜的影响力。还尝试了利用日常工作积累下的细节丰富的一手采访资料与国内外优秀的媒体合作,共享研究成果。计划5-10年持续做下去。



大国动力:锡柴80年口述史

 帮宁工作室



2022年开始,冒着新冠疫情的风险,葛帮宁历经大半年时间,辗转无锡、长春和北京三地,采访了20名与无锡柴油机厂(简称锡柴)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他们中,既有锡柴80年艰难历程的开拓者,也有其重大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既有当地原党政负责人,也有企业负责人;既有古稀耄耋老人,也有新一代接力者。

20239月,《大国动力:锡柴80年》出版,书中记录了锡柴80年来从一个生产简单农具的初创企业,逐步成长为民族品牌、大国动力的典型代表之一的奋斗历程。



第五季《深圳口述史》(深港故事篇)

 深圳市政协

 深圳晚报



第五季《深圳口述史》(深港故事篇)将精选100名在深港关系领域的建设者代表,以他们鲜活而饱含情感的故事勾勒深港合作的时光图景,描摹人缘相亲、商缘相连的时代画卷,叙述深港“双城故事”,展现一河两岸深港一家亲的温馨底色。第五季《深圳口述史》采取文字、照片、录音、影像档案记录、短视频、纪录片、图书、展览等多种形式,让文史资料“动”起来。第五季《深圳口述史》现已采访了62位人物,在《深圳晚报》及各大媒体平台上刊发了35期。



滇艺芳华——云南文化名家系列

 云南省文化馆

 云南广播电视台



8集系列作品以微纪录的方式讲述扎根基层、深耕时代的当代云南文化名家的故事,以刀美兰、姚钟华、范稳等8位云南舞蹈家、画家、作家、歌唱家等的口述访谈为主要内容,以“影像+文字”的表现形式,展现他们的艺术人生历程。

该作品于20248月在云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平台全网发布,全省广电、新媒体转载转发,全网点击超过1500万。

2025年,云南广播电视台还将继续推出《滇艺芳华2》,并将16集拍摄内容整理集结成书出版。



·国记忆——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南京市建邺区戎耀退役军人帮扶中心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为更好地铭记历史、崇尚英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军事科学院党史军史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重大项目“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2021-SKJJ-A-005)。南京戎耀退役军人帮扶中心及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作为该项目的合作执行团队,承担了部分地区志愿军老战士口述访谈工作。2024年团队已对15位志愿军老兵进行了口述历史访谈工作,录制视频素材51小时,已整理文字15万余字,收集图片及各类资料38份。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口述历史

 江西省地质博物馆

 江西鸿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010月,整合了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煤田地质局、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的江西省地质局正式组建,加上早在2000年之后的属地化管理,江西省核工业老一辈地质人原所属地质队及其奋斗“背影”渐渐远去。而他们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24年,正值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如何再现老一辈核工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下,老一辈核工地质人大多都是耄耋之年,通过记录和再现江西省核工业地质人的精神世界及老一辈地质人的艰难岁月,有着“传承传统,昭示未来”的意义。其紧迫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口述历史》项目以亲历者口述的方式,以老一代地质人的视角,呈现中国当时的找铀背景、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找铀的历史,并通过鲜活的人物与事件记录那段激情燃烧又艰难困苦的岁月,再现老一辈地质人的精神及国家记忆。

项目自2024年初立项,3月正式实施,至10月底,已采访80-90岁的老一代地质人14人,完成46.5万字的逐字稿整理。



通江达海之三——迎王送船

 高舒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主编、副研究员

 杨晖 地方文史研究者、纪录片工作者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迎王送船年祭》阶段性成果。《迎王送船》是继《水居之民》《瘟去运来》后,《通江达海》系列的第三部微纪录片。新冠疫情过去,九龙江上的船庙进发宫复办一年一度的迎王送船。常规的农历三月初三,临时调整为五月十三,老一辈法长在雨天救场确保了这一年迎王。农历九月十三,迁居岸上的船底人回到船庙,在水上完成一年中最隆重的送王船。为纪念中、马联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送王船”成功,船底人自发筹资在陆地上立起石碑,也迎来了马来西亚兄弟宫庙勇全殿到场见证。



抗战口述史专题片《重返缅甸战场》

 浙江立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抗战口述史专题片《重返缅甸战场》,选择重要历史节点和重要历史人物,较全面地还原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挥师缅甸抗击日寇侵略的史实。全片10集,近300分钟。全片以主持人陈永新的宏大叙事为串线,以著名公益人士孙春龙和滇缅抗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老师的访谈为基础,同时辅以抗战老兵、抗战老兵后人的访谈,以及缅甸、南京、湖南等地的寻访。史实翔实,资料丰富,细节震撼,制作精良,是一部难得的抗战题材口述史。



 “乐改”纪事本末——新中华民族乐器发展史

 高舒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主编、副研究员



2023年中宣部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作者高舒通过1954年中国音乐研究所领导全国各民族乐器改革(乐改),还原新中国造就“民族乐器”,实现乐器形制、性能、声音的标准化历程,回应了关于中华民族音乐发展路向的标志性命题。作者历时15年,采访200余人,整理500多个乐器实例,以50万字全景式地呈现新中华民族乐器发展的历史,展开改革乐器被逐步认定为“标准”,最终一统海内外生产、修造、创作、演奏、教学的壮大声景。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口述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6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智库以来,深入开展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口述史研究,累计完成访谈100人,整理实录100多万字,口述者包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外历史亲历者的后人、专家学者、国际友人等,出版了《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和平之旅:东瀛友人口述史》《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记忆传承口述史》《以史为鉴:日本友人和平实践口述》4本著作,推动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不断延续,代代相传。



旗帜:口述大庆石油会战

 陈立勇 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主任



六十五年前,油龙出海,石破天惊。一场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石油大会战,在荒原上延展。从那时起,大庆以共和国的名义为工业代言。工业学大庆,大庆永向前。伴随汩汩油流伫立起的旗帜已成燎原,旗帜下,年轻的足迹矢志向前,向前……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庆油田发现65周年、大庆精神提出60周年,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以60名大庆石油会战亲历者和见证人——“老会战”的口述史料为基础,创作《旗帜——口述大庆石油会战》,202411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著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口述历史研究”阶段性成果。



旗帜:全媒力作60集口述史

 陈立勇 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主任



工业学大庆,大庆永向前。为纪念党中央提出“工业学大庆”号召60周年,同时向党的生日献礼。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主任陈立勇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主创,与大庆市融媒体中心(大庆广播电视台)听•见大庆工作室、石油工业出版社,联合推出全媒音频力作60集口述史——《旗帜》,71-926日在大庆市融媒体中心旗下所有微信公众号及综合广播、交通广播、音乐广播同步播出,通过60位油田开发亲历者的感人事迹带领大众在声音中重温大庆石油会战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感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思想魅力。该项目入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年度社科普及资助项目。



上海市民生活口述史——我的婚礼

 候车式文化工作室



亲历、亲见、亲闻,人人都是“历史学家”。无数微小的声音,汇聚成的集体记忆,往往成为破解时代密码的钥匙。其中的共同情感和共同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归属感,是我们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候车式文化工作室和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上海通志馆联合发起“上海市民生活口述史”项目,第一期将在上海市16区范围内完成约40个婚礼口述史案例,受访人从“20后”到“90后”不等。致力展开一幅新中国成立以后,普通上海市民的生活画卷。



身为动画人——上海美影人口述史

 空藏动漫资料馆学术工作室



由空藏动漫资料馆工作室核心成员发起的“身为动画人”口述历史项目共采访了参与过中国动画事业奠基的百余位从业者,访谈音像素材累积600余小时。编著了国内首部动画人口述历史专著《身为动画人——上海美影人口述史(卷一)》,与苏州美术馆、东布洲国际动画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等平台、机构合作了多个兼具学术性与公共性的展览项目,展览内容将艺术文献与口述历史访谈、研究成果有机融合,并策划了十余场与展览配套的讲座、论坛。今后该口述历史项目及相关内容的研究、写作、公共传播将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



 “枕流之声”——上海枕流公寓口述史

 候车式文化工作室



枕流公寓是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素有“海上名楼”之称。工作室以“枕流漱石,以文化人”为主题,通过访谈拍摄、文物信息采集等手段挖掘建筑特色和人文故事。项目以建筑为纽带,访问了21个家庭,共30位居民和工作人员。分别涉及艺术家/高级知识分子本人、二代及三代,年纪跨度60岁,收集视频资料2500分钟,逐字稿近46万字,图片超过1000张。通过分析居民口述和旧时平面图,采用建筑建模手段还原了30年代枕流公寓建筑特征。同时,多维度展现了近现代艺术家/高级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以及作为一个有血有肉之人在不同历史横截面的抉择与坚持。《枕流之声——百年公寓的居民口述》于20245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演播艺术家口述史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2019年,由曾志华教授团队申请的“中国演播艺术家口述史”项目获得“口述历史在中国”项目扶持。在此基础上,曾志华教授团队成功申报获批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演播艺术家与演播艺术发展研究”。

此次口述史研究以挖掘受访者“生命历程”为主线,唤起演播人的个体记忆和创作记忆;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独白,印证中国演播艺术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嬗变。截至20237月,项目组已对40位演播艺术家进行了口述史采访。





特邀项目

(以首字母为序)


Climate and Nature

Memoar Oslo



We know a lot about what happens when the glaciers melt and the rainforest burns down, but what happens in our local communities when the environment around us is no longer recognisable? In this project Memoar put together a small group of citizen scientists who went out to talk with people about how they feel when those with electric cars avoid tolls, while those who can only afford fossil cars pay for the infrastructure. How has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changed in their lifetime, and what are their thoughts on this?

The question we ask ourselves in this context is what role can we as oral historians play? Can we play a role in reducing the worst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change, or can we help those who are affected to adapt to the change that is coming? Or should our role be to simply capture and share the stories that emerge from a world that is disappearing?

Climate and Nature was a project which was part of a larger climate project with the British Oral History Society called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is project different people and organisastio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joined in adding their stories to an interactive map tracking the climate changes in different places. Most of the interviews are made available online.


我们对冰川融化和雨林被烧毁时发生的事情了解很多,但当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得不可识别时,我们的地方社区发生了什么?在这个项目中,Memoar组织了一小组公民科学家,让他们走出去与人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感受:当拥有电动车的人避免收费,而那些只能负担化石燃料汽车的人却为基础设施买单时,他们的想法是什么?在他们的生命中,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对此有何看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问自己,作为口述历史学家,我们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能否在减轻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最严重影响的方面发挥作用,或者能否帮助那些受影响的人适应即将到来的变化?还是说我们的角色仅仅是捕捉和分享从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中涌现出的故事?

“气候与自然”是一个项目,隶属于与英国口述历史学会合作的更大规模的气候项目,名为“环境与气候变化”。在这个项目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和组织都共同参与,将他们的故事添加到一个互动地图上,以追踪不同地方的气候变化。大多数访谈均可在线获取。



Corona pandemic(新冠疫情)

Memoar Oslo



As the borders of the world and smaller communities were shut close, Memoar started interviewing people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see how the pandemic affected their daily lives. From small fisherman communities to the larger cities, we interviewed 140 people about how their lives had changed, what they were thinking and what their fears were online, using the rapi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o our advantage.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interviews were made available online after the interviewees consented, at the same time they were being archived at the Norwegian 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

The collection was also made in to a podcast which wa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museum and Memoar, and a book chronicling peoples thoughts, idea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pandemic.


随着全球和小型社区的边界关闭,Memoar开始采访全国各地的人们,了解疫情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从小渔村到大城市,我们采访了140人,探讨他们的生活变化、思想和恐惧。我们利用迅速发展的技术,在线进行访谈。大部分访谈在受访者同意后被公开,且同时在挪威文化历史博物馆进行归档。

此收集成果也被制作成了播客,成为了博物馆与Memoar的合作项目,并出版了一本记录人们对疫情的思考、想法和经历的书籍。



出走的决心



《出走的决心》是由尹丽川执导,咏梅、姜武、吴倩和张本煜主演的电影。该片根据50岁自驾游阿姨苏敏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主人公李红在日复一日的家庭压力下,勇敢出走,独自追寻梦想的故事。影片通过李红的经历,反映了中国式家庭中女性的困境和自我觉醒的过程。

电影《出走的决心》背景设定在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中,聚焦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的挣扎与觉醒。影片通过李红的故事,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自我梦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她们在多重角色中的妥协与抗争。电影强调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鼓励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生活。



长征之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宣部的有力指导和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的大力配合下,精心拍摄制作完成专题片《长征之歌》,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全新视角切入,深挖长征文化资源、文物资源,聚力讲好长征历史故事和新时代发扬长征精神的故事。

《长征之歌》相关内容在全网总点击量达13.4亿次,总台自有平台跨媒体总触达5.21亿人次,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10.1亿次,累计获得微博热搜榜单共48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1055家主要媒体纷纷报道,《新闻阅评》刊发《总台电视专题片瞩目长征公园传承长征精神》,高度肯定《长征之歌》诠释长征精神历久弥新,并评价该片已经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组成部分。



Documenting the Syrian Cultural Heritage

WathiqatWattan Foundation



The impact of the war was not limited to Syria's land and people, but also extended to include the Syrian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rich with customs, traditions and rituals. Therefore, documenting it was necessary to preserve it in the post-war phase, and show the resilience and the will to live of the Syrian society despite all circumstances throughout history. Wathiqat Watan Foundation's projects in this context include:

-The Syrian handicrafts

- Fine Arts

- The Syriac Heritage

- The Culture of the Syrian Mouneh


战争的影响不仅限于叙利亚的土地和人民,还延伸至叙利亚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俗、传统和仪式。因此,记录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在战后阶段保护它们是必要的,展现叙利亚社会在历史中尽管面临重重困境仍然展现出的韧性与生存意志。在这方面,Wathiqat Watan Foundation的项目包括:

叙利亚手工艺

美术

西叙利亚文化遗产

叙利亚食物文化



Documenting the War on Syria

WathiqatWattan Foundation



The war on Syria has occupi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which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many studies, films and documentaries associated with it, in addition to the loss of many narratives and facts related to the daily lives of people. This prompted Wathiqat Watan Foundation to give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ar on Syria in its projects. The aim was to document various aspects of this war and the events, facts and topics experienced by Syrians of all segments during this period, so that these oral narratives complement the official written documents and be testimonies from those who lived the war. These projects include:

-Women in wartime

-Children in in wartime

-Antiquities in wartime

-Massacres

叙利亚战争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催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研究、影片和纪录片,但也导致了许多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叙述和事实的遗失。这促使Wathiqat Watan Foundation在其项目中高度重视叙利亚战争。其目的是记录这一战争的各个方面,以及叙利亚各个群体在此期间经历的事件、事实和话题,以便这些口述叙述能够补充官方书面文件,并作为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的见证。这些项目包括:

战争中的女性

战争中的儿童

战争中的文物

大屠杀



Food and I(食物与我)

Memoar Oslo



The aim of ‘Food and I’ was to gather primary sources of knowledge on how food, culture and society has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few generations in Oslo.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60's,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have migrated to Norway, bringing with them new food, language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Our goal was to connect with these different groups and train them in doing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to be published online and in an exhibition in Strømmen. 5 people were recruited from Eritrea, USA, Syria, Pakistan and Norway, and together they collected 50 interviews with people from their own community. They also wrote summaries and transcribed the interviews themselves.

The project wa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moar, Lillestrøm commune, the Pakistani Cultural Organisation and Osl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OsloMet). All interviews were archived with OsloMet. In addition, Memoar and OsloMet produced a peer reviewed article that was published in ‘Food, Culture and Society’ in 2023, and prepared the interviews for use in the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 Food2gather.


“食物与我”的目标是收集有关奥斯陆过去几代人中食物、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手资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同群体的人们移民到挪威,带来了新的食物、语言和文化习俗。我们的目标是与这些不同的群体建立联系,并培训他们进行口述历史访谈,以便在线发布并在斯特罗门(Strømmen)举办展览。我们招募了来自厄立特里亚(Eritrea)、美国、叙利亚、巴基斯坦和挪威的5位参与者,他们共同收集了来自自己社区的50个访谈,还自行撰写了总结并转录了访谈内容。

该项目是Memoar、利勒斯特罗姆市(Lillestrøm)、巴基斯坦文化组织和奥斯陆都市大学(OsloMet)之间的合作。所有访谈都在OsloMet进行归档。此外,MemoarOsloMet还发表了一篇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刊登在2023年的《食物、文化与社会》期刊上,并为欧洲研究项目Food2gather准备了访谈材料。



父亲的独白



一位酗酒成性、酒后家暴的父亲在过年前与三年没有交流的儿子暴发了一次争吵。面对儿子手上一直拍摄的镜头,父亲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光之子



13岁的梅朵学习生活在藏地的一所福利学校,父母离异后,梅朵只能留在年迈的外公外婆身边,为了找回从小缺失的亲情,梅朵克服种种困难,一个人勇敢地到草原深处去寻找爸爸,看见爸爸家庭幸福,有儿有女,有牛羊有草原,梅朵内心五味杂陈而又无处诉说。她迎着阳光,手握画笔,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想象。在商业社会数字时代,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情感,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游牧文化,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很多孩子在婚变中沦为了“孤儿”。《光之子》记录了少女梅朵独自踏上一段寻找父亲和归宿的如梦般的心之旅,展现了在时代的变迁中,一个幼小的生命坚强成长的故事。


Life History Projects(生命史项目)

WathiqatWattan Foundation



These projects document the journey of personalities who were influential whether on the humanitarian, social, economic or political levels. The purpose is to turn their life stories into lessons and models that are documented and preserved within the Syrian cultural archive. These projects include:

The Martyr Medhat Saleh: Documenting the story of resistance by the former member of parliament in the occupied Syrian Arab Golan and the story of his imprisonment in the occupation prisons for seven years.

Dr. Afif Al-Bahnasi: Documenting the experiences and expertise of the fine artist and the impact of the war on this kind of art.

Mrs. Janset Kazan: Documenting the life of the former member of parliament, the mother of the martyr, and the role of women in wartime

Field Marshal Ali Aslan: Documenting the experiences and expertise of General Ali Aslan in the Syrian Arab Army and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Syrian Arab Army during wars.

Dr. Abdullah Al-Danan: Documenting the experiences of Dr. Abdul Danan, and the stages of developing the theory of teaching Arabic to children.


这些项目记录了那些在人道、社会、经济或政治领域产生影响的人物的旅程。其目的是将他们的生活故事转化为教训和榜样,记录并保存在叙利亚文化档案中。这些项目包括:

烈士梅赫达特•萨利赫:记录曾任议员的梅赫达特•萨利赫在被占领的叙利亚阿拉伯戈兰的抗争故事,以及他在占领监狱中被囚禁七年的经历。

阿菲夫•阿尔•巴赫纳西博士:记录这位美术家的经历与专业,以及战争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影响。

詹塞特•卡赞女士:记录这位前议员、烈士之母的生活,以及女性在战争时期的角色。

阿里•阿斯兰元帅:记录阿里•阿斯兰将军在叙利亚阿拉伯军队的经历与专业,以及叙利亚阿拉伯军队在战争中的重要角色。

阿卜杜拉•阿尔•达南博士:记录阿卜杜拉•达南博士的经历,以及他在儿童阿拉伯语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来日皆方长



这是一部期盼跟观众产生情感互动的电影,也是一部结构独特、有虚有实的作品。在中国成都,外公患病住院,家人以他们的方式陪伴、纪念;美国旧金山,音乐治疗师刘小天,用自己的动人歌声,给予弥留之际的他们临终关怀。建构的剧情和温暖的记录都向我们传达着,在生老病死面前,珍惜当下,就是最优解。影片结尾,在随风翻动的经幡和渐渐浮现的雪山前,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爱,汇聚成涓涓细流,浸润至心间。



两岸家书



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哔哩哔哩、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与台湾视纳华仁(CNEX)公司联合摄制的六集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透过跨越海峡两岸的家族和家庭书信,展示两岸的岁月沧桑,和无数普通人在时代巨变中的悲欢离合,重现斑驳字迹背后剪不断、离不散的至真至情。《两岸家书》涵盖大陆移民开发台湾时期(17-19 世纪)、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1895-1945)、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和1949年之后两岸民众分隔时期(1949年至今,其中包括开放两岸民众探亲以来的历史阶段)。时代变迁,不变的,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家国情怀;纸短情长,鸿雁两端,都是回家的呼唤。



卢作孚



系列纪录片《卢作孚》聚焦卢作孚生前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乡建运动”三大社会实践,视觉化、立体化地呈现卢作孚的传奇人生。作为一部具有特色的历史类纪录片,《卢作孚》分为两个版本。完整版为5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出路》《民生》《要变》《命脉》《花园》,讲述其在成都进行的教育实践,民生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在北碚进行的乡村建设实践,多视域多角度地展现卢作孚先生的人物形象。在5集完整版基础上,央视播出4集精华版,分别为《书生》《船王》《布衣》《园丁》,用4种“角色”把卢作孚的人生故事串起来,用不同切片讲述了卢作孚的故事。



OSLOOVE

Memoar Oslo



Osloove is an oral history project celebrating the city of Oslos 400th anniversary through gathering 400 interviews by and with its inhabitants. More than 100 people have attended a course in oral history in Oslo, before they went out and interviewed the people they themselves thought should be part of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city. As everyone could choose freely whom they wanted to talk with and about what, the archival collection now contains stories about everything from growing up, moving to the city, favourite activities, food, sports and politics of the common gardens.

Excerpts from the interviews are being presented online and in an exhibition at the Oslo City Museum, in addition to being presented in a podcast. The project garnered wide attention, also from the politicians, and everyone who had been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were invited to the City Hall for a meeting with the mayor. The mayor gave a speech effectively thanking the volunteers for gathering this important historical knowledge about our city.

All interviews are to be preserved by the City Archives, and will be made available for future historians, journalists, researchers and family members of the people interviewed.


OSLOOVE是一个口述历史项目,庆祝奥斯陆市400周年,旨在通过收集400个来自市民的访谈来纪念这一里程碑。总计100多人参加了奥斯陆的口述历史课程后,他们走出去采访了自己认为应该成为这座城市官方历史一部分的人。由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想要访谈的人及话题,该档案馆的收藏现在包含了从成长、城市迁移、喜爱的活动、食物、体育到公共花园的政治等各类故事。

访谈摘录将在线上及奥斯陆市博物馆的展览中呈现,同时也被制作成了播客。该项目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政界人士的支持,项目所有参与者都受邀前往市政厅,与市长会面。市长在会上对志愿者表示感谢,赞扬他们为收集城市重要历史知识所做的贡献。

所有访谈都将被保存在市档案馆,并开放给未来的历史学家、记者、研究人员和受访者的家人。



Preparing for Love

Memoar Oslo



On the night of June 25th 2022, ZaniarMatapour entered the pub Per på Hjørnet (Per on the corner) and London and started shooting. Matapour ended up killing two and injuring twenty-one people, and the yearly Pride parade was cancelled. But at the same time, a smaller organization took it upon themselves to arrange a demonstration showing support to the LGBTQ groups affected, garnering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rallied the streets for hours on end.

It was at this point that Memoar spontaneously arranged for a different kind of summer school, teaching younger people how to do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and gathering vital testimonies from the people and groups affected. The interviews focused on why people attended the demonstration despite the police not being able to attest for their safety, who was there, what thoughts did they have on what had happened and why were they there.

The interviews are currently being transferred to the Queer Archives in Bergen, and an online exhibition of the interviews was made available on Memoars webpage.


2022625日的晚上,扎尼亚尔•马塔普尔(ZaniarMatapour)进入伦敦的酒吧“Per på Hjørnet”(角落的佩尔)并开始射击。马塔普尔最终造成两人死亡,二十一人受伤,年度骄傲游行被取消。但与此同时,一个较小的组织主动安排了一场示威,表达对受影响的LGBTQ群体的支持,吸引了数千人走上街头,持续示威数小时。

正是在此时,Memoar自发组织了一种不同类型的暑期学校,教授年轻人如何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并收集受影响的人和团体的重要证词。访谈重点关注人们为何在警方无法保证他们安全的情况下参加示威,现场有哪些人,他们对发生的事情有何想法,以及他们为何在场。

这些访谈目前正在转存至卑尔根(Bergen)的酷儿档案馆,并且在Memoar的网站上发布了访谈的在线展览。



天才捕手计划:白色记事簿



本书是援非医疗队医生谢无界的工作实录。2020年,作者谢无界和22名中国医生一起,被派到了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布隆迪。作为援非医生,谢无界不光要面对最恶劣的医疗环境,还要面对疟疾、艾滋病和恐怖分子的无差别袭击

他常常看到盖白布的尸体从手术室排到医院门口几十米远;上个月刚认识的好朋友,下个月就出现在了太平间;有的医生不治病,专门制造病人,只为了骗取政府补助;甚至会有病人突然对他说说,我杀过一屋子的女人和小孩,还有你这样的医生。在那里,谢无界见到了一个复杂而危险的社会。这些经历或许会颠覆你对非洲的认知,看到与我们的生活截然相反的另一个世界。



天才捕手计划:边水往事



我的任务就是开车装货、卸货,和接头人核对数量。

回去后,猜叔见到我的第一眼就笑了:

“你还活着啊!”

2009年,沈星星机缘巧合踏上金边坡的土地,成了一名给毒贩送假货的卡车司机。

整整397天,他跟毒贩、赌徒、黑社会生活在一起。在这之前,他从没想过现实世界这么糟糕。

在他亲眼目睹好友被极端分子一枪爆头,自己的老大将手下当众割喉等一系列恍如隔世的事件后,沈星星决定连夜逃回国内自首,并协助警方打击掉了长年盘踞深山的贩毒链条。

他把在金边坡经历的人和事,都记录在了书中的故事里。



天才捕手计划:孤独的病人



10名罕见病患者,10个亲历的医疗故事,10种不可言说的孤独。

在罕见病患者眼中,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呢?随时袭来的病痛,永无止境的治疗,还是无法预知的明天?不止如此,他们说,恐惧的极限是“孤独”。

本书是由10位罕见病患者或患者家属讲述与病魔对抗的真实经历:

农村女孩王东杰迈出生活了30年的小村庄,只为寻一条活路;

求医32年终才确诊的段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资料,填补中国疾病的科普空白;

陶红菲一直责怪儿子太懒,直到无意间去到医院,才发现孩子被疾病困住,却因为年纪太小,无法表达……

这些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他们都曾因为病症太过罕见,遭遇过误诊和周围人的误解,也都在和疾病相处的过程中,追寻到只属于自己的人生。

你有过感到孤独的时刻吗?这里有一群一生都在与孤独对抗的人,他们的故事也许能帮助你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出口。



天才捕手计划:我的骨头会唠嗑



一部法医兄弟的真实尸检手记,一幅法医视角的人性浮世绘。

24宗真实案件,悬念迭起!车祸现场送尸疑点重重,牵出城市入海口处的“尸体黑市”,那里的“尸体”明码标价,生意火爆;4年间3起命案,北方夏末秋初的“青纱帐”成为罪恶和恐惧的代名词;一栋老宅,6年间陆续有8人入住其中,自第一位女租客在屋中被残忍杀害后,又接连发生2起命案,老宅成为名副其实的“凶宅”……

20余种专业法医手段,全程高能!DNA检验鉴定技术、鲁米诺试剂、煮骨断龄、颞骨岩检验、蛹壳观察、硅藻实验、颅相复原、人皮手套……技术之下,所有的罪恶都有迹可循。

真相背后的众生万象,发人深思!猥亵女学生的“优秀教师”被多次纵容,直到有学生惨死在教师家中;习惯被强势母亲控制的儿子,在面对不公时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匕首;遇害一年多的女孩,父母兄弟俱在,却无人关心,他们唯一担心的是需要给殡仪馆付保管费……每个离奇案件的真相背后,都是一个令人唏嘘的人生故事。

深入罪案肌理,探寻人性的幽微。

直视人性,是为了无惧黑暗。



Wathiqat Watan基金会

WathiqatWattan Foundation



Wathiqat Watan Found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Damascus on 9/6/2016, as a national and knowledge non-governmental and non-profit Foundation, concerned with oral history, document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its vision that documenting living memory complements written history, Wathiqat Watan Foundation works according to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methodologies. The purpose is to build a database, which documents contemporary history, foresee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in Syria, and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researchers and future gener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writing our history with our own hands.

Wathiqat Watan Foundation aspires to be a research center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provision of studies that contributes to development, and is interested in train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oral history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Wathiqat Watan基金会于201696日在大马士革成立,是一个国家级的、非政府、非营利的基金会,专注于口述历史、文献记录和知识管理。基于其“记录活记忆补充书面历史”的愿景,Wathiqat Watan 基金会采用研究和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数据库,记录当代历史,展望叙利亚的发展未来,并为研究人员和未来的世代提供参与书写我们历史的机会。

Wathiqat Watan基金会希望成为一个研究中心,致力于提供有助于发展的研究,并关注科学研究方法、口述历史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培训。



再会长江



十年前,竹内亮导演在NHK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时留下了一个遗憾:未能拍摄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十年后,迁居中国南京的他决心弥补这一遗憾。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他在2021年再次踏上了6300公里的长江之旅,与旧友们重逢。竹内亮的镜头下,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普通百姓的朴实笑容和令人潸然泪下的动人故事。他捕捉了长江沿岸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的真实生活,展现了中国经济腾飞后的十年巨变。作为在中国生活近十年的外国人,竹内亮导演在完成十年之约的同时,也希望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人、真实的中国。电影版经由竹内导演的重新剪辑,将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



这个世界会好吗【增订版】



本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在写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后,为印证事实,于19808月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的访谈记录。谈话中,梁漱溟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也谈及与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的交往经历,并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书中内容丰富,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